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不仅仅是基础思想政治教材理论的传达,更要针对不同学生思想意识认知、政治学习情况,进行学生政治理念、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塑造,使广大学生在思政课堂理论、课外实践学习中具有获得感。该文围绕“获得感”这一最新词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的组织实施状况进行分析,探讨思政理论知识、实践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加强思想政治网络教育方式、教学实践建设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学生学习 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c)-0225-03
The Research on Students' Sense of Learning Obtai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Qian
(Zheng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only the transmission of bas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xtbooks and theories, but also the guidance and shaping of students' political concepts and ideological valu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tudents' ideological cognition and political learning situation. So that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can have a sense of obtai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heory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al learn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latest vocabulary "sense of obtain" and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t also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education.It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twork education method and teaching practice construc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tudent learning; Sense of obtain
2015年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中指出,要科学统筹开展各项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由此“获得感”一词在社会中迅速流行。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以学生“获得感”为教育目标,根据不同学生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理论成绩等,引入网络化教学手段、课外思政内容,制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划,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政理论学习、课堂互动与实践之中,深化学生思政理念理解、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获得感。
1 “获得感”理论的主要内涵及其与思政课教育的关联性
“获得感”作为近年来社会热议的最新词汇,主要由“获得”“感”两方面内容组成,其中“获得”被解释为取得、得到,“感”则是获得主体思想意识、个人情绪的外在表现,这一外在表现会由于获得感的大小而引起相应变化。所以“获得感”更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而不是流于空泛的主观价值观念表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学生的“获得感”,则是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教学内容、教育方式、课外实践等的组织设置,引导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互动交流中,使学生思政知识学习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方向转变,以满足大学生群体潜在的心理需求、现实发展需要。因此,学生思政课程学习的获得感,存在显性层面、隐性层面获得感两方面内容。首先,从显性层面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政治实践活动的教育,使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政治教材理论,参与到不同的课外政治活动中,获得较为优异的思想政治考试成绩。其次,从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隐性获得感层面分析,通过启发引导式的思政课教学,将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探究精神,深化其对自身政治理念、思想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念、主观心理感受上的满足感。所以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学生学习获得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内容、互动交流模式、教学评价等的规划设计,可以保证学生显性与隐性层面的思政学习获得感。
2 “获得感”引入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中的重要意义
“获得感”引申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中,指的是通过思政理论知识、政治实践活动等的开展,革新原有单一陈旧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其真正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参与中实现获得感。
2.1 达成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存在基础思政理论知识传达、人才培养两方面教育目标,而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客观价值的教育实现,其可以被当作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如根据不同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学习状况,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等,加强课内思想政治知识、课外政治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自身内生动力,保证每个学生均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互动探究之中,促进思政理论与专业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内容的融会贯通,尽可能使其心理预期、思想政治价值感知之间达成一致,这样才能实现外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学生内部需求的教育发展目标。
2.2 深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高职思想政治课通常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这些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入讲解,是构建学生正确思政理念、外在行为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获得感”的教学,可以通过思政知识体系的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教育,以及设置初级、中级、高级等分阶段学习目标,持续不断地输出高质量的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理念、价值判断的形成,使其将思政课理论知识内化为意识和态度,从而保证学生知识层面显性获得感的取得。
2.3 促进学生主观思政感受、价值观的形成
由于不同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等的差异性较大,因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思政内容的习得,需要通过一系列价值感知、接收体验的教育才能实现。这一情况下,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引入“获得感”的教学模式,能够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程体系,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供给”、学生对象“获取”的双向互动,使传统口传心授教学转变为自主学习,深化学生的思政学习体验、内在心理感受,并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做出全面客观评价,以促进学生思政价值观念的建设与发展。
3 高职院校学生思政课程学习获得感的制约因素
3.1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供给、学生需求的偏差矛盾
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性过强,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课程教学供给、学生内在需求的角度来看,高职思政课注重理论知识的传达,忽视不同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政治学习状况,只是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教学,思政课程供求之间的偏差、矛盾问题严重,学生思政理论知识、课外政治实践学习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不仅容易导致其产生较大的思政学习压力、抵触情绪,也不能引起学生思政内容学习的认同感与共鸣,难以达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教育目标。
3.2 思政课程教学方式陈旧使学生获得感钝化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获得感”的钝化,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而对思想政治理论、精神内涵的感知能力下降,无法感受到与其思政课程学习相匹配的获得感。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缺乏先进教学设备、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引入与实施,导致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长此以往使学生对单纯的思想政治说教产生厌倦,其在思政课程学习中出现钝化心理。
3.3 思想政治课程缺乏教学实践、师生互动交流
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仍旧存在理论宣教过强、实践不足的问题。由于部分思政教师教学经验的缺乏,其在思想政治理念的解释、传达方面,與学生思政认知、心理预期等存在偏差,不能达到指引学生思想意识、重塑学生外在行为的作用。如多数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学之余,只是号召学生参加课外政治实践活动,却并未引导学生将思政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学生难以用思想政治理念,规范、约束其个人行为,因而思政教育的主观意识与外在行为产生背离,不能保证学生思政“获得感”的真正习得。
4 高职院校思政课学生学习获得感提升的实施策略研究
4.1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思政课教育体系、教学目标
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知识体系的设置,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材内容基础上,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心理素质与学习状况,进行思政理论、政治实践等的教学设计,注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供给、学生需求之间的有效协调,以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化的思想政治需要。如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了解不同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困扰,从个体思想政治观念建设、未来就业发展等角度出发,注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内在需求融合,引导学生经济参与到思想政治内容的学习、探究、实践之中,以深化其正确思政理念、价值观念的形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思政学习需求。
4.2 创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内容、教学方式
传统思想政治课程以“灌输讲授式”教学为主,缺少多元化教学方式、课外教学资源的引入与涉及,因此整个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过于单一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意识。这一情况下,高职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加强思想政治课程不同单元/章节的教学规划,包括思政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育模式、课堂互动交流等环节的组织设计,特别要注重重难点理论知识、政治实践案例的讲解。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网络设备,开设思想政治讲座、政治专题等教学活动,编写思政学习案例、测试习题、知识问答,引导学生加入到思想政治理念的讨论、交流之中,解答学生课堂学习、课外实践面临的疑难问题,提高其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效率、学习获得感。
5 结语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也要加快思政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增加更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交互性的思想政治内容,使学生在思政课堂学习中拥有主观意识感受、客观价值的获得感。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理论、实践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开设慕课、微课等在线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育方式、互动交流模式的组织实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问题解决,提高学生思政理论、政治实践学习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徐永军.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两个关键路径[J].长江丛刊,2018(17):186.
[2] 王胜利.试论创新创业教育为重要载体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132-135.
[3] 孙峰.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48-50.
[4] 宋贵斌.全媒体视域下提升高职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探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3(6):26-28.
[5] 于美玲,李秀华.对分课堂与高职思政课的课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65-367.
[6] 付枭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研究[D].广西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