黄雪婷 朱德臻 倪琳纯 吴娱 许绮婷
[提要] 本文以棠下互联网小镇、华农创客为例,对区域人才聚集机制理论分析基础上,探索特色小镇建设中“产城人文”融合的内涵,对创客小镇形成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构建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人才聚集;产城人文;创客;特色小镇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0月15日
一、研究背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要战略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创客”,则成为创新时代的产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我国国情的体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思路。
“创客”与特色小镇的结合,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创客小镇在“萌芽生长”,互联网小镇就是创客小镇的代表之一。棠下,是位于天河区的一个互联网小镇,从一个被称为“走鬼天堂”的城中村发展成为互联网小镇,吸引大批企业入驻,其发展历程和形成机制具有较普遍的参考价值。
鉴于此,本文以解释创客小镇形成机制为目标,以人才聚集视角为切入点,构建理论分析模型,实证调查描述创客小镇的现状及问题,最后提出创客小镇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
(一)关于“创客”的研究。创客原意是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成现实的人,自2010年引入中国后,将其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联系,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关于创客与创客小镇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创客对创客小镇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创客本身提出要求。余文涛指出了创客的集聚,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活跃程度影响创客小镇的形成,赵放则更关注创客的经验与能力。李万要求创客需要根据消费者群体进行创新与生产;梅亮则认为创客需要有合作和开放意识,懂得处理各主体的关系,发现创新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同时人才流动也受到资本向高利润方向流动和薪资的影响。
(二)关于“产”的研究。通过阅读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文献,总结多位学者研究,综合来看:产业聚集是指在产品类型、生产阶段、上下游产业或地理因素等存在相似或相同因素,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以地方网络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区域内聚集产业相互之间存在共性和互补性等紧密联系,彼此之间既是一种合作关系又存在相互竞争。产业聚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原材料集中、生产要素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化、区域优惠政策、“外溢”效应明显等。产业聚集一方面可以实现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以及相关产业要素资源合作共享;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物流、人才、信息交流的成本形成区域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外部效应,从而大大提高整个区域竞争力。
(三)关于“城”的研究。《GEM全球创业观察2002中国报告》将创业环境分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和社会规范九个维度。对于园区所在区域/城市对创客小镇形成的影响因素中外众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假设,也没有统一的结论,提及较多的有:当地政策、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交通等要素。
通过进一步文献分析了解到,在特色小镇的研究中,“城”常作为“产城融合”的必要条件进行分析,但并没有具体指出“城”的定义及范围,园区环境还是城市环境,其涉及的各项指标的辐射范围也不同,难以明确哪些指标真正由于“城”的作用真正影响小镇建设,也并没有针对特定类型创客小镇进行此要素的程度分析。
(四)关于“人”的研究。关于“人”的研究,主要为对人才集聚的研究。人才集聚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大量同类型人才、相关人才或不相关人才,在某一地区形成的集聚现象,规模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通過阅读文献发现,影响人才聚集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有人才结构、用人机制、岗位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等。外部因素,主要有地理、文化、制度、科技和市场等。构建人才聚集机制,需要在物质利益和精神激励等方面实施。
(五)关于“文”的研究。“产城人文”中的文主要是指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人文底蕴和生态环境。城市区域的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与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基于现有研究分析得出,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主要影响旅游、文创小镇的形成,对互联网类创客小镇影响不大。而参考诸如武汉光谷创业街、美国硅谷的研究发现,崇尚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对此类创客小镇形成影响较大,创新的社会环境,勇于冒险、不怕失败的创业氛围和企业家精神。既要有自己特色、有兼容性、有时代感的城市文化,同时需要很强的包容度。美国城市学家弗罗里达,就在城市发展的三要素中强调,一个城市要具备吸引力,必须有多样的包容性,能够容纳各类人才聚集于此。
(六)总结。从理论背景来看,目前学术界对于创客小镇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从要素、聚集、产业聚集等方面入手,多集中聚集的基本理论、影响因素和基本效应方面,很少涉及人才聚集,也没有针对具体区域的创客人才聚集模式和创客小镇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三、样本情况及变量设定
(一)样本情况。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天盈创意园、华农创客空间、华农创客孵化基地3个地点的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9年,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每个样地点中,遵循1:1:1的比例分配原则确定问卷个数,共计3个样本地点40份创客问卷。本研究所涉及的变量包括聚集创客所需的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环境、人才配置、文化环境。借鉴相关已有研究,问卷设计四个维度5个有关影响程度的问题,共计29个二级指标。
(二)变量设定。本研究在调查创客聚集于创意园的意愿时,主要选择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环境、人才配置、文化环境这四个维度的影响程度对人才聚集机制进行考察。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实证结果。本文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所有变量进行单样本t检验来检验显著性,结果见表1。(表1)
(二)实证结果分析。创客个体特征:本研究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处在科技行业、文化创意行业的创客展开问卷研究,创客人数占据总人数的85%,其中,创客投身于产业园主要是通过新媒体模式应聘与熟人引荐的方式进入创客小镇,占据总人数的75%。从人才聚集的原因也影射出在互联网时代,创客主要是因为科技发展(新媒体)与人才聚集(熟人引荐)而聚集于创客小镇,符合研究的预期状况。
本研究采用单样本T检验作为分析判断的依据,立足于上述数据的显著性分析结果,以95%的概率接受,对于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环境、人才数量以及历史文化环境所测定的数据都有着显著差异,而对于“人才质量”与“人才发展”方面,数据的显著性程度没有超过95%,本研究暂剔除这两者;因此,研究小组推测:创客认为在当地创业中,“产城人文”这四个因素对于人才聚集机制的影响程度至少是“影响较大”的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的结果,本研究有以下结论:第一,创客小镇的发展,应把握产业基础这一因素,依靠龙头产业的带头作用,结合当地配套产业与传统产业营造的产业基础,拉动产业集群水平,开拓当地市场需求。第二,创客小镇外在环境的发展,离不开税收、金融、知识产权政策以及双创、大数据等战略,为创客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第三,为实现聚集人才的目标,吸引创业公司所需人才,当地既要提升人才数量,还需把握“人才质量”与“人才成长”两个关键点,完善当地的人才配置状况将助力于创客小镇的人才发展状况。第四,历史文化环境对于棠下创客小镇的人才聚集机制起到重要影响,打造好当地的历史环境,有利于通过历史文化环境吸引创客从而聚集创客,营造创客小镇所应具备的创意文化。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产业基础、城市的外在发展环境及其内在发展环境、人才配置、历史文化环境都对创客小镇的人才聚集有着重要影响。“产城人文”可作为本文研究创客小镇人才聚集机制的框架,本文将基于此框架,为创客小镇的发展从产业基础、城市发展环境、人才配置、文化环境四个维度献言献策,从而推动特色小镇更好地聚集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建议
(一)借助良好的产业基础,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化产业链,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地变动产业链的供应。同时,为了加强本产业链的竞争力,可与当地相关龙头产业进行合作,借助他们的知名度和实力,迅速打开市场。产业链上的相关主体之间需要进行名气的分工合作和高效协同。
(二)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1、外在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关政策措施,针对小微企业,扩大创业投资,发展创业服务,创建创业创新平台,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可与省市财政厅、各大省级或地方商业银行总行展开合作,设立省市级风险补偿资金,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可依据创业(孵化)基地的规模并结合本地区自身条件建立自己的创业基金,对不同程度的场租进行补贴,充分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2、内在环境。第一,把棠下建设成为宜居环境。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深入社会,开展广泛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应该积极监视工厂的废物排水排放情况,以此达到生活垃圾以及废物的排放量减少的情况,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的区域。第二,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道路、水电、公共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地区形成四通八达、安全高效、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格局,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电力充足。为本地区创客小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
(三)优化人才配置。聚集人才,提高创客小镇的创客数量,要把握好“人才质量”与“人才成长”两个关键点。对于“人才质量”,引進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应建立和完善人才吸引制度,为“三高”人才解决户口、住房等问题;开展激励工作,以工资奖金、股权等多种形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从而把关人才质量,推动创客小镇人才比例的提升。对于“人才成长”,除了依靠吸引外来的高科技人才外,应该注重对于本区域内高校优秀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政府等有关部门可适当提高公共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培养所需人才;另一方面身处创客小镇的公司应提供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服务,通过企业内外部的培训与交流增进创客对于所属领域的认识,从而提升人才的技术水平与认知范围。
(四)历史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性,恰当利用岭南文化及广州城市文化等要素,对外展现广州的包容性与创新性,展示本区域内浓厚的合作意识、开放思维、流动偏好、信用观念、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来吸引更多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伯伦.“大城小镇”协同发展影响因素与路径——基于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实证研究[J].学术论坛,2018.41(1).
[2]李万等.创新3.0与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32(12).
[3]梅亮,陈劲,刘洋.创新生态系统:源起、知识演进和理论框架[J].科学学研究,2014.32(12).
[4]赵放,曾国屏.多重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J].科学学研究,2014.32(12).
[5]牛冲槐,江海洋.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J].管理学报,2008.5(3).
[6]苏西超.区域人才集聚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
[7]杨玲.区域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8]曹艳东.中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9]山东省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