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芸
摘 要:传染病对经济、文化、社会等造成严重伤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而农村由于返乡人口数量庞大、缺乏部分医疗资源、当地居民防控意识薄弱等原因可能出现疫情防控漏洞,因此,抑制疫情在农村的扩散是防控工作重点之一。主要分析了农村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农村防疫;问题;对策
1 新冠肺炎疫情疫病的传播、原因与危害
新冠肺炎疫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研究发现其基因特征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到85%[1]。由于蝙蝠是哺乳飞行动物,跟人类接触较少,更可能是病毒先从蝙蝠传至野生动物,由人类食之传染。究其根本,是人与自然的相处失去平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为“自然界就是人的自然界,自然界就是人本身;人就是自然界的人,人在自然界中直观自身”,暗喻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要尊重自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指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暗喻人类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时违背了自然规律,对于没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人类行为,自然界对人类进行报复,这种报复是对人类不尊重自然、不保护自然的一种惩罚。
相比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两大不同。(1)SARS是在病人与普通人之间传播,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以在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传播。(2)SARS的爆发期是在春运完成之后,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在春节之前扩散,其后面临着一次大规模的春运,这就加大了疫情扩散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了防疫的难度。
针对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医疗卫生条件薄弱、当地居民防控意识不强等现状,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通知》等来防止疫情在农村地区扩散。农村防疫工作是当前防控工作重点之一,迫切需要采取更加有力有序、科学周密的举措来防止疫情在农村地区扩散。本研究就农村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2 农村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在防疫中基层政府力量发挥不够,临时防疫行为较为普遍
首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过程中,政府一直发挥著主导力量,但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监督、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导致基层村政府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爱国卫生知识宣传;其次,当前农村防保机构的现状与其所担负的使命很不相适应,村社组织消极被动;再次,农村谣言兴起的社会原因是政府信息不透明,民众接收到的信息是媒体“过滤”后的信息,这就直接导致了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不对称。最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地基层政府临时设立防治点防治较为普遍,地方防疫病院大多数是临时设立的,可以推测其没有完善的医疗设备和基本防疫设施,只是单纯考虑隔离患者,保证对传染源的绝对控制,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农村的防疫防治还是缺乏系统、科学、长远规划的防疫系统。
2.2 农村居民公共卫生防疫观念淡薄,轻信谣言陋俗广泛存在
由于城镇化普及,农村人口呈现递减现象,但我国农村人口基数仍然很大,农村居民公共卫生防疫观念淡薄,其根本原因在于:首先,农村居民人口普遍为老年人和小孩,文化程度不高,社会地位低下,收入不稳定,缺乏公共卫生观念,不懂自我防范;其次,春运回乡的农村居民关注的焦点在经济收入上,对新冠肺炎疫情大多是“不闻不问”的态度;最后,农村居民缺乏公共卫生知识,盲目轻信他人谣言,个体能力认知不足,缺乏理性认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只有当直接威胁到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时,民众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是忽视公共卫生建设、妨碍卫生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难点。
2.3 缺乏部分医疗资源
村一级卫生所是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基础,也是在农村开展防病治病工作的最基础的保障。农村防疫工作基本由农村医生完成,而农村医生多偏重于种痘及伤寒、霍乱等疾病的预防接种工作,缺乏对其他病毒的预防和知识普及。此外,各地方基层防疫事务,一般由地方乡镇卫生处负责,大多未设立独立的防疫机构,乡镇医院人员与公共卫生人员素质学历普遍偏低,缺乏应有的公共卫生方面的专业培训教育,防疫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医疗设备不完善。金长云[2]认为现在的防保态势是:上层防保队伍阵容整齐,基层防保力量薄弱,上重下轻,上大下小,整个防保结构形成一个“倒金字塔”,基底不稳固,承受力差。
2.4 农村防疫民间组织、群众力量发挥不够
我国政府一直扮演着公共事务“守夜人”的角色,面对现代社会的利益多元化、社会活动多样化、人类理性意识的强化等,公共事务不能仅靠党政机关、行政官员来处理,而要更加注重发挥市民的社会作用,广泛开展各种社群自治活动。我国在防疫过程中,一直是政府为主导,没有更多地把民间组织和群众考虑进来,忽视了民间力量。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任务繁重、基层抗疫工作时间紧、人手少,因此,更需要民间的帮助,民间组织和群众可以充当政府与民众的桥梁。
3 农村防疫的对策
3.1 加强基层政府监督,实行信息公开透明
对政府实行监督,吴敬琏[3]认为只有建立起信息透明的制度,才能把政府和政府官员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换句话说,政府信息,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信息之外,都必须公开、公正,如果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刻意隐瞒事实、对外也不公开信息,整个权力运行过程中态度模糊、暧昧不清,就会阻挠公民行使知情权和问责权,从而造成对政府的监督不到位。关于对临时防疫站的设立,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的基层监督,各部门通过开通“网络服务”的反馈系统,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从而使政府能更快、更准、更有效地做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另外,加强人群聚集地管控、筹集卫生防疫经费等措施也是保障民众安全的必要途径。
3.2 基层政府要加强对村民的卫生防疫知识宣传
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贝克在《风险社会》中把风险社会定义为:由某些局部或是突发事件可能导致或引发的社会灾难。面对自然界带来的风险,基层政府除了加强自身管理之外,更要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加强对村民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的教育。政府加强卫生宣传,采取一系列的宣传工作来动员和倡导民众参与到防疫事业中去,普及卫生防疫知识,面对流言传播,进行科普宣传,维护常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传达给村民。要丰富宣传手段,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村屯微信群作用,发布防控视频、悬挂宣传标语,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村民可定期举行卫生防疫知识竞赛,营造学习氛围,政府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鼓励村民参加活动。
3.3 注重培养卫生防疫科学人员,组建卫生防疫机构
丁名宝《毛泽东卫生思想研究》认为毛泽东之所以注重培养防疫科学人员,最重要的还是出于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考虑。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防疫工作环境,改善其医疗资源,除了基础的医疗设施,防疫科学工作人员尤其重要。荆丽梅等[4]认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中人才建设是关键,因此,加强农村卫生人才管理、培训与教育是农村卫生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卫生防疫人员的培养,肖海燕等[5]认为我国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要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管理与组织动员能力、现场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农村卫生人才的待遇上,荆丽梅等[4]认为在提高农村卫生人才待遇的同时,也应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文化的建设,增加卫生技术人员社会参与的机会,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
3.4 拓宽农村熟人社会优势和群众的发展空间
费孝通[6]指出,乡村是血缘地缘共同体,是熟人社会。当代农村的社会结构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具有熟人社会或半熟人社会的特征。这在防疫中有其独特优势。钟南山院士指出,防止疫情扩散最有效的办法是“早发现、早隔离”。农村防疫首要工作是发现和隔离输入性病例。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基层村组干部对每家每户在外就业人员和返乡动态了如指掌,能够精确且迅速做好排查和隔离工作,有助于掌握村民拟举行的聚集性活动并及时劝阻。面对疫情,政府任务繁重,基层抗疫时间紧张,发挥农村民间组织和群众的力量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疫情。基层政府通过各地的民间组织和群众代表回应农民防疫当中面临的困难需求,充当政府与村民的信息桥梁。换句话说,利用他们之间天然的相互信任来发挥群体组织的良性带动作用,这是基层政府应对流言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和切入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相对低下,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民间精英存在,他们是村民中政治、经济甚至思想方面的佼佼者,有较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因此,拓宽农村民间组织和群众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农村疫情的防控。
4 结语
“防疫”仍是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风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与必然结果。从2003年非典到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社会与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大疫当前是坏事,也倒逼人们深刻反思缺乏防控大疫能力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著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中,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把自然分为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指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因此,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才是对人类最好的保护。改革开放40年,虽然在防疫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从以前的不科学、不合理的防控发展到如今运用大数据等先进手段建立科学的防控系统。但是,中国当前的农村医疗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仍面临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要吸收毛泽东建国初期的防疫建设经验;另一方面,把建国初期改善防疫的思想和实践与当今中国的国情和发展任务相结合,确立改善卫生防疫的新起点,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 金长云.农村防疫保健管理改革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88(9):35-36.
[3] 吴敬琏.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责的服务型政府[J].领导决策信息,2003(25):20-21.
[4] 荆丽梅,刘坤,周徐红,等.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实施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9):2329-2333.
[5] 肖海燕,李菲菲,向 浩,等.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98-101.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