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藤俊夫
1917年,日本的八个家族共同创立了龟甲万公司。而共同创立龟甲万的前身“野田酱油株式会社”的茂木家族、高梨家族等八个家族都有悠远的酱油酿造历史。在上期专栏文章中我们了解到,早在1661年高梨家第十九代家主高梨兵左卫门就已在日本野田地区开始酿造酱油,因此龟甲万的创业历史可以追溯到1661年。茂木家和高梨家通过联姻和收养建立起一种紧密关系。这种血缘关系,让日本家族间合纵连横牢不可分,可以说也是日本企业长寿及经营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1781年,分别来自七个家族的龟屋市郎兵卫、高梨兵左卫门、粕屋七郎右卫门(茂木家)、茂木七左卫门、大塚弥五兵卫、杉崎市郎兵卫、竹本五郎兵卫结成“野田酱油伙伴关系”,这也是后来创立的野田酱油的主体。茂木和高梨两个家族留下了很多家训,并且为了适应每个时代的变迁而数次修订家训,在1926年最终修订为17条家训。事实上,早在18世纪高梨家就恪守祖训,坚持开展救助饥民的救援活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解读龟甲万背后的家族为地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
为地区社会的贡献活动
1885年,茂木家等八个家族组织成立了“无尽谈”,取名千秋社。“无尽”是日本的一种传统金融形态(类似于相互借款互助),由几个个人或法人组成的“谈(类似于结社组织)”就称为“无尽谈”。参加无尽谈的成员,除了定期聚集在一起增进感情外,还有定期缴纳费用的义务。积累的资金被存入银行收取利息,并由全体成员决定本金、利息的用处。
1925年,以野田酱油株式会社创立为契机,千秋社正式法人化,成为合名会社千秋社(合名会社是成员对公司债务负有无限责任的无限公司? 作者注),成员除了茂木家、高梨家外,还吸收了远亲的中野、石川、堀切等家加入互助组织。千秋社一个主要的职能就是向地区社会的捐助活动。
按照传统,茂木等八个家族会在每年的1月15日举办亲族会,共同商议与八家相关的主要事项,发表各自的经营成绩,取长补短,相互探讨,并决定从1685至1884年的200年间,每年共同出资6000日元,其中的一半3000日元由八家共同支配,另一半则存入银行,200年内不得以任何理由取出。待到取出时,积累在银行的资金连本带息已达到51亿6000万日元这一惊人的数字。这笔资金的用途,是被平分成4份,分别用在面对天灾人祸或事业遇到不可预料的失败时的应对资金、为子孙准备的备用资金、公共事业基金、给国家的捐款四个方面,同时制定了7项相应的规定,严格规定资金的使用。
茂木家主导的公共活动范围广、规模大,其多数个设施机构保留至今,其中之一就是产业基础建设,即铁路、银行、水道等设施建设。从前酱油的运输只能采用船运,物流极为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11年野田酿造联合会出资20万日元建造了从野田到柏市共计14.7公里的铁路,这就是千叶县营轻便铁路,今天仍作为民营东武野田线的一部分正常运营。
在银行方面,1900年以茂木家为核心的野田酱油酿造厂商共同出资25万日元设立野田商诱银行。各个酱油厂商按照各自的采购量比例出资,其中创立龟甲万的高梨、茂木等八家出资占据整体的74.3%,所以该银行实际上就是龟甲万的专属银行。银行名字中的“商诱”日语发音与“酱油”相近,银行的股东和借贷对象也是以酱油业者为主。银行因将创业五年内股东没有分红的利润用于充实银行、坚持稳定成长的“坚实经营”战略等而广为人知。虽然该银行规模较小,但是稳扎稳打的做法令其躲过1901年的金融恐慌,并于1910年成为千叶县内银行中的佼佼者,二次大战中因为当时的政策与千叶银行合并,留存至今。
野田市的水道设施,是野田酱油株式会社为了提供酿造用水,同时兼顾市民用水而于1923年建成的。水道一天最多可提供用水约4000立方米。这是千叶县第一个水道设施,在1975年管理权转交野田市之前一直由龟甲万公司管理。
实际上茂木家、高梨家还开展其他广泛的地区社会贡献活动,其多与民众福祉、教育有关,在此给大家介绍两个例子。
至今仍存在于野田市中心地区的清水公园始建于1894年,当时作为游园用地,面积16500平方米。1929年进行大规模扩建并增加了第二园区,正式转型为天然公园。公园内的聚乐馆历史悠久,是以前中央或地方豪族用于待客的迎宾馆,现在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的集会场所。
除了屬于千秋社成员的茂木家、高梨家之外,其他各家也为地区社会搞了很多贡献活动,其中一个就是财团法人兴风会对教育的投入,其内容涵盖培育人才、学校教育支援、设立奖励制度、社会教化等多个领域。这项事业源于1920年,茂木七郎右卫门为了回报社会而举家财设立野田谢恩会。该会主要向毕业于野田町小学而且家庭困难的学子提供助学贷款。之后于1929年,由千秋社捐款成立的兴风会开设育英基金。后来以茂木家、高梨家为首的众多慈善家和众多接受过资助的毕业生的加入,增加了基金会的资金,资助范围也扩大到向千叶县内的大学生提供无息助学贷款。现在该基金会不仅为市内学校教职员工的培训、人权教育研究、教材设备等方面提供资助,还为向市内学校馈赠图书、学生课外活动等推动社区团结事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除了资助活动之外,兴风会还为那些在市内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社会体育方面做出卓越成绩的教育工作者和普通市民设立了“柏寿奖”“平成柏寿奖”“照隅奖”“长荣奖”“新记录奖”等多个奖项,推动社区发展。在社会教化方面,兴风会在设立伊始,便有一套职业生涯规划的推行计划。兴风会创立时建造的兴风会馆,在当时是仅次于县政府办公厅的、规模庞大的宏伟建筑,现已被列入日本国家指定有形文化遗产。该会馆用于举办长寿大学、少年书法教室、野田文化讲演会、艺术鉴赏会、体育演讲会以及展览会等。同时,对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性“蓝天运动”以及其他社会振兴团体,兴风会通过向广大市民开放兴风会馆、提供集会活动场所的方式给予大力支持。
此外,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1956年茂木家族将大正末年时期建造的茂木佐平治家府邸捐赠给野田市,现为野田市乡土博物馆和市民会馆。其主体建筑以及用地内的茶室(松树庵)也列入日本国家指定有形文化遗产。
“产业之魂”的制定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家庭为主的经营手段已经到达了瓶颈。于是在1924年公司决定向社会转让股权。当时的茂木七郎右卫门社长引用公司的“主义方针训示”中“顺时运而动则荣,逆之则亡”的语句,在阐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同时,提倡公司向现代化企业蜕变。1927年公司的第17个工厂竣工,同时总公司的新办公楼落成,职员的退休制度、工资待遇等各项规定也逐步完善。
其后的世界金融危机虽说是以1929年9月4日美国股市大暴跌为导火索,其实早在1927年2月,日本的关西地区就已经发生了金融危机,并于3月波及东京,使得股市暴跌,银行纷纷暂停营业。在此背景下,新创的野田酱油也因为员工要求改善待遇等问题,引发了空前的大罢工。针对工会方面的坚持,公司大量雇用临时工继续生产,双方陷入僵局,罢工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天,共计持续218天,期间多人遭到逮捕,成为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而解决罢工事件、一扫公司的弊习陋俗并将其带入现代化轨道上的,是1926年从东京商科大学(现在的一桥大学)毕业后就职的饭田胜治(1899~1993年),之后他成为第二代茂木启三郎。他利用现代经营方式将原本松散集合在一起的酿造个体团结起来,并将其推到行业的顶峰。因此他被公司称为“中兴之祖”。
痛定之后的1928年,七郎右卫门社长制定名为“产业之魂”的社是(意为纲领性的公司宪法),其核心思想是:“经营之目的,在于增进国家之隆昌、国民之幸福。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确立,乃经营之根本。”当时,负责向社长做汇报的就是饭田胜治。1929年,七郎右卫门社长去世,社长之位由第11代茂木七左卫门接任。同年,饭田胜治入赘并成为初代茂木启三郎的养子,并于1935年继承茂木启三郎家,成为第二代茂木启三郎。
第二代茂木启三郎从1962年到1974年就任社长。在就任社长之前,他就已经致力于通过研发改善品质以及开拓欧美市场的工作。1972年,野田酱油在美国建立酱油工厂,将酱油事业成功地推广到海外,扩大了业务。
在“产业之魂”中明确总结告诫:“企业并非单纯的谋利之所,而乃社会之公器。除股东外,经营者还需考虑员工、地区社会等多重角色的利益。”这可以说是现代合规管理(Compliance Management)名副其实的前身了。而能够反映其实践“产业之魂”的代表性事例,就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免费公开技术和专利。另外,当时味之素公司刚刚起步、希望在销售渠道上得到帮助,公司无偿给予其支援。这也无疑可以说是“产业之魂”的另一项具体实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酱油原料的大豆和小麦受到军管,施行配给制,导致生产原料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许多酿造厂家在纯酿造的酱油中加入通过化学手段制造的氨基酸液,制成比较粗糙的“氨基酸液混合式酱油”,并在市场广泛销售。野田酱油则致力于研发可以取代大豆的酿造工艺,开发出以酱油粕、椰肉粉(椰子果肉榨油后的残渣)为原料制曲酿造的“新式酱油制造法”,后改名为“新式第1酱油酿造法”,并且在业界免费公开。这种举措让那些计划转向化学合成酱油方向发展的厂家及时刹住脚步,保障了日本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酱油的质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原料不足问题愈发深化。市场上不仅有“氨基酸液混合式酱油”,还出现了仅用酱油粕给食用盐水上色的“代用酱油”。此时野田酱油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摆脱困境,其中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于1948年研发的“新式2号酱油制造法”。这种制造法是在“新式第1酱油酿造法”的基础上加上酱醪的管理技术,根据正确的酱醪温度管理和氢离子调节方式,只经过短短两个月的酿造就可以得到优质的酱油。这是酱油酿造史上跨时代的发明,将酱油全氮利用率从60%提高到80%。当时的“酿造学第一人”、东京大学的坂口谨一郎教授称赞它是“酱油的革命”,日本发明协会也授予其1951年度的发明奖金奖,并为发明团队颁发“恩赐发明奖”,当时担任常务社长的茂木启三郎也获得“发明实施奖”的荣誉。如此一项划时代的重要发明,野田酱油同样向业界同行免费公开了技术专利。之后,这项技术在业界广泛使用。
支撑利他经营的家族企业治理
关于支撑利他经营的家族企业治理,我们从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两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首先来看公司的10大股东内,株式会社千秋社占股3.50%,株式会社茂木佐占3.20%,株式会社引高占2.50%,有限会社Kushigata占2.17%,株式会社丸仁控股占2.02%,公共财团野田产业科学研究所占1.94%,其中千秋社如上文所述,是各家联合组成,其他公司则是与茂木家、高梨家密切相关的资产管理公司。由此茂木家、高梨家共占有15.33%的股份,仍占据最大股东的宝座。而董事会中,董事会名誉会长兼董事会议长的茂木友三郎,董事长社长兼CEO堀切功章都出自创业八家。
家族企业在经过时间洗礼以及规模扩大之后,一般来说家族持有股份的比重都会降低,特别是公司上市后更会有明显降低,同时管理高层中家族成员不断被淘汰,最后难逃非家族企业化的命运。龟甲万从创业至今已经经历了360年历史,自设立法人开始也已经历100年风雨,但是家族仍旧具有最强的影响力。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所有家族努力的结果。其中的秘诀,其一在于家训开头所记载的“家族之和”中;其二在于实践“家族之和”的人才辈出。关于第二点,我借用茂木家出身、1995至2004年間担任社长、现任董事会名誉会长茂木友三郎在接受日本《经济界》采访时的话,并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寄赠给大家:
“家族企业经营存在一大弊端,就是让没有能力的家族成员参与经营。为了解决这个弊端,原本处于竞争关系的八个家族团结到了一起。这是祖先们的智慧。对于当时的经营者来说,合并是一项非常大的决断,但最终还是顺利实现了。……每家每代只允许1个人加入公司,而且不保证进入公司的人一定能成为董事。这样的规矩坚守至今。家族企业的一大优点就是拥有许多使命感强、对公司满怀热情的人,这样的优势需要活用。但不给他人机会也是不行的,因此只要有合适的人选,公司总裁不一定拘泥于家族成员。”
注:作者为日本经济大学研究生院特任教授 译/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