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惠
(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吉林四平 136000)
内审作为央行的内部治理机制,是央行治理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它以服务央行治理为审计依托,客观真实反映治理环境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通过评价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效果性和效率性,从而保证内部管理的健康有序运行。
央行内部审计最初设立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审计监督,进行查漏补错、堵塞漏洞,从而防范金融风险,降低损失。央行内审转型前表现为,一是审计领域以内部控制为主,审计资源更多的关注财务、业务差错率等指标,较少的涉猎央行决策、组织治理等高层次问题;二是审计评价局限于对具体业务活动“是否合规、是否正确”的客观评价,缺少对被审计单位组织治理、绩效管理及总体的分析、评价。
2018年初,我国审计署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第11号令),其中对内审的目标、范围、职能等作出了新规定。为了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央行内部审计模式由传统模式逐步向“关注绩效、内控驱动、促进履职、提升价值、服务治理”的新型内审工作模式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内部审计适应国际形势的大势所趋,更是人民银行更好履行央行职责的客观所需。转型后审计方向转变为,一是探索合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并重,提升审计建议质量;二是提升内审成果转化运用效果,从而完善组织治理,实现内审价值增值。
通过对四平中支2014至2018年期间内审项目安排及审计查出问题情况进行梳理:近5年来中支共开展审计项目43项,平均每年8.6项,其中财务管理类14项、业务管理类3项、履职离任类11项、内部控制类6项、依法行政类4项、信息技术类5项;5年来共发现问题238个、提出相关建议250条,详情见表1、2,图1、2。
表 1 2014-2018年内审项目数量分配表
表 2 2014-2018年审计项目查出问题情况
1.以财务资金为导向,防范化解资金风险
从表1、图1中显示,近5年四平中支内审项目开展主要集中于财务管理类,5年共开展14项,占比总量32%,平均每年2.8项,查找问题68个,占比29.6%。其中2017年、2018年度,财务管理类项目年度占比提升幅度较大,从2014年仅占比14.3%到2018年占比66.7%,项目主要集中于中支及辖内预算管理、大型修缮、基本建设、合同管理等内容,充分发挥了内审防范化解资金风险的职能。
2.以离任履职为导向,发挥经济责任警示作用
据统计2014至2018年度,履职离任类共开展项目11个,占比为25.6%,平均每年2.2个项目,其中2015年、2017年度受中支干部提拔交流影响,开展离任审计较多;其他每年均为1-2项履职离任审计,共查找问题58个,占比总量的25.2%。当前审计现状以离任为主,任中为辅。今后为顺应新时期内审工作要求,中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会由离任审计为辅,逐步以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充分有效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警示作用。
3.以内部控制为导向,保障组织权力规范运行
据统计2014至2018年度,内部控制类共开展项目6个,占比为13.9%,平均每年1.2个项目,查找问题51个,占比总量22.2%。2014-2017年,查出问题同年占比从2014年的10.3%大幅上升到2017年57.6%。其中2017年集中开展4个内控项目,占比总量66.7%,审计对象分别为四平辖内四家县市支行,中支通过内控审计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促进内部权力规范运行,防止权力滥用。
1.助力领导决策,完善组织治理
近年来,四平中支为树立内审权威,充分转化运用内审成果,制定内审“三关联”,分别为:内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与干部管理关联、与业务管理关联、与业绩考核关联。经统计2014-2018年度,四平中支共开展审计项目43项,发现问题238条,提出建议250条。其中内审成果运用于中支干部提拔9人次、干部交流15人次、个人年度业绩考核13人次、集体年度业绩考核11次,详情见表3。
表 3 2014-2018年内审服务央行治理情况表
通过上表可见,四平中支近5年来强化内审成果运用,在组织治理方面,中支领导优先考虑内审咨询服务意见,5年来审计项目共提出建议250条,其中运用于组织治理241条,占比总数96.4%。中支审计成果做到以点带面,辐射全行,为领导治理提高决策参考,推动了组织价值的最大化。
2.促进履职提升,规范业务管理
四平中支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和风险导向,摒弃传统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通过开展内控、信息技术、依法行政等审计项目18项,查出问题112条,提出合理化建议115条。突出重点领域和要害岗位的风险管理,注重风险监督,严守零风险的底线,规范业务管理,最大限度的服务央行组织治理。
3.立足转型目标,制定出台制度
四平中支为积极推进内审转型成功,有效整合审计资源,先后出台多项制度,促进内审成果转化,服务央行治理。一是成立内审成果运用领导小组,落实审计成果运用工作的责任人,加强对审计整改落实情况的指导和检查;二是推行内审成果运用通报制度,每年审计项目结束后,由一把手组织召开内审整改工作会议,被审计专业的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列席参加,在会议上进行相关项目的风险提示,以点带面,做到防微杜渐;三是建立整改销号台帐,根据整改情况定期开展跟踪检查,促进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及时落实;四是建立内审助审员制度,整合中支审计资源,形成专业审计人才库,提高审计队伍水平,提升审计质量;五是创新内审综合分析报告,建立审计成果挂钩评估机制。内审部门将审计问题建议进行汇总提炼分析,从业务类、内控类、财务类角度对审计发现问题,通过比较图表等方式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提交行党委。管理层通过审议研究,准确掌握风险状况和管理控制,将内审成果助力于领导决策,完善央行组织治理。
一是四平市中支内审部门共有7名人员,平均年龄50.3岁,40岁以下仅1名人员,年龄段过于集中。二是目前内审人员精通业务主要集中于国库、财务和外汇等专业,缺乏在经济金融、科技、货币发行等领域擅长的专业人员。三是审计人员审计方式方法单一化,缺少电子化、信息化辅助手段。随着审计范围和内容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审计人员接受新技能、新业务的能力均有所减弱。
当前内审处于转型阶段,传统的审计评价还局限于“对与不对”的单一评价标准,缺少绩效分析相关内容。表现为一是审计部门只重视发现查找问题,轻视审计成果的分析,导致审计建议发挥作用不足。二是审计建议往往较为空洞,意见缺少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正确而无用。
一是对当前内审成果运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审计单位往往只重视项目实施,审计工作大量集中于结论性总结,轻视审计分析和成果运用。二是内审成果运用机制不完善,由于内审部门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无法突破同级监督独立性的瓶颈,造成审计成果大部分无法落实,同时上下级机关对内审成果运用,未建立系统性、规范性的运用机制,导致审计功能无法充分有效发挥。
基层央行审计队伍是央行内审工作的有力支撑。当前四平中支内审人员配备年龄老化严重,队伍素质整体有待提升。打造“专业化、复合型”的审计人才队伍,是促进内审工作职业化,发挥内审监督的重要保证。中支要切实加大对内审人才的培养规划力度,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强、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的内审队伍,努力实现内审工作增值和服务央行组织治理的效益最大化。
在坚持风险为导向、问题为导向的同时,内部审计应立足于服务央行组织治理的目标要求,拓展审计模式,从促进履职、提升绩效、风险防范、内部控制、政务公开等方面对人民银行的治理现状、治理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多角度多维度评价央行治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和风险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不利因素。
内部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是提升内审工作层次,促进转型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促进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机制,规范审计成果运用,拓展并延伸审计成果运用的广度和深度。二是提升审计分析研究水平,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度加工,多角度多方面为行党委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三是共享审计成果,通过与业务部门、纪委监察室共享审计结果,督促整改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