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外相比,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比较短,只有10年的历史,却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根据历年招生统计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今,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迅猛,尤其是2015年,全国各高校硕士生的招生规模达到57.54 万人。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人数约为32.17 万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约为25.37 万人。两者相互比较,专业硕士占总比接近44%,专硕与学硕两项招生规模达到基本平衡。在2016—2017年期间,专业硕士的扩招规模趋势力度明显加大,但规模的过快发展,势必造成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的失衡,造成高校现有的培养条件不能满足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的状况。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第一,培养方式的趋同性,培养方式走不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束缚;第二,培养资源不能满足实践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学资金、基地建设、政策法规等硬性资源的缺乏制约了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第三,教学内容、教学师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缺乏妨碍了学生应用能力、技术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职业性,这个特征需要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加以实现[1]。因此,加强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开始致力于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完善。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本质上是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壁垒,以期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并为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提供多样化的人才资源。同时,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政策调整等,传统高校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毕业生实际能力的需要。传统教学培养模式的单一型、学术型、科研型特点,与现实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实践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因此,高校教学和学生培养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导向性,要以服务社会、发展企业的目标导向作为依托,有针对性地根据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和内容,减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位。
传统教学模式中更多地是注重学术理论的研究,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不合理的问题尤为突出。例如,研究生在校学习的课程知识与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就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加之高校教师长期以来受教学模式和经验积累的教条僵化、思维固化等影响,难易实现教学改革的创新变化。如果教师只是把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推导上,而没有进一步解释讲解如何将理论进行实践应用,知识的辐射涵盖面就会狭窄,学生格局就会受限,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企业生产的需要,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更加倾向于工程制造和工程师人才的选拔培养。因此,由理论指导向技术实践过渡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到场地、资金、实验设备、师资力量、教师经验等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实践课程大纲不能有效落实,课程的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论证检验。在缺乏开展实践课程教学的条件下,高校便不能准确把握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也不能判定和考核教学质量和效果。
由于近些年来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过快,且有许多新兴专业的原因,很多考生对其的认识尚属于模糊化阶段,对专业性质、就业方向、研究内容和职业规划前景等信息均不明确掌握,甚至感到较为迷茫。同时,高校对于这方面的教学资源配置也不均衡,用人单位和企业对于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鉴定也还不敏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得到的社会和企业认可度并不太高。很多考生在上学期间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没有明确的就业意愿或深入的研究方向,存在为了考研而考研的盲从思想。当他们被招录成为全日制专业研究生后,多数是服从调剂,或走免试推荐的渠道,而并非是招生单位想要的最佳生源。因此,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习基础也较为薄弱[3]。
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在校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是授课客体,评估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唯一标准,是根据学生们的学期考试成绩来判定,这就导致了教学主体不明确,本末倒置,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上。教师机械性地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学生无条件地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在导师包办教学的模式下,师生之间缺乏学术交流的渠道,缺少平等沟通的平台,使得学生不能有效辨别知识真伪,也不能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
此外,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大纲有约80%—90%教学内容与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内容趋同,过度地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培养全方位应用型技术人才。合理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大纲设置应尊奉以理论教学为辅、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教学理念。目前,已经有部分理工科院校实现了“理论+实践”的双培养通道。即,在校学习理论,到实习岗位进行实践应用,并且通过资金保障设立双导师制度。这样,学生的学业可通过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学习与考核,以此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技术人才[4]。然而,尚有许多院校未意识到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仍然固守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
若要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培养实践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必须形成一套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即,围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规划实践教学计划时,将形式多样化的实践环节融入教学环节之中而形成的“学以致用”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不同于以往把实践教学体系各构成要素作为单一并列的关系,本研究以“职业能力”作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逻辑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构建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5](见图1)。
图1 实践教学体系模块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应该从理念创新开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要着眼于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更要从开学第一课开始就要让学生选定研究方向和未来职业规划,明确未来投身的行业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依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行业特点,紧扣发展主题,科学合理地设置适用学生能力发展需要的课程。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判别能力,以及开拓思维后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应该逐步完善建立针对应用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并将其与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区别开来。例如,每门专业课程必须配套有匹配的实践环节课程,便于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理论及时融入到实践中去。同时,要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学习,推广不同学科之间学分互相认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于实践应用的体验感官,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点带入情景案例,强化学生的真实感受[6]。大量实践证明,通过对案例的深刻剖析,以前人之鉴,不仅可以释疑解惑,而且可以通过此进行创新驱动训练。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案例教学是以教学目的为导向,导入学习任务,结合案例中的疑点、难点,向学生阐释说明并开发其思维。从教学过程来说,首先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重新制定解决方案,模拟解决效果,提出不同预案和思路;其次是要通过同学之间的探讨和相互交流,不断完善各自方案,并从中吸收他人思想观点,进行自我提升;再次,要求同学间相互论证其方案,判断各自特点及优劣,并最终实现学生的主体观点,完成教学目标。
山西大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养、重创新”的办学理念为基础,采取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方式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2016年以来,机电工程学院先后与大齿集团、上海昌硕、江苏可胜、湖北定颖等企业签订“3+1”人才培养协议,初步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一个优化”,优化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两个管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目标管理;“三个系统”,构建学校、学院、实习基地三级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质量监督系统,形成由企业、学校、学生等多层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机电工程学院每年选拔200 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践路径来说,形成了以专业思维转变为导向的精神路径、以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的办学路径、以政产学研联动平台为依托的办院路径、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关键的检验和再改进路径、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为关键的保障路径,并通过这五个维度的实践路径互相配合,最终构建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体系[7]。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完善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体系,需要构建以优秀导师为主体的评估架构,即由校内导师组和企业导师组构成的综合鉴定团队。为了丰富其内涵,并达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可设置主副导师制度,一个决策,一个监督,对学生全方位评估。同时,在专业选择、理论教学、实践研究、开设课题、论文答辩、就业选择、职业规划、应聘培训等全流程进行跟踪式过程培训。任何一个环节均可以设置学分制,或者单独建立评估方案。对评估得分较低的项目及时查找原因,进行针对性辅导,以期补足短板。
完善的考核机制不仅能够客观科学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状态,而且有利于促进师生面对评估考核结果查找差距,找寻不足,从而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提升。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性质与学习目的,不能单纯考核其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更要综合考核其实践素质和创新能力。但基于现实教学状况,此项考核尚为薄弱,体系并不健全。因此,建议将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考核纯理论掌握情况,称为“理论考核”;第二部分考核实践应用能力,即评估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的灵活度,称为“理论—实践”考核。以此,综合分析、评价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专业硕士研究生由学校到企业的平稳过渡与提早适应。
“好玉还需细雕”,培养高素质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打造高水平的导师团队。首先要通过内部强化的途径,选拔优秀教师公派外出留学,或者进入其他高校进行交流深造,与国内相关高校构建长期合作机制,便于教育经验的沟通交流。其次,通过外部吸收的途径,借助合作机制搭建的平台聘请其他高校的教师来校传授教学经验和指导硕士生学业。第三,通过校企间合作,构建平台,吸收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或高级工程师到校指导教学,提升提升学生的专业就业期望,进一步明确其发展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