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缓释微囊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2020-02-04 07:44胡一铭
现代盐化工 2020年4期
关键词:制备工艺

胡一铭

摘 要:研究阿司匹林缓释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药情况。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阿司匹林为主药,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并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度研究其释药性能。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囊材囊心比为4∶1,固化时间为3 h,戊二醛的量为2 mL。明胶-阿拉伯胶微囊法应用于阿司匹林的包封,其制备简单快速、包封率较高,且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微囊;制备工艺;释药性能

近年来,人们逐渐研制开发出缓释、控释制剂,使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微囊是将药物包在载体材料中制备成的球形微粒,将药物包覆于囊材中制成微囊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体内作用时间。本研究测定阿司匹林微囊化的制备工艺及缓释性能,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阿司匹林微囊,以包埋率、载药率、收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度测定其释药性能,得出阿司匹林微囊的最佳工艺条件[1]。

1 材料与仪器

试剂:明胶、阿拉伯胶、氢氧化钠、阿司匹林、无水乙醇、戊二醛。

仪器:超声波振荡器、恒温磁力搅拌器、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气浴恒温振荡器、数显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天平、电动搅拌器、扫描电镜、精密pH计、数显恒温真空干燥箱。

2 方法

2.1 正交试验的设计

本研究选取了囊材囊心比(A)、固化时间(B)、25%戊二醛的量(C)3个因素作为主要影响条件,设计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

2.2 缓释微囊制备方法

取1 g阿司匹林,研磨后加入阿拉伯胶溶液置于60 ℃的水浴中恒定转速搅拌,搅拌中加入明胶,控制加入明胶的速度,混合溶液温度维持在50 ℃左右,并且保持pH在3.0~4.0。加入两倍30 ℃的蒸馏水,继续搅拌,冷却到32~35 ℃时,移到冰浴中,搅拌,急速降温到10 ℃以下,用NaOH溶液调节pH至8.0~9.0,加入戊二醛,固化对应的时间后,从冰浴中取出,停止搅拌,静置待其下沉,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清去上清液,用蒸馏水清洗2~3次,烘干,称重。

2.3 标准曲线的测定

阿司匹林-乙醇溶液标准曲线的测定:取25 mg阿司匹林加入50.0 mL容量瓶中定容(0.5 mg/mL),用移液管分别取 0.5、1.0、2.0、3.0、4.0、5.0 mL加入乙醇50.0 mL定容,在300 nm波长处测吸光度。依照上述方法再进行阿司匹林pH=7.4缓冲溶液标准曲线的测定。

2.4 包埋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取25 mg微囊,置于研缽中研细,加入适量的乙醇溶解,并且转移到50 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乙醇稀释到刻度,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其质量分数。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包埋率和载药量[2-3]。

包埋率=微囊中药物含量/微囊制剂药物总量×100 %载药量=微囊中药物质量/微囊质量×100 %

2.5 收率的测定

取25 mg微囊,加入乙醇溶液超声振荡,转移到50 mL的容量瓶中后根据吸光度计算收率。

2.6 缓释性能的测定

采用紫外分析法测定微球的药物含量及体外释药量。

3 结果

3.1 微囊的形态

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微囊表面光滑、粒径均一,微球的大小在100 nm左右(见图1)。

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正交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结果表明,影响制备阿司匹林微囊最大的因素为囊材囊心比(A)。囊材和囊心比的影响为:A3﹥A2﹥A1;固化时间的影响大小为:B3﹥B1﹥B2;25%戊二醛的量影响大小为:C1﹥C2﹥C3;综合评价得出最佳配方为:A3B3C1,即囊材囊心比为4∶1,固化时间是3 h,戊二醛的量是2 mL,最佳收率是2.28%,最佳载药量是3.70%,最佳包埋率是33.50%。

3.3 阿司匹林缓释微囊释放度曲线

根据微囊体外测定试验的结果,以时间为横坐标、释放度为纵坐标绘图,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阿司匹林在4 h内释放接近40%,随后释放速度逐渐减慢,且在60 h后释放较缓慢,表明该载药微囊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4 结语

通过复凝聚法制备阿司匹林微囊并进行正交试验,将微囊的药物包埋率、载药率、收率作为优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囊材囊心比为4∶1,固化时间为3 h,戊二醛的量为2 mL,其中,阿司匹林微囊的最佳收率是2.28%,最佳载药量是3.70%,最佳包埋率是33.50%。

[参考文献]

[1] 王锐,邱金双,谢国梁,等.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囊的制备与释放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21):29-31.

[2] 冼远芳,程凤梅,于宝洁.美司钠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630-1633.

[3] 陈 英,刘中宁,李 波,等.阿司匹林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缓释效果评估[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1(5):907-912.

猜你喜欢
制备工艺
头孢氨苄片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探讨及治疗大肠癌的药理学分析
新型复合材料点阵结构的研究进展
川连止泻胶囊制备工艺及临床运用研究
畅想非晶态金属在银饰材料上的应用及前景
小柴胡软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牛奶蛋白纤维的发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