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美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作为一门强调护理实践的科目,护理管理学综合了管理学的常识、方法和技术[1]。护理管理学理论知识零散、琐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传统的以讲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该课的教学需要。对于管理理论基础不扎实抑或是缺乏临床管理经历的学生而言,护理管理学一课相对抽象。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该课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最后将顺利通过考试作为学习目的,产生为考试而学的厌烦心理。
参与式教学法源自英国,是近20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型授课方式[2]。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法强调团队合作,具有主体性、全面性和平等性等诸多特点[3]。授课方式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灵活性强,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师生之间的教学效果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促进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基于此,本研究以23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法引入护理管理学课堂,通过调查问卷、临床体验和小组汇报等方式,研究该方法对于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同时了解学生对于该教学方式的态度,具体结果如下。
2018~2019学年有《护理管理学》课程的234名2018级护理专业本科生,男女学生比例为19:215,最低年龄为19岁,最高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20.45±0.86岁。
1.2.1 教学方法
①在课程的前两周方法某个章节的有关问题。将班级学生划分成5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亲到临床科室就有关问题展开调查,后期整理收集的资料,书面形式进行总结、报告,并制作PPT汇报成果。要求: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医院、科室不限;PPT汇报时间不得超过10 min;每个小组提交的书面报告是平时成绩的考察依据。
②调查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章节为例):⑴医院或者科室对护士的绩效考核方式?具体的考核内容包括哪些方面?⑵护士的培训方式有哪些?培训效果如何?⑶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③上课时,老师先用5~8 min的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进行小组汇报。
1.2.2 评价方法
①现场评价:通过教师点评和同学互评的方式对此次调研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资料的查找、小组分工、制作PPT和PPT汇报四个方面。最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宣布评分结果,表扬在此次调研中表现不错的小组。本次成绩占期末考核成绩的5%。
②问卷调查:制备包括5个相关问题和2个开放性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该教学方式的态度和建议。发放问卷234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
63.60%的学生对该教学方式表示赞同,84.21%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自信心得到提高或者富有成就感,一半以上的学生由于集体荣誉感而积极参与到本课程学习,46.93%的学生认为护理管理学这门课真实、具体,详情见下表1。
表1 学生对于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法的态度[n(%)]
参与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收集资料,了解之后要学习的知识,而不是传统的将现有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4]。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为课程目的,充分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的参与精神,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气氛。
护理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与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不同领域的人共事[5],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生可以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想法、经验以及收获,取长补短,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弥补,并从中领悟到合作的重要性。亲自到临床体验、与他人沟通请教、查找文献、制作PPT和书写报告,整个过程均是学生独立进行,由于害怕准备不充分、不及时而影响到小组成绩,大多数学生都会在课前积极翻阅资料,增强学习效果。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该教学方式,自身的文献搜索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6]。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民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素质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反映教学效果的、对学生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综合。分组汇报参与式教学与传统的授课方式区别主要在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面对许许多多的问题,状况频发,这就对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挑战,与学生一起面对挑战。所以,教师在教学前期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应对问题、组织、创新、教学等能力,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