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晨洁
漫长的历史本身就作为一种隐喻而存在,自清末始,“远方的黄金”诱惑着大批中原采金工涌入额尔古纳河寻找财富,这批讨生活的异乡人对故乡的守望,成为这里与中原相联的纽带,而最终深陷困顿客死他乡的采金工与其想家的心却一同被大雪冰封,在历史中埋藏了近一百多年。谢春卉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接触了这个故事,也进入了这段历史。一百年间过于繁复的人事都在谢春卉的手中被妥善安置,整篇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六个部分又各自命名,相互勾连,共同讲述着一场裹挟着一段历史的特殊人群的寻亲之旅。如此谋篇布局的方式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将六部分内容作为六个图景,运用蒙太奇手法将其进行剪切拼凑,历史风云被当作叙述的远景,镜头由远及近地拉向了每一个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个体生命,以倒序、插叙的方式,将杂糅的故事重新梳理,以兰月芬为主线,向上追溯父辈,向下探寻子孙,以人伦亲情贯穿始终,最终落脚至跨越时空的相遇,谢春卉更新着对过往的叙述,用情感给曾经以命名。
文章选取这样真实的内容进行叙述实则激发了散文所具有的“对话性”功能,散文作为一种贴近生活的文体,叙述的内容与现实人生直接相关,能够使读者有很强的参与感。因此散文具有的现实性,生活化以及大众化,让散文拥有着广大的受众群。而“返乡”是一切生命体的原动力,是所有读者都可以真切感知并与之产生共鸣的一个精神原点,寻亲最终是寻根,是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原乡,就像兰月芬儿时采摘的大黄花早已在中文的语境中绽放了几千年,文化基因与情感的相似性无法被磨灭。散文的书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激发这种深藏在读者心中的“集体无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回归自我。谢春卉这篇文章内容,直接与现实人生相关,“情”是心灵的倚靠,“亲”是现实生活的寄托。借由寻亲,谢春卉的笔触从过去延续到当下,这其中各类丰富动人的感情都被细细收纳,王景堂与兰俊国的兄弟情义,依莲娜对王老俩及其中国妻儿的照顾,兰月芬一家对王景堂爷爷全心伺候。在寻亲的路上,谢春卉不是简单地罗列生活现象,铺陈枝叶,也并不对历史的激荡风云做过多叙述,而是选取生老病死的生活琐事,以绵密细致的叙述将人间真情描摹至极,以真情取胜。同时,寻亲路上的艰苦与不易,寻亲人遭受的内心煎熬与苦痛都被弱化,而对故乡的思念,对家人的惦念在叙述中不断得以强化,这种强弱的叙述力道选择间,让文章中不断指认的情感得到了落地。更重要的,恩和小镇作为中俄文化交融的地带,谢春卉没有选择凌空地叙述这类融合文化的特色,而是将其普泛为一种人类共同的感情,书写的十分真挚动人。或许这正是作者在恩和小镇成为旅游城市后的切身体会,白日里热闹的小镇在夜里依旧落寞,没有寻到亲人的异乡人依旧孤寂,熙熙攘攘的游人络绎不绝,鲜少有人愿意真正走近恩和小镇,而同样是外来者的谢春卉将自己的感知与真情全然灌注,他倾听着小镇的故事,也与这里的人们感同身受。百年间历史的轮回最终让翘首以盼的人回到了家,历史无言,人间有情。
季羡林将“情”作为评价散文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真情”作为散文的精髓,一定要将散文落实在“情”处。要求散文本身要以一定的现实事件为基础,抒发真实的感情。谢春卉以类似采风的方式接触到这个故事的原型,并在恩和小镇身临其境地感知这一批中俄混血后代的生活现况,成为事件的间接参与者的作者将真实情感投射到散文创作,使得静态的文字组合所搭建的物象、事件、人物、现场在叙述中产生一种真实的叙述效果,加之谢春卉对叙述内容的合理剪辑组合,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了一种鲜活的在场感,由于直观感受的强化,不仅作者的情感在写作中与叙述对象产生了美妙的谐振,还带动着读者不断地投入情感与文章内容对话。虽然散文的创作较为依赖经验,但当谢春卉超越了自己的个人经验,而将整个恩和小镇的历史与过往统统纳入到自己的经验范围内之时,他的写作空间就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置身于一个平等的生命場域之中去叩问恩和小镇人对回家的渴望,照亮共同的生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