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冷漠心理蔓延过程

2020-02-03 09:34王则晖喻学林
关键词:生成机制

王则晖 喻学林

摘 要:道德冷漠是一种反道德的行为表现,也是社会对这一类现象的总结和评价。道德行为过程由道德知觉映像、道德表象、主观理性认识、行为这四个阶段组成;这一过程是品德三要素中“知”、“情”、“意”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冷漠者的行为的生成机制由认知失误模糊道德规范、不合理的道德需要扭曲道德感情和某些削弱道德意志组成。道德冷漠的生成机制即道德冷漠心里蔓延的过程。道德冷漠应及时预防,做到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学校教会个体道德选择、政府建立良好的制度和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关键词:道德冷漠;生成机制;心理蔓延

一、引言

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出现道德冷漠的恶劣事件。类似于扶起倒地老人被讹诈的典型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我们社会道德言行判定标准的重新审视。从小悦悦事件[1]中18名路人的冷漠绕道到江歌案[2]中刘鑫的有意逃避,再到“甘肃庆阳女孩跳楼案件”[3]中民众恶意怂恿,事件在场的人们从“旁观者”发展成了“刽子手”。为什么今天我们的社会中频频出现道德冷漠现象?道德冷漠是如何像瘟神一样蔓延到越来越多人的心里的?

“道德冷漠”是人们从道德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具有“名”与“实”两种性质:其“名”的性质在于指出它是公众对一类现象的总结和评价;其“实”的性质在于指出它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表现。首先,就其“名”的方面而言,这一名词的界定过程中包括了三种基本要素,即评价主体——道德评价者,评价客体——被评价的道德行为者,和评价介体——用何种道德原则去评价,“道德冷漠”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其形成是这三种基本要素同时作用的产物,其中又以评价客体和评价介体为发生作用的主要矛盾,因而对道德冷漠这一现象的分析亦应从后两个基本要素着手进行。其次,就“实”的方面而言,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表现,离不开道德行为者共同的心理特征,正是这种心理特征(或动机)的趋势导致了在场者面对他人困境时采取的几乎相同的做法。那么,这个心理特征是怎样的呢?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分析。最后,道德冷漠与道德的联系在于它作为一种道德行为,立足于道德行为者个人内心的相对道德准则,这显然违背了道德社会性的本质性规定,因而它是站在道德的对立面的,是一种反道德的行为。道德冷漠的形成既有个体本身的原因,也由个体外在的因素导致。它在今天的文明社会中集中爆发,一定有复杂的致因值得我们去深究。接下来我们将在探讨道德行为的一般发生规律基础上剖析道德冷漠逐渐扩散为一种社会病态的过程机制,这种机制的生成即“冷漠”特征在行为者心理蔓延的过程。

二、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过程解析

如果先用影片剪辑的手法来对道德行为者某一固定的道德行为发生过程进行分析,将分解为一帧一帧的画面来看,可以发现道德行为发生是这样一过程:首先道德行为者自身的感觉器官接收到已发生的道德事实形成道德知觉映像,这些“映照”式的信息在个人意识世界里形成道德表象(其运动过程是以其先有的道德认知为基础,在运行的过程受到道德行为者自身的情感和意志以引导方向),而后抽象出行为者个人主观世界的一定水平的理性认识,最终外化为个人的行為。个人从道德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道德行为的运动过程中,品德结构三要素理论的“知”、“情”、“意”都会对最后的“行”起到思维表征的作用。“知”是道德认知,表示的是个人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理解和领悟;“情”是道德情感,是个人在处理这些关系时的判断标准和应该秉持何种原则去处理这些关系的主观态度体验;“意”是在人们从心理和思想的认知到行为的实现这一心理活动的过程。同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互之间以及与道德行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个体道德认知来源于行为者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个人的道德行为;个体道德情感来源于行为者的道德认知,并在道德实践中最终形成;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过程中的最后一环,其表明的是行为者从怎样实现和如何实现的动机决定环节,到克服“困难”的思想执行环节的心理活动过程。三者之间、三者与道德行为之间相互关联、互相依存,共同构成了个体道德行为的整个过程。由此可见,道德冷漠的产生与形成,离不开其道德行为者心理世界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类本质的作用。

三、道德冷漠的生成机制

显然,从上一章的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品德三要素的“知”、“情”、“意”对于道德行为产生的巨大影响,然而,“道德冷漠”这一站在道德对立面的行为在各自的心理要素中具体又是怎样的呢?或言道德冷漠的生成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知混乱冲淡了道德规范

人的道德认知是在对道德本身价值的思考中构建起的,是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人的道德认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个体受教育时期,学校培育了人们勇敢、善良、正直等美德。但人们走上社会后,往往专注于个人的工作、生活,而疏于道德修养,对已习得的道德规范逐渐疏远,道德意识变得淡漠,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倾向。

第一种是片面落入工具理性的倾向。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的中国如同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奋力得吮吸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养分,其中尤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甚。审视西方迈步于前的原因,如马克思韦伯所比较的:“西方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的文明中都不存在理性的化学……历史学……艺术……”[4]自启蒙运动发祥的“理性之光”普照大地,于西方各地、各时期孕育出了不同的思想结晶。理性作为人类特有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5],将人类从“不可知”中解放出来,给予了人类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时,在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渡中,理性指导着人类在自身精神世界中不断重新组合、建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由此外化,产生出改造客观事物的生产工具,进一步突破了人类自身的生理能力限制,最终达到改造世界的目标。但在这种过程中,随着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理性逐渐地物化为人们手中的工具,转变为了一种唯工具至上的“工具理性”,“工具理性主张在所有生活世界中都通过精确算计功利、追求知识的方法来最有效地达到个体目的满足,即使是人也成为功利算计的对象。”[6]工具理性的发展又是与生产力的解放、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不开的,投射到道德领域,其最后表现出的行为除了“道德冷漠”外,更有进一步的诸如暴力、吸毒、酗酒等“人的堕落”。“对大多数人来说,20世纪的工作是非人性化的、令人厌恶的、毫无意义的;社会的大众化使人商品化了;劳动的异化损害了人们之间的友谊、公平与新人,人们互相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了;对商品的崇拜使得人们的生活素然无味,精神变得残缺反常了。”[7]正如“小悦悦”事件中折射出的人性的麻木,血淋淋的惨象直入路人的眼眶但并不能引起他们的震惊和怜悯,路人把他人绝望的跳楼当做了自己内心压抑太久后的自我狂欢、及时行乐,犹如《阿Q正传》中人们围观杀人一样麻木。片面注重工具理性的倾向(唯工具)驱除了“人”本身的存在,“人”的生活过程被物化、被拼凑成为一件件实现目的的工具,在这种畸形的“唯工具论”下,人退化成为单一化目标的感官动物,已失去了对本身存在的思考,更惘论对道德价值的思考和道德规范的认识。

第二种是从一般功利到纯粹利己的倾向。与理性类似,功利是人的一种纯粹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了逻辑、论证、推断,但又与理性不同,因为功利是直接以有用性、现实性为基础的,“是指眼前的物质上的功效和利益”[8]。广义的功利是一种“互利”,强调的是行为者本身及行为相关者以及共同体的利益,行为者本身根据“己”和“他”的利益来考量自身的行为,如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个人的行为结果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狭义的功利则是一种纯粹的“利己”,行为者本身仅仅根据自身的利益来考量自身的行为,比如垄断资本家在进行道德行为时可能是出于生意上的口碑、个人的诚信、公司的名誉或自己精神上的满足与充实,而利己主义者一旦发现如果对普遍道德规则的打破能够使得自身利益更大化,他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打破。道德冷漠行为者在本质上是纯粹利己主义者,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只关心与之相关的切身利益而忽视了自身所负有的社会义务与社会责任。在这一意义上,他们用道德冷漠这一行为割裂了自身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正是由于片面落入工具理性和从一般功利到纯粹利己的两种倾向,道德冷漠的行为承担者只着眼于个人的利益得失,失去了用以对道德本身进行思考的价值理性,进而模糊了已经习得的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最终将道德异化成了自身实现目的的工具。个人也在这两种倾向中沦为了追求“幸福”的运算机器,一旦实现了目的也就没有了目的。

(二)不合理的道德需要扭曲道德情感

个体的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能直接引发道德实践,而个体的道德需要则是道德情感的动力,能直接引发道德情感,因而可以说道德需要是道德心理活动和道德行为的直接源泉和动力。需要是个体处于缺乏状态时体内所进行的一种平衡和自动择取的倾向,即“我想要”。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进而引发对应的行为;同时,需求也来源于且同时受到实践和认识的作用,并在实践和认识中不断变化或者发展,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单方面到多层次的变化趋势。遵循这个思路,道德冷漠这一行为的产生即能够直接归因为行为者非道德或反道德的情感,最终可归因为非道德或反道德的需求。这种道德需要是不合理的,形成这种不合理需要的主观原因来源于个体“怀赏畏罚”的本能,客观原因来源于“赏善罚恶”机制的滞后,因而最终的结果是这种需要的异化和颠倒。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品德高尚的、善良的人往往是众人喜爱的对象,人们会对他进行不同程度——或轻或重,和不同性质——或物质或精神的奖励;而一个品德低劣、不善良的人往往是众人厌恶的对象,人们会对他进行不同程度——或轻或重,和不同性质——或物质或精神的惩罚。久而久之,就这个人本身的心理而言,他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善良的人会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做一个品德低劣、不善良的人不仅不会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反而会受到人们对他的惩罚;同时,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9],人们会逐渐产生出做一个品德高尚、善良的人的道德需要,或言“怀赏畏罚”的需要,这种需要又会直接催生出的“趋赏避罚”的情感成为道德行为的直接动机。而当一个好人过了很久才得到应有的奖励、一个坏人过了很久才得到应有的惩罚成为事实时,许多意志不坚定者就会开始怀疑“赏善罚恶”这一道德奖惩机制的权威性,进而产生了不合理的道德需要,更进一步在面临道德情境时扭曲了自身应有的道德情感,因此无法产生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动机,更惘论进行正确的道德行为了。社会中曝光的扎根山村的教师在垂垂老矣时才得到社会的道德褒奖,以及身居高位的巨贪在多年以后才被绳之以法正是这种心理的事实来源。然而,这种结果的出现只能归结于道德奖惩机制的滞后,却并不能说明这种机制是不存在的,因而除了机制本身需进一步完善其時效性外,更重要的是行为者自身对于道德需求的正确认识和恪守。

(三)自卫本能削弱道德意志

道德冷漠行为背后折射出了行为者内心的麻木、冷漠,是一种“无为之恶”。这种麻木、冷漠与人的本能具有密切的联系。本能来自于遗传,是人自然属性的直接证明。本能作用于道德意志,对于个体从动机确立到行为执行的心理活动具有重大的影响:本能作用的发挥会削弱道德意志对于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控制。道德冷漠也是人的本能发挥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就本能方面而言,道德冷漠机制的生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基本要素。

第一种是个体本能中的“强迫重复原则”。单就人的自然属性而言,本能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感生发占据了先在性的地位(例如饥饿对使人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在现代社会中,有些本能往往被道德规范替代,当人面对一定道德情境时,他所习得的道德规范对其行为起着指导的作用;但如果某一具体的现象给以了人强烈的刺激,其行为的选择所遵循的往往是自身的本能(如汶川地震时范跑跑的行为选择)。对人的本能的认识中,弗洛伊德认为存在着“强迫重复原则”,且这种本能为人的本能中所遵循的第一原则。这种本能不同于生物中积极、创造的本能,其代表的是一种生物的惰性;在这种本能的制约下,人会呈现出不断倒退、不断重复的行为特征。当道德冷漠行为者面临道德情境时,血肉模糊的知觉映像会带给人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无疑是会激起行为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但大部分的行为者在平日里并未有过这种体验,于是这种刺激的结果往往又是突破了他们本身心理防御机制的(普通人往往会感到想要呕吐,这本身就是身体本能控制人的行为的最好例证)。那么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被突破后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人心从各个部分聚集精神能量,以便能为被突破的部分贯注足够的高精神能量……为了保证这种相反精神能量,所有其他的精神系统都处在停顿状态,结果使其余的精神功能大规模瘫痪下来或者遭到了削减。”[10]个体在遭受到强烈的感官刺激、心理防御机制被突破后,给意志以支持的“精神能量”遭到大幅度的削减,于是人们转而执行着本能中的“强迫重复原则”,退化成自我发展的低级阶段,重复着行走这一肌肉记忆,对类似道德情境选择了视而不见。

第二种是群体本能中的“群体精神统一性”,这种本能同样削弱了道德意志。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公民身份外,一个人还具备多种社会角色;他除了隶属于自己的国家外,也可以同时隶属于多种的社会群体。在当下,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所具有的时效性、开放性和隐秘性的特点无疑推动了这种趋势的演化(例如某个网络讨论小组的形成)。对于上述行为“不救”、“不帮”的正当性的讨论亦因为共同的出发点(道德行为者个人的利益)而极易形成一定的社会群体,因此“冷漠共同体”也成为了部分人的一种身份;同时,个人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对群体也具备着情感归属和情感认同[11]。人们因为共同的不道德认知成为了群体,他们在其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从众心理,勒庞将之命名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12]。在这种统一性的影响下,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实则并不是他自己,而是群体中的“无名氏”,或是群体中的一个编号,这种情况下的个人是丧失了自身思辨能力(或许即使存在也对于自己的行为纠正不能够起作用)的。群体意志对个人意志的削弱甚至取代导致了两点结果:第一,每个个人的行为会表现出一致性的特征;第二,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正当的,这即是我们常说的“三人成虎”、“众口烁金”。但如果对这种群体所给予的正当性进行分析,我们又会发现它根本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我欺骗:个人身处群体之中,他的行为因此得以规避惩罚,那么“不救”的行为似乎是正当的。但事实是否如此呢?并非这样,个人行为正当性的直接来源在于被群体“证实”的行为正当性,而这种被群体“证实”的正当性的来源实则在于“法不责众”这一行为结果,这一行为结果就经验来说往往是规避惩罚的;但这并不是说它就是道德的,因为道德本就产生于社会,作用于大众,道德的惩罚因这一本性不会施加于大众,但这只是一种“包容”。既是“包容”,又怎么能说是道德的呢?

四、道德冷漠的预防教育措施

与道德冷漠相对立的是道德敏感,道德敏感性是指在道德情境发生之前个体就已通过道德想象力在心理世界里预设过类似的道德情境并模拟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而道德敏感性的养成则依赖于对道德冷漠的事先预防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包括道德上的他律,也包括个体的道德自律。笔者认为具体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

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正确的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力和必要条件。与冷漠所代表的麻木、无动于衷相反,个体积极的道德情感所代表的是个人所具备的良好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人的本能同情心基础上的。人皆怀有同情心,同情心令我们感受到他人的痛苦之狀,也可以分享别人的快乐之情。我们自身产生的痛苦会激发我们的防御行为,而我们感受到的他人的痛苦则会直接激发我们帮助他人防御的行为。当他人因我们的帮助而消除痛苦后,我们自身所感受到的痛苦也会一同消失。同情心所产生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利他”与“利己”的完美统一,因而是合乎道德的。但有了积极的道德情感是不是就可以杜绝道德冷漠的行为呢?至少可以逐渐减少不良道德行为。另外我们还要借助于下面的三种主要培育途径来消除、抵制道德冷漠情感的蔓延。

(二)学校教育应教会个体道德选择

道德冷漠行为发生与否取决于于个体的道德选择,个体的道德选择则取决于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这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教会个体作为“人”得以生活的技能;第二,教会个体作为“人”得以生活的品德。只具备技能而不具备品德的个体有着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的能力,却解决不了个体价值世界与交往行为之间的冲突,长此以往,最终的结果只有自我意识的毁灭与个体的退化。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他心理和生理逐渐成熟的正是学校,因而学校应教会个体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

(三)政府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

所谓制度保障是指建立对道德行为的公正赏罚制度,奖励善举之人,使善有善报;惩罚恶行之人,使恶得恶报。以达到用明确的价值导向来示范世人。古人以“絜矩之道”代指道德上的规范。“絜矩”是用来画图的工具,“絜矩”作为参照物使得线得以成面、面得以立体。放之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规矩是平衡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冲突的关键。只有规矩制定了,才有价值判断所参照的尺度,公平才得以存在,因而制度存在的直接目的在于对人道德行为的约束,根本目的则在于对每个个人利益的保障。就道德冷漠而言,良好制度的制定能明确这种行为的性质;就正确的道德行为而言,良好制度的制定又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四)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预防道德冷漠出现的措施亦应在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营造上下工夫。社会舆论氛围是道德个体品质形成三要素之环境的重要部分,它对于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充满正能量的舆论氛围能导致“润物细无声”的正向引导作用,而糟糕的舆论观点则能会导致“温水煮青蛙”的负面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即是充分利用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同时,这种良好氛围的营造也能对于个体起到再教育的作用,可以巩固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积极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形成对个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双重保障。

参考文献:

[1] 沈海平.小悦悦式悲剧何以再度重演[N].检察日报,2017-06-14(007).

[2] 文峰.江歌案,法律道义与责任的交织事件[N].长沙晚报,2017-11-17(007).

[3] 何勇.用法律倒逼围观起哄者流淌出道德血液[N].中国妇女报,2018-06-27(005).

[4]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马奇炎,陈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6.

[5]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夏征农,陈至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1350.

[6] 喻学林.道德教育应培养道德主体的交往理性[J].教育科学研究,2014.

[7] 唐爱民.20世纪西方思潮与道德教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69.

[8] 辞海:第六版彩图本[M].夏征农,陈至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72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206.

[10] 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36-37.

[11] 申平玉,刘永恒.组织认同的概念界定、理论观点和形成机制综述[J].商业经济研究,2016.

[12]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10.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构建
警察腐败生成机制及防治对策研究
试论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的内在生成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情感催生权威:小学教师权威的生成机制探索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商科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生成机制研究
神奇婚姻故事深层叙事程式探析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