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扬
统编本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俱佳的典范之作,其中不乏从原来教材中遴选出来的经典之作。面对这一类老课文,教师如果仍依照传统的教学思路来解读和教学,必然会陷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尴尬之中。为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对老课文的重新解读,将其放置在全新的体系下进行审视,彰显这一类课文的价值,构建和创设富有积极价值以及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探寻语言表达的秘妙,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内化知识、形成能力。笔者就以统编本五年级上册《太阳》一文为例,来谈谈如何设计全新思路,搭建高效的语言实践平台,真正推动学生内在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转换形式,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
作为高年级的科普类课文,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对文本内容和信息的吸收上,而需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范例价值,为搭建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平台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不以吸收知识为重,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理解课文。事实上,任何语用能力的训练与形成,都需要以理解文本作为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较高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教师不应该一味地要求学生反复地读、机械地读,而需要搭建多维的认知平台。
对于《太阳》这篇课文来说,如果采用一问一答或者提纲、板书等传统方式来感知和梳理文本大意,学生的自主意识就难以得到真正发挥。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中熟悉的课文,引导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来关注文本内容,并将自己所理解的文本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让文本信息以更加直观化的思维得以展现,还能对应文本表达的顺序和结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简洁、精准的表达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很多学生在阅读之后,分别采用了树干型、辐射型等方式,对文本内容进行了巧妙的提炼、展现,并关注了文本表达的结构和表达顺序。
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出示所谓的导图模板,而应将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完全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选择和创造,并在绘制导图的过程中回顾文本、关联信息、厘清文本结构,真正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一来,学生对文本内容感知与理解的过程中就逐渐变得清晰而可视,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真正意识上的提升。
二、竞赛参与,运用知识快答检测反馈
有了感知、有了呈现,学生究竟会有怎样的认知呢?这需要教师在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检测,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基础学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最为常见的检测方法就是问答,而且所设置的问题也是停留在同一层面,无法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情。
针对《太阳》这篇课文的内容以及所展现出来的特点,教师就可以设计以竞赛的方式来对文本内容进行快速竞答,而所设计的题型也可以相机分为这样两个大类:首先,太阳特点类。如:(1)太阳与我们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千米?(2)多少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3)太阳的温度非常高,表面温度有多少摄氏度?其次,太阳与人类关系类。如:(1)风、雪、雨、露的形成,与太阳有着怎样的联系?(2)太阳对于地球地表下的煤炭形成有着怎样的关联?(3)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细菌,人类可以怎样运用太阳的资源来预防与此相关的疾病?
第一类问题关注了学生对文本主要知识和关键信息的提取情况,这不仅对于学生精准理解课文、把握太阳的特点具有重要价值,还对后续感知严谨的数字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奠定了基础。第二类问题,旨在训练学生厘清文本内在信息的关联,训练学生在感知信息基础上进行及时归类与统整。这种竞赛的快答方式不仅规避了逐句逐段进行分析时的枯燥与机械,还能较快地点燃学生学习的内在激情,这对于学生快速地提取信息、感知信息、对比统整信息、分析判断信息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观察对比,链接生活实际品味语言
科普类文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语言会呈现出自己独特的表达风格,这种独特的语言如果仅仅是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难以感知其中所呈现出来的表达特点的。为此,教师就需要不断丰富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引导学生在自主观察、自主对比的过程中,不断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融通,在积极品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能力。
比如,课文在介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时,是这样表达的:“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从学生纯粹学习内容的角度来看,如果单单阅读这一句话,很难发现其中的奥妙。为此,教师设计了“火眼金睛”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教师相机出示了人教版课文中的语句:“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乍看上去,整个语句的意思和数据都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只是在数据表现形式和具体的单位上有了不同。学生在“火眼金睛”的活动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统编本教材中的特意改动,但仅仅发现这一层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与思考,相机洞察编者如此修改的用意。为此,教师组织学生尝试与自己生活中的表达习惯进行勾连,比如在数学学习中一般都会运用哪一种单位表现距离,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才会用到“公里”这个单位。
學生的思维一旦与生活进行关联,就能自主地激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文本的感知、对编者改动用意的理解就能水到渠成。经历如此举一反三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关联两篇课文之间的细微差异,这则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普类说明文语言表达严谨性的重要资源,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对比、在对比中辨析,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整合对比,创设对话情境迁移表达
介绍宇宙知识的科普类文本常常会运用到一些天文数字,虽然精准,但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却缺乏基本的感性认知,对于数字背后所承载的具体价值缺乏相应的了解,这些精准的数字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是机械的符号。为此,教师就需要创设鲜活可感的情境,以活动的方式加强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积极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服务。
如教学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很多学生对“一亿五千万千米”这个数据背后所蕴藏的概念并不清晰,教师如果自己直接告知学生,就会让学生缺乏一次自主体验和解读的机会。为此,教师就创设了“把文本中描写的关于太阳的知识讲述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这一活动情境,学生对自己弟弟妹妹的感知能力相对了解,已经基本认识这些空洞生硬的数据不能被弟弟妹妹所了解,此时很多学生就想到课文中已经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对这一数据背后所蕴藏的资源进行了解读。教师可以相机出示“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一句,然后追问:“为什么介绍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时,选用这样的语言就能让人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一亿五千万千米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这样,让学生认识到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才能更形象、更直观地认识到事物的特点。最后,根据提供的关于东方明珠塔的相关数据,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尝试与生活相联结,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面对老课文,我们要走出过往教学的老传统、老理念,不仅要重新解读文本,还要将文章放在不同的教学背景、教材体系下重新审视,更为重要的是,要搭建更多维、更立体、更新颖的体验方式,为推动学生认知素养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