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

2020-02-04 07:32陆琦
广东园林 2020年6期
关键词:北齐石窟雕刻

陆琦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的峰峰矿区鼓山上,鼓山地处太行八陉之一的滏口陉。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石窟开凿始于北齐时期(公元550—577年),当时北齐有国都邺城(邯郸市临漳县西南)、陪都晋阳(今山西太原)两处政治中心。鼓山地扼太行山东西交通的要隘,是两都来往必经之地。这里风景优美、石质优良,崇尚佛教的北齐文宣帝高洋便选择于此凿窟建寺、修筑行宫,作为往来两都的避暑、游玩和礼佛之地。此后隋、唐、宋、明各代均有增凿,但规模都不大,远不及北齐石窟之精美。

石窟群营凿在鼓山山腰的优质石岩中,因山上有洞,人们在洞内击掌回声宏亮,如同击鼓,故名“响堂”。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分南北两处,相距约15 km,建造先北后南。北响堂石窟的开凿一说主要是为安葬北齐高祖皇帝高欢;南响堂石窟的开凿则是用于北齐皇帝沿途休憩的离宫。所以北响堂石窟恢弘气派,南响堂山石窟趋于世俗更富变化。如今皇宫别苑已荡然无存,寺院也残破不堪,唯有凿在岩壁上的佛龛雕像得以保留下来。目前尚有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及大小造像4 300余尊,还有大量刻经、题记等。这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响堂石窟在滏阳河北岸的鼓山南麓山腰,古称滏山石窟寺,现存石窟7座,均凿于北齐,分上下两层,上层5座,下层2座,大小造像3 588尊。自下而上有华严洞、般若洞、阿弥陀洞、释迦洞、力士洞和千佛洞等。其中华严洞规模最大,高约4.9 m,宽和深各约6.3 m,因内刻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得名,窟内南壁正中上部有阿弥陀佛净土图大型浮雕,南面中心柱上部有释迦说法图和佛本生故事浮雕。北响堂石窟在鼓山天宫峰西坡,古称鼓山石窟寺,共有洞窟9座,大小佛像72尊,由北向南一字排开。北齐王朝开凿石窟3座,即北洞大佛洞、中洞释迦洞和南洞刻经洞。

响堂山石窟主要代表了北齐的佛教造像艺术,学术界将响堂山的雕塑艺术誉称为“北齐造像模式”。石窟平面呈矩形,平顶,分中心塔柱式与三壁三龛式两类。

中心塔柱石窟是在纵向长方形空间的中轴线后部建造塔柱,塔柱周围有通道。魏晋南北朝的佛塔一般不供登临,只在底层四面设佛像供人礼拜,这种礼佛形式被带进石窟内,北魏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等石窟的中心塔柱有单面佛龛和四面佛龛的做法,大同云冈石窟的塔柱做成楼阁式塔三或五层,每层每面各凿一佛龛。窟内四周有壁龛,并有佛像及菩萨雕像,塔柱四周是平顶。前面为宽敞的前厅,顶部采用仿木结构前后双坡顶,坡顶雕成椽子状,椽子之间有各种装饰图案。这种空间形式的功能是为僧侣和信徒提供一个宽敞的前厅作聚集、礼拜之用。响堂山中心塔柱式石窟继承了北魏时期的中心塔柱窟的形式,只是塔柱仅三面通顶,后面凿成低矮的甬道,将云冈繁复的楼阁屋檐形中心塔柱四面开佛龛形式,改为三面或单面(正面)开佛龛的简捷中心塔柱形式,体现出北朝石窟中心塔柱窟由繁到简的响堂山石窟雕塑发展趋势。

中心塔柱石窟以北响堂窟群北端的大佛洞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美,装饰最华丽。窟分前后室,宽13 m,深12.5 m,高12.5 m。前室为仿木构的窟檐,窟檐上部有摩尼宝珠和覆钵式,后室中心塔形柱三面凿成帷幕帐形龛,后壁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为供礼佛时通行的甬道。正面龛内一佛二菩萨,中间是高3.5 m的大佛,结跏趺坐,造型匀称,庄重敦厚,是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佛像背光纹饰为火焰纹及忍冬纹,还有7条火龙穿插期间,生动活泼。窟内各壁凿塔形列龛共16个,饰垂幔及火焰宝珠,雕刻精巧,装饰华丽,显示北齐时期的高超雕刻艺术。

中洞释迦洞也是中心塔柱窟,建筑立面外观为重檐三开间。窟门雕有变体龙纹、缠枝纹、火焰纹、连珠纹等纹饰图案。窟宽7.8 m,深7.1 m,石窟外顶部为覆钵式,窟内正中是塔柱,其左、右、后上部与山体相连,下部为甬道。塔柱正面为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

三壁三龛窟则是在后壁和左右壁各凿一大龛,壁脚雕宝坛一周。这种窟的形制基本沿袭了于北魏后期洛阳龙门石窟产生的三壁三龛窟。北响堂窟的南洞刻经洞为三壁三龛式的佛殿窟,分前后室,宽7.7 m,深5.3 m,窟外立面与上层的窟合成一个覆钵式塔形窟。前廊满刻《维摩诘经》全本,维摩诘是个精通佛法且能言善辩的居士,在佛教界非常有名,《维摩诘经》在中国十分流行,各地石窟中大量出现其雕刻或壁画内容。门左右侧均为力士像,甬道雕刻缠枝纹和连珠纹。主室顶部雕刻莲花藻,正璧及左右璧开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四胁持七尊像。前璧甬门左右侧刻《无量义经偈》,窟外刻经璧有《唐邕写经碑》,记载刻经时间为“起天统四年”“尽武平三年”(公元568—572年)。

三壁三龛窟以南响堂千佛洞保存较完整,其深5.2 m,宽4.6 m,高3.75 m。窟外整体外观为覆钵塔形,窟前有三开间前廊的仿木结构建筑,其斗栱窟檐以上凿大形覆钵,钵中央雕有展翅欲飞的金翅鸟和宝珠,钵两端饰卷云状山花蕉叶,其完整华丽的装饰十分罕见。窟内宝坛三面各龛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正面龛为释迦佛。洞壁有大小造像1 028 尊,故名千佛洞。窟顶微隆,雕莲花和八尊伎乐天,两两相对,形象生动。

響堂山石窟的佛造像,形体敦厚结实,表现北齐民族的强健和豪迈,面稍丰满,高鼻长目,结跏趺或半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衣纹疏宕,成不规则阶梯状布于全身,佛衣下摆铺于座面。菩萨造型也显厚重,面相丰圆,体态饱满,头戴宝冠,两侧的丝带宝缯下垂至肘部,外佩披帛,下着长裙,衣纹华丽。佛陀弟子面型与菩萨同,体态浑圆,衣着雕法也与菩萨相似。

北魏时期的造像多用直平刀法,衣纹表现为阶梯式,具纯朴、粗犷而又生硬之感。响堂山北齐造像雕刻既吸收这种技法,又使用了圆刀法混合处理。在造像的肌体上,表现服饰衣纹转折处更为明显,趋于圆润而细腻,着衣纹理颇有“曹衣出水”之感。如北响堂北洞内南龛左菩萨,造型赤足,酥胸坦露,腹部隆起,造像个性特点鲜明。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的演变中,北齐造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响堂山石窟、佛像、花卉等雕刻艺术,对于中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要,其艺术与文化的独特性和原创性是诸多大石窟无法取代的,可与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媲美。

猜你喜欢
北齐石窟雕刻
雕刻树叶
《陆孝昇墓志》考释
雕刻时光
夜宿石窟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北齐文林馆考证及其对北齐文学的贡献
夜宿石窟
雕刻时光
北齐长城考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