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战明 王宇飞 林凌
摘 要: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紧跟媒介发展趋势先后开通了气象官方微博,不断扩展气象信息的发布渠道,以此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官方微博发展至今,集受众知情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情导控功能、民意互动功能、科普宣传功能为一体,丰富完善了公众气象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提高了防灾减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气象;官方微博;防灾减灾;功能探究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1-0023-02
一、引 言
官方微博是政民互动和服务的线上延伸,是政府机构利用新媒体的执政资源推进政务工作的通道。官方微博从2011年井喷式发展至今日趋成熟完善,仍是我国互联网舆论场中最具传播活力和话题深度的平台之一。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经过认证的官方微博达到17.58万个,微博成为国内最大的政务新媒体平台。因此,微博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政府网络问政、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的重要平台[1]。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暴雨、台风、寒潮、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频发,严重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气象官方微博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信息传播渠道的补充和延伸,丰富完善了公众气象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并带来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目前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均已开通气象官方微博,以弥补传统媒体气象信息时效性、交互性的不足。时至今日,气象官方微博已不再是粘贴气象公报的“公告栏”,更兼备多种功能,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2018年福州地区重大气象灾害中的典型事件,探究气象官方微博在防御重大气象灾害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二、气象官方微博在防灾减灾中的功能
1.受众知情功能
“社会知情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知悉其所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了解社会发展变化的权利”[2]。微博具有强大的传播效力,在灾害性天气可能影响或即将影响或已经影响的各个阶段,公众往往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所处的环境变化对自身的影响,也更急切地想要了解情况和表达意见。气象官方微博作为气象信息的发布平台之一,是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在防灾减灾中获取消息的可靠来源和科学依据。气象官方微博及时、准确地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既是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体现。正是气象部门与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公开、透明、及时的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了受众知情功能,促使公众在灾害性天气中对其感兴趣和关注的话题进一步跟进,优化气象信息传播质量和传播效果,并为有效互动建立良好基础。
2.信息传播功能
各级气象部门作为党委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气象参谋,及时发布和提供各类预报预警信息,同时通过气象微博向广大民众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不仅方便了民众,也使他们根据灾害性天气信息及时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例如,在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影响期间,作为福州市气象局唯一的官方微博“福州气象”发挥其权威优势,在台风影响的不同阶段,第一时间发布或变更台风预警信号,使广大民众能够及时查看台风消息,并采取相应的自救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舆情导控功能
在传统媒体时代,政府部门对于舆论的控制和引导相对较为容易,但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网络的开放性和传播力给政府部门引导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气象官方微博,在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如何运用微博平台进行舆论风向引导、社会情绪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非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网站、账号、平台迅速兴起,便捷多样的信息传播渠道让抓人眼球的“气象谣言”裂变式扩散,误导广大受众,尤其在灾害性天气和重大特殊节日,谣言的危害性更大,严重影响着气象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例如,2018年高考前夕,“台风可能生成并在高考期间给福州带来暴雨”的谣言在“福州全接触”微博平台上传播,一时间引起了很多考生和家长的恐慌,实际上台风仅是“即将生成”的状态,根据各级气象部门的预报,未来也不会给福州带来太大影响。面对此次气象谣言,“福州气象”主动发挥舆情导控功能,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平台发声,明确指出台风即将生成,但主要影响广东省及海南省一带,福州的考生无需恐慌,可安心备考,并在官方微博严肃指斥该平台已经连续两周发布气象谣言,严重误导广大考生,已违反《气象法》《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抢占首发权进行辟谣保障了广大考生家长的切实利益,体现了“福州气象”作为气象官方微博在出现舆论危机时对舆论主导权的良好把控,并用专业知识及时发声,积极回应网友的质疑和困惑,让公众了解真相、疏导情绪,既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又充分发挥权威优势,抑制和肃清网络谣言,引导公众免受谣言誤导,维护了气象部门的公信力,稳定了社会秩序。
4.民意互动功能
传统媒体盛行的时代,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是“我说你听”的关系。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后,微博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自由性、交互性等特点的社会化媒体,为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提供了优质的互动交流渠道。灾害性天气影响期间,公众比往常都更加关注天气动态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其参与度、互动性空前提高。社会的良性发展要求信息对称[3],气象官方微博积极反馈和回应有利于加强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进沟通交流的距离,有利于消除疑问、疏导情绪,使气象部门与广大民众之间的信息达到相对对称。面对灾害性天气,气象官方微博除了及时、准确地发布消息动态之外,更应正视民众反馈意见对气象服务的倒逼作用,有效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释放社会焦虑。
5.科普宣传功能
灾害性天气往往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损失严重。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气象部门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报各类灾害性天气,并及时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也通过气象官方微博这一传播媒介向广大民众推送气象信息。同时,在气象官方微博上发送科普知识,能使广大民众充分了解各类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掌握防御手段,从而真正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例如,2018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影响期间,福州气象官方微博高频次推送“台风来了怎么办”“台风防御指南”“台风来了如何避险”“台风预警发布后,我们怎么办”“台风天气用电须知”“我国史上最强的台风有哪些”等一系列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图文视频,在及时准确告知台风动态的同时,利用生动直观的科普素材,发挥科普宣传功能,提醒市民积极做好防御准备。
三、结 语
政务微博的出现是基于现实的存在而存在的,它的最本质功能还是“政务”而不是微博[4],微博只是政务实施的技术载体[5],脱离了交互性的气象官方微博只能称为气象信息公告栏。作为新媒体下信息传播的意见或讨论领袖,气象官方微博发展至今已日渐完善、成熟,并在重大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气象官方微博除了日常预警预报信息的发布外,还应充分利用微博平台的优势,积极与受众良性互动,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锐,谢耘耕.中国政务微博运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编辑之友,2012(7).
[2] 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05.
[3] 曹劲松.政府机构微博与官民交流创新[J].现代传播,2011(5).
[4] 王首程.警惕政务“微博‘痴呆症”[J].人民论坛,2012(4)上:50-51.
[5] 王国华,魏程瑞,杨腾飞.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研究——以上海踩踏事件中的@上海发布为例[J].情报杂志,2015(4).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