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优势 精准施策做羊产业高效、优质发展的领航员访河北省羊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张英杰教授

2020-02-04 08:27:56段春辉
河北农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羊场养羊肉羊

□文/段春辉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羊产业创新团队(下称羊创新团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围绕优良地方品种选育、标准化养殖、产品加工、疫病防控及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开展了大量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工作,对提高养羊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羊创新团队是如何布局,做了哪些重点工作,引导河北省羊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呢?羊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河北农业大学张英杰教授就这些问题做了如下讲解:

聚焦产业优势 精准发力促提升

随着我国养羊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养羊生产将逐步实现品种良种化、饲养标准化、防疫规程化,羊肉、羊毛、羊绒等产品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养羊生产势在必行。河北省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和丰富的养羊经验,发展优势和潜力突出:一是优良品种多,河北省有萨福克、道赛特、杜泊、小尾寒羊、太行山羊、承德无角山羊和绒山羊等优良品种,为羊优质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二是肉羊优势生产区域明确,河北省结合农区、半牧区和山区特点,按照“山(坝)繁农育、户繁企育”模式,通过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推行适度规模养殖模式,打造优质、高产饲草饲料种植基地等一系列措施,在黑龙港流域、丘陵山区和坝上地区打造优质肉羊产业带,肉羊优势生产区域进一步加强。三是肉羊育肥成为亮点,河北省地理位置优越,饲料、饲草资源丰富,毗邻京津都市消费圈,形成了肉羊育肥和屠宰基地,每年从省内外购入架子羊育肥出栏800万只以上,形成了唐县、卢龙、昌黎等肉羊育肥重点县和部分育肥重点村、场(户)。以唐县为例,常年饲养育肥羊在300 万只、年出栏肉羊200 万只左右,带动了饲料加工业、运输业,屠宰加工业和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四是产业延伸链已有雏形,养殖企业开始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提高了养羊经济效益。

羊创新团队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任务形成机制,以实现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为目标,设立三个主攻方向:一是加强品种选育、发掘优质资源、提高母羊繁殖性能,就我省主要绵、山羊品种提纯复壮,同时做好选种选配和生产性能测定,进行地方品种选育、优质资源挖掘与利用、新品种培育工作。并通过繁殖技术研究提高母羊繁殖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二是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标准化养殖涵盖场址选择、场内布局、品种选择、规模确定、设施(备)配套、制度建设、饲料营养、疾病防控、粪污处理等诸多方面,是羊生产的发展方向及发展现代养羊业的重要手段。三是实施产业化经营,在养殖方面,从业者通过组建合作社等,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增强竞争力;在加工方面,屠宰加工企业要向精深方向发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效应;在销售上,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营销手段,并与品牌建设相结合。

针对产业发展实际 补短板破解卡脖子难题

高效繁殖技术助力羊产业现代化发展 2018-2019年,羊创新团队研发了绒山羊同期发情、超排、人工输精和羔羊早期补饲断奶等配套技术,确定了绒山羊高效繁育最佳技术方案,使繁殖母羊产羔率由130% 提高到了241.43%,母羊只均新增纯收益达300 元以上,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2019 年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集成规模羊场批次化繁控技术,实现了繁殖母羊同期发情、同期排卵、定时输精及早期孕检,母羊平均受胎率可达85.83%。“规模羊场批次化繁控技术”的集成是肉羊养殖由放牧转向舍饲后的又一次革命性技术,是肉羊生产的“牛鼻子”。该技术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手段,对绵羊的发情繁殖规律进行调控,使母羊的发情、配种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配合早期孕检措施,实现集中产羔,羔羊统一断奶、集中育肥、同时出栏,最终实现批次化生产。通过这项技术,可使肉羊繁殖周期缩短至6-8 个月,母羊的繁殖效率提高到240%以上,还可提高公羊使用效率,降低饲养成本,有效减少疾病传播,大幅提高羊场的劳动效率,真正实现羊场生产的科学化、高效化、统一化。

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解决育肥羊养殖环境污染难题羊创新团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针对唐县羊业污染问题突出的情况,经广泛调研、多方求证,于2019年提出发酵床养羊模式概念,同时在唐县、石家庄和衡水的羊场进行推广应用,针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探索、完善。2020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顶部喷雾加底部薄层叠铺免维护发酵床模式”,该模式采用揉丝后的秸秆作为垫料,价格便宜、来源广泛,根据养殖发酵床床面发酵料老化和污染情况适时添加新料,保证做到始终有8-10厘米的活性发酵作业面体,从而保证了发酵效果,最长的叠铺时间可达一年半不清粪。

粪污利用好了是一种宝贵资源,那么如何利用好粪污资源呢?羊创新团队还总结提出了粪污末端利用的“唐县高升模式”,即多点分散饲养-专业中介收集-专业运输队伍-集中处理中心(有机肥厂)-统一外销-资源化利用的模式。该模式优点:一是拓展发展空间,有机肥生产外销模式解决了当地土地承载力限制,保证了养殖发展空间需求。二是多方受益,专业中介收集、运输队伍:运输车辆容积按5 立方米计算,付给养殖场80-100 元,有机肥厂收购价40-50 元/立方米,扣除油费后每车利润约90-120 元;养殖场:由运输队伍负责清理粪污,从而减轻了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且有一定经济收入;有机肥厂(高升有机肥加工厂):借助专业收集、运输队伍,保障了原料来源,解决了收集运输难题,同时催生了一个服务中介组织,解决部分人员就业问题,确实发挥产业扶贫效用。

目前,高升有机肥加工厂年处理羊粪污约40 万吨,生产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约20 万吨,单价350-600 元/吨,产品销至周边市县、海南等地,用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效益良好。

羔羊快速育肥技术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羊创新团队研发的舍饲羔羊6月龄出栏快速育肥技术解决了断奶羔羊育肥生长速度慢、出栏时间长、经济效益低等制约肉羊育肥技术的关键问题。该技术主要对断奶后羔羊进行3-4个月的催肥,使肉羊6 月龄育肥体重达45-55 千克,主要包括育肥羊的来源及品种选择,育肥羊的营养、饲料和日粮配制,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及育肥羊病的防治等方面。应用该技术可使羔羊育肥日增重达300 克左右,育肥效益显著提高。

制定羊场免疫程序降低羊只发病率 2018年,羊创新团队在对规模羊场疫病流行学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羊场免疫程序,解决我省大部分羊场免疫程序不合理甚至无免疫程序的问题,并在全省规模羊场进行推广,使羊只发病率降低了10%,并建立了口蹄疫、伪狂犬病、小反刍兽疫、羊口疮、产气荚膜梭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等疫病的快速检测方法。

研发羊肉加工关键技术提升羊肉产品竞争力 当前河北省羊产业链条短,尤其在羊肉加工环节只是将活羊加工成白条羊(胴体)或简单分割,没有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羊创新团队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羊肉安全生产综合技术研究,研发羊肉加工关键技术5项,通过羊肉新产品开发、羊肉品牌打造,以解决羊肉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较弱的产业发展问题。

在羊创新团队的努力下,2018 年“国家羊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落户河北。随后依托该中心,联合规模羊场成立“国家羊肉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肉羊产业联盟。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产品加工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形成一支农产品加工行业科技创新队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扶贫战略 助力脱贫攻坚

养羊业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效益好、老弱妇幼兼能从事的产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良好的养殖习惯和丰富的养殖经验。羊创新团队围绕品种改良、营养调控、疫病防控、高效养殖、质量安全、品牌建设、环境控制等方面群策群力,实地把脉产业,实施精准帮扶,通过考察指导、技术培训、参观学习、咨询服务等方式,全面提升从事养羊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羊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全省羊产业扶贫做出了重要贡献。2019 年,推广7 项养羊实用技术(舍饲羔羊快速育肥技术,多胎基因提高绵羊胎产羔数技术,规模羊场批次化繁殖调控技术,绒山羊产双羔技术,发酵床养羊技术,饲料配制技术,种草养羊技术),举办扶贫技术培训班20 余次,培训技术人员1500余人,扶贫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羊场养羊肉羊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46
夏季养羊八注意
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11-26 11:50:54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6:59:50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新农村(2017年20期)2017-09-28 16:19:22
养羊宜抓好配种期饲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