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精随心开 墨妙显柔强

2020-02-04 07:23孙连生
收藏与投资 2020年6期
关键词:二王书法艺术书法家

在汉文化圈中,书法需要从艺者的执着与岁月的坚守。以点画起步,从运笔初始,“非人磨墨墨磨人”。因此,书法是东方艺术精神的经典象征和学养积淀。

著名书法家刘开强先生正是凭借着这种执着与坚守的从艺信念,他的翰墨生涯才能“出新意于

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记得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曾说书法创作,乃“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阴惨阳舒,本乎天地之心”。这实际上深刻地揭示了书法家需要有生命意识的践行与感悟。

我与刘开强先生相识交往已有多年,正是在这舞文弄墨的春秋交替中,才真切地体会到:刘开强先生是当下为数不多的能够把书法融入到自己生命意识与人生历程中的书法艺术家之一。唯其如此,数十年来,不论是在部队军营还是下海经商,他都孜孜以求而精勤不懈,耐得寂寞而淡泊名利。

中国书法由正、草、隶、篆四大系统组成,由此构成了书法的整体艺术之美与笔墨风神之韵。然而,正、草、隶、篆均有着各自独特的点画形态和结构造型,要四体皆能,不易。而要四体皆精,更难。诚如汉代蔡邕《笔论》中所说:“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刘开强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沈阳军区服役时,就经著名书画家田原(饭牛)先生举荐,拜辽宁省书协聂成文先生为师,并被聂成文先生吸纳为入室弟子。他在谨受师训的同时朝夕用功,并以大量的时间研习各种书体,经过数十年的临池修炼,从而能精研四体、登堂入奥,纵横于篆隶之间,挥洒于正草之中。田原先生见其有恒于书,又推荐给启功先生,并得到先生的悉心指导,书艺再上一层楼。既可见传统的脉络,取法的渊源,又凸显其融会的多元,变法的新意,从而真正达到了古人所提出的技法要求与审美要素:“有诸于形而形诸于外,得于心而应于手。”

刘开强先生的行楷从唐碑入手,对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颜勤礼碑》最为服膺,后又参以褚遂良之《孟法师碑》,运笔秀逸典雅,点画遒劲端庄,结构婉约严谨,有“字里金生,行间玉润”之美。

刘开强先生的行草,上溯二王,中临颠张狂素,下探米蔡董赵,可谓师从诸家而广采博取。特别是近年来参以魏碑笔意,更显其气势宏放宽绰,意态旷达跌宕,有气淳质厚、韵胜度高之感。

刘开强先生的隶书专攻汉代《乙瑛》《石门》二碑,隶意高古朴茂,法度严谨儒雅,可见其笔势生动婉约而旖旎多变。

刘开强先生的篆书亦高迈缜密,以秦斯篆为宗,临《石鼓》,摹钟鼎,及明清高手,笔画线条稳健清丽而劲挺畅达,间架结体精到而一气呵成。

黄庭坚有诗云:“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刘开强先生的书法,各体兼修,尤工于行草。他一直沉浸于古法之中,临帖摹碑,广涉博取,兼收并蓄,尤对二王一脉书风情有独钟。“二王”书风是中国古典书法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他对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王羲之《十七帖》《兰亭序》,王珣《伯远帖》等经典名帖临摹和研习之后,坚持笔法、墨法和章法并重的艺术准则,注重点画、线条的纵横结合,墨色的丰富变化,结体的腾挪避让和情感、灵性的自然流露,将书法艺术“骨肉神韵气情”融会贯通,把对“二王法帖”的理解感悟,包括人生阅历、文学修养,都注入了自己的作品,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妍雅姿媚、飘逸洒脱、圆融质朴,奇清新流的优美书体。

经过数十年的临池磨炼,刘开强先生的书法作品,在主宗二王的基础上,不断求索,博采众长,讲求法度,融入己意,不激不厉,以静入境,力求传统之法、古朴之风、书卷之气、点线之妙、灵动之感、清雅之意、和谐之美。深入古法堂奥而不为所囿,婉转流美中又不乏古朴,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典雅俊美、潇洒秀逸的书法艺术语言格调。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书法是最讲求品性和气质的一种艺术。所以古今书论者在谈及书法之道时,总是把书法与作者的品性、修养、情趣一并谈论,于是便有了“书人俱佳”或“书人相映”之说。

在书法家众多的当下,刘开强先生不是一个善于鼓吵或游走水面的人。他独守青灯,临池苦练,沉溺墨香,远离喧哗,苦苦探求书法艺术真谛的艺术态度,成就了他朴拙清逸、浑厚圆润、了无俗气的书法品性。正是他这种追求书法艺术美的坚强毅力和耐心,正是他这种“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不求浮名、不逐小利、不染时弊、读书观墨的甘于寂寞,他的收获才如此丰厚。

著名书画家陈大羽先生感慨其在书法求艺上的谦诚,特地为其题辞:“艺进乎道,何虑无闻”。

原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尉天池先生感其笃学精神,专门题写了“有恒”二字以资鼓励。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章节先生,撰写 “开合随心飞笔势,强柔率意发诗情”镶名诗句以对刘开强先生的人品、书品进行高度概括。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聂成文先生写了“但将南北融笔底,喜看钟山雨化烟”,给予刘开强先生极大的期望与鞭策。

早在1982年,刘开强先生就加入了省书协,1987年加入中国书协。

早在1991年,在南京,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军区书协等四家单位联合为其举办了“刘开强书法展”暨刘开强书法艺术研讨会。

积累譬为山,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功修无幸获,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如今,劉开强先生正以勤耕不缀的“每日一课”精神,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继续不断前行。

这真是——

笔翻墨舞兴味浓,何须着意太求工。

胸中自由龙蛇在,写来呼雨又换风。

——孙连生写于《难得清闲斋》

刘开强

1958年出生,南京市人,艺名刘忞,笔名羊梓,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六朝风书画院院长。先后在沈阳军区、南京炮兵学院、南京政治学院等单位任职。1978年师从聂成文先生,后得到启功先生的悉心指导。1982年加入辽宁省书法家协会,1987年经杜平将军、陈大羽教授介绍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1982年开始参加全国性书法展,先后参加全国四届书法篆刻展、国际书法邀请展、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展、全国百名书法家精品展。曾获全国、全军书法比赛一、二等奖20余次,作品被10多家(处)博物馆、碑林收藏或刻石。

1991年11月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军区书画协会等四家单位在南京联合举办刘开强书法展。2010年6月和2012年8月分别应潮州市书法家协会与汕头市文联之邀,在潮州市、汕头市举办“著名书法家刘开强作品展”。近年又多次举办了个人作品展。

猜你喜欢
二王书法艺术书法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拓二王帖》(下册)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秦淮“二王”往事录
揭秘共和国首张A级悬赏通缉令始末
小小书法家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