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落实“带着问题默读”

2020-02-04 07:57陈丽媛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12期
关键词:手术台灰雀英子

陈丽媛

统编本教材在编排上将语文要素与课标前后呼应,在二年级就提出了默读的要求,到了三年级提出“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逐步提出了“提高默读速度”的要求。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有《司马光》《掌声》《灰雀》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课标以及单元语文要素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落实语文要素。

一、把准“带着问题默读”的落点,培养学生默读能力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每篇课文都有“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训练要求,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还是教师引导学生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这一单元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从多角度出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默读思考,理解课文内容。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呢?

1.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课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更近了一步。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默读,可以促进学生默读能力的提升。

如在《掌声》一课的教学中,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要以‘掌声为题目呢?”这个默读问题的提出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在带着问题再次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掌声”的意义也就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生活中需要掌声,我们每个人要能够毫不吝啬地送出自己的掌声,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和谐与美好。再如,在教学《灰雀》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这篇描写灰雀的课文是从哪方面来描写灰雀的?与自己想象中描写小动物的文章一样吗?”进行默读,使学生从小养成边默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同样,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课题入手进行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手术台吗?你知道的手术台是什么样的?课文中的手术台与你想象中的一样吗?阵地指的是什么地方?课文为什么要以‘手术台就是阵地为题目呢?请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在读中思考,感受到人物的美好品质。

2.从关键词句入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在阅读教学中,研读关键词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关键地方入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这样可以大大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如在教学《掌声》的第1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并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英子很忧郁,找一找,画一画,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任务的提出可以使学生直接把阅读的焦点聚焦在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子上,就这些关键词句进行默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再如,在《灰雀》一课的教学中,在读完第11自然段以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男孩为什么把灰雀又放回来了?”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默读第3~10自然段课文,并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默读中对于男孩抓鸟放鸟的心理变化会感受得更为深刻。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关键问题提问,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不管是默读一个自然段还是多个自然段,都可以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默读能力。

3.从课后题延伸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学习课文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需要指出的是,课后问题的解决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终结,在课后题延伸处提出恰当问题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可以让学生走到阅读的深处,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如《掌声》一课的课后习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学生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就这个问题延伸:“给英子带来变化的两次掌声分别有怎样不同的含义?”这个问题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深化了课文主旨,使学生对“掌声”的认识有了质的提升。再如,在《灰雀》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有“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这个问题,在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教师再延伸追问:“他們的爱有什么不同?”当默读课文回答问题时,学生就能够明白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我们要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

由此可见,课后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问题的终点,它还有很大的延伸与开发空间。只要教师提出的默读问题是有助于学生思考与理解课文内容的都是合理的、有效的,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

二、积累默读经验,迁移运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

统编本教材采取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相结合的方式编排,通过精读课文学习阅读方法,在略读课文中运用阅读方法,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提升学生的能力。“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为本单元重要的语文要素,在前面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默读经验,因此,教师就可以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能力落到实处。

如在《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略读课文的文体特征出发,让学生运用“边默读边思考”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久远,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借助插图观察白求恩大夫在阵地上做手术的情景,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如果白求恩没有来到中国,而是在自己的家乡,那么他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情形?你从白求恩放弃家乡的优渥条件来到中国,在阵地上不畏生命危险坚持做手术中感受到了什么?”在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与上下文的理解中,他们对白求恩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认识。

三、关注语言,比较默读,提升学生默读能力

默读有助于思考,是学习课文的好方法。在教学中,以比较的形式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可以深化学生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如在《掌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通过默读,圈画出英子在掌声前后不同表现的句子,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英子当时的心理感受有进一步的体验。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就掌声前后的两个“一摇一晃”重点比较默读,说说这两次“一摇一晃”中英子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这样经过比较默读,将掌声前英子的矛盾、忧郁、自卑、害怕与掌声后英子的感动、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等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进了学生默读能力的提升。如在《灰雀》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围绕“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和小男孩都喜欢灰雀”这个问题展开比较阅读,再让学生说说列宁与小男孩分别是怎样对待灰雀的。在学生默读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灰雀会喜欢哪种形式的爱”。这样教学,尊重了儿童情感,学生对表达爱的方式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在三年级教学中,默读作为学生必备的阅读能力,既不是默读学习的开始,也不是默读学习的终结,教师要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以及语文要素的要求,从多角度、多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以落实语文要素,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后卓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手术台灰雀英子
切胃减肥真相
生意
《灰雀》读后感
独臂作家之死
修理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灰雀》一文中的两种爱
“不许你们伤害灰雀”
鲜花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