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要: 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富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方现代艺术的传播,对我国的陶瓷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也使得这门艺术再次兴盛起来。各大高校纷纷建立起了陶艺工作室,进而为传播陶艺文化形成一个好的氛围。这些陶艺工作室也成了各大高校的文化亮点,有效地推广了陶艺文化。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陶艺工作室
近几年,我国高校陶艺课程得到了推广,从而高校陶艺工作室也慢慢地在各个高校建立起来。当然各个高校在建设陶艺工作室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各个学校的条件不一,从而不能要求统一建设陶艺工作室,而是需要根据学校的自身条件建设陶艺工作室。建设陶艺工作室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陶艺文化知识的实践,接受陶艺文化的熏陶。建立陶艺工作室也能营造出一个更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
一、高校陶艺工作室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各大高校纷纷建立起陶艺工作室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建設陶艺工作室的过程中一些软硬件设施却相对匮乏。比如对于专业陶艺制作讲师的引进是极少的,更多的是一些对这方面有着兴趣爱好的老师兼职陶艺制作讲师。这样使得陶艺工作室的师资力量建设不具有专业性,会极大地限制陶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在制作陶艺品时,还需要投入各种陶艺设备,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些高校的条件有限,在这方面不能满足陶艺工作室建设的需要。紧接着还需要购买大量制作陶艺的材料,一些高校所在的地区有这些材料,采购就相对简单,成本也能节省一些。但对于一些当地并没有陶艺材料的高校,这部分的投入成本就相对较大,采购时间也会相应延长,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陶艺工作室的发展。
学校也不重视对陶艺工作室的利用,更多的高校陶艺工作室更像是学校的摆设建筑物,没有真正地发挥出陶艺工作室的功效。
总而言之就是高校对陶艺工作室的投入不够,学校在建设完成后的使用率也不高,也没有引进陶艺制作讲师,导致整个陶艺工作室的专业度不够。
二、高校陶艺工作室建立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一)资金投入
高校建立陶艺工作室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持,大的方面在于陶艺工作室建筑的施工、陶艺制作设备、陶艺材料和陶艺制作讲师,小的方面在于桌椅板凳、放置陶艺品的展示柜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高校在对陶艺工作室进行规划时应做好一定的资金预算。
(二)陶艺工作室场地
在建立高校陶艺工作室时,要选取一个好的、宽敞的场地,而且陶艺工作室需要考虑到能够容纳多少学生进行操作、学习。理论讲授应该和实际操作分开,这就需要不同的教室。对于陶艺制作设备的安放位置也需要进行考量。还需要有相对独立的窑房,窑房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需要多加注意,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师资力量
高校需要引进优秀、专业的陶艺制作教师,同时对本校的一些具有该倾向的老师进行整合,组建出一支教师队伍。为了提高这支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教导能力,学校可以定期、有计划性地让这支教师队伍外出培训、锻炼。
三、高校陶艺工作室的规划和发展措施
(一)高校陶艺工作室的规划措施
1.建立专业的陶艺工作室
现今很多高校都加强了陶艺工作室建立的基础设施设备,并且相应地引进了优秀的陶艺制作教师,陶艺工作室的基础条件较为完善,这样使得陶艺工作室的建立更具专业性。在陶艺工作室的建立过程中,一定要首先明确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目标去对陶艺工作室进行规划。若由高校陶艺工作室自己制作素坯投入使用的话,就需要引入拉坯师傅和利坯师傅。高校陶艺工作室规模一般不会特别大,所以在引入拉坯师傅和利坯师傅时只需各引进一名。对于陶艺成品的烧制,也需要引进专业的烧窑师傅。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校陶艺工作室的专业性,避免走弯路造成资源浪费。
2.建立高校陶艺工作室管理制度
优秀的教师团队才是陶艺工作室发展的基础,高校需要不断地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进而让他们在陶艺工作室中充分发挥出专业素养。优秀的陶艺制作教师需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教学素质,从而促进陶艺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和配合能力的增长,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性和教导性。高校也要根据陶艺工作室对设施设备的需求去引进优良设施设备和一些制作陶艺品的材料。
还应加强对陶艺工作室管理制度的建立。艺术虽然可随意表达,但也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一定的约束。比如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职责分化,让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陶艺工作室使用方面也需要建立一些制度进行管理,避免对器材不正确使用而造成损坏,也避免陶艺制作材料的浪费等。一定的规范管理才更有利于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当这些方面得到加强和管理之后就可以根据学生数量的多少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专业的陶艺制作技术和操作能力,不断地使学生的陶艺制作水平得到提升,激励学生创作更加优秀的陶艺作品。
(二)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措施
1.建立一个产学研平台促进发展
高校拥有专业的学科优势,优秀的教师团队,还有专业的利坯、拉坯和烧窑师傅作为支撑,能够保证烧制的陶艺产品质量过关。从而可以加强学校、企业与陶艺工作室的联系,建立一个产学研平台。陶艺工作室在使用过程中会生产大量的陶艺品,产学研平台的建立,能够让这些陶艺品发挥价值,从而促进和提升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和名气。与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也能够有效地与市场需求对接,从而生产价值。使得高校陶艺工作室为高校增收或生产的价值维持自己的设施设备、陶艺材料及其他费用的支出。
产学研平台的建立也能够使得高校陶艺工作室相关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通过这一平台的建立,使其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陶艺文化的发展。通过建立企业、学校和陶艺工作室三者相结合的产学研合作,加深企业与高校陶艺工作室间的联系,让高校陶艺工作室能够直接接收到市场反馈信息,进而加强高校陶艺工作室的陶艺品制作,从而打造出品牌,加强陶艺文化的传播。
2.建立监管部门
为了让高校陶艺工作室持久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管部门对陶艺工作室进行监督管理。有人的地方就需要有管理,而为了让管理落实到实处就需要建立制度,但为了制度的有效执行还需要相应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督,避免产生不好的现象。
企业、学校和陶艺工作室建立一个产学研平台,就会产生相应的利益。为了让这部分收入的使用落到实处,就需要监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让资金使用透明化,让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参与人员都能了解资金去向。
3.保证作品质量,对外开放
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专业能力。但是高校陶艺工作室在制作陶艺品时一定要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举办相应的陶艺展示活动时,才能产生更好的文化影响,吸引更多的学员。品质好的陶艺品在售卖时才能卖出一个好的价格,这样也能刺激学生进一步创作的欲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高校在进行一系列活动时还可让陶艺工作室对外开放,邀请社会人员自己进行陶艺品创作。这样可以提升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对外知名度。同时邀请社会人员也能促进陶艺工作室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就可以更换更好的设施设备,采备更多的陶艺制作材料,一定程度上使得陶艺工作室更新换代。好的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就能促进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使得陶艺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大范围地扩展陶艺文化的影响力。
高校陶艺工作室对外开放,在吸引一些喜爱陶艺品制作的人们时,为了减少制作周期,让人们能够更快地获得自己制作的产品,可以先让人们体验一下泥坯的制作过程,接着准备一些已经经过烤制的素坯,让人们选取自己喜爱的成品造型素坯进行上色绘制。这样就大大地缩短了顾客们的制作时间,也有效地让顾客体验了制作过程,并且收获了成品,从而提升对高校陶艺工作室的满意度。
4.建立特色文化的陶艺工作室
为了促进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还需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高校陶艺工作室,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高校陶艺工作室若都统一建设,那样就显得呆板,从而限制自身的发展。若加入当地的特色文化,会加强当地人对陶艺品的认同感,也使得陶艺品更有价值,进而促进当地陶艺文化的发展。
结合当地特色建立高校陶艺工作室也有利于地方特色文化产品的打造。在高校陶艺工作室制作陶艺品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当地特色进行创作,从而促进当地陶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还可以吸引外地游客,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5.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在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建立中,学校各项资源都是有限的,想要建立健全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制度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对于专业陶艺人才的引进。对于一些陶艺文化发展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高校陶艺工作室引进专业陶艺师傅是极难的,这时就需要政府出面相帮,解决这一困境,为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语
总的来说,新时期,高校陶艺工作室的规划和发展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实现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断地去发现缺点,找寻对应缺点的解决方法。并且高校陶艺工作室也需要根据市场的走向不断地进行规范和创新,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创新而脱离市场,这样就不能产生一定的价值,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这样是不利于高校陶艺工作室发展的。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也离不开专业老师对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高校陶艺工作室的发展更具专业性,在社会上也才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从而不断壮大高校陶艺工作室的陶艺品创作队伍和作品質量,最终使我国的传统陶艺文化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可松.高职教育中陶艺工作室的产学研发展模式探究[J].艺术品鉴,2018(17):264-265.
[2]南笛.高校陶艺工作室的教学策略及展望[J].美术教育研究,2017(1):159-160.
[3]许玲.综合性大学陶艺课程的教学思考[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7(8)225.
[4]蒋礼军.浅析当代学院派陶瓷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陶瓷研究,2018,32(1):17-19.
徐 娟
1988年生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陶瓷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