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汉阳
(镇江新区新东方口腔诊所,江苏 镇江 212000)
隐裂性牙髓炎属临床多发口腔疾病,发病初期患者牙齿存在细小裂纹,无典型临床症状,确诊率较低[1]。随病情进展可导致裂纹逐步扩大,并深入患者牙本质,导致咬合不适感及冷热刺激性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合并牙髓炎。临床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常规法方案为根管治疗,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法患者需多次就诊,感染发生率较高[2]。一次性根管治疗法属隐裂性牙髓炎治疗的全新方案,关于其临床应用效果尚需深入探究分析。本研究统计分析我院患者各项基本资料,研究不同根管治疗方案应用于隐裂性牙髓炎治疗的相关问题。
研究样本来源为2018年11月—2019年12月本诊所收治72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以治疗方案差异为分组依据,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全部患者经口腔基础性检查均确诊为隐裂性牙髓炎,且对研究相关内容知情同意。汇总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男女性别比值22:14,年龄区间范围值22~57岁,均数(39.62±2.58)岁,慢性牙髓炎20例,急性牙髓炎16例。对照组男女性别比值20:16,年龄区间范围值23~55岁,均数(39.68±2.51)岁,慢性牙髓炎19例,急性牙髓炎17例,基本资料差异对本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P>0.05)。
术前医师拍摄两组患者口腔X 线片,观察根管方向、数目,评估患者是否合并根尖周病变、根折、根裂等病变。对照组患者行多次根管治疗,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为有效保护患牙,降低咬合,并制备患牙带环。规范化完成开髓及拔髓等基础操作,暂封CP棉球。间隔7 d复诊,测定根管准确长度,并利用手用根管锉与机用锉完成根管预备,暂封CP棉球。间隔7 d复诊,如患者具备填充根管指征,无自觉不适症状,采用大锥度牙胶侧压法及根管糊剂完成根管填充。
研究组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为有效保护患牙,降低咬合,并制备患牙带环。规范化完成开髓及拔髓等操作,并测定根管长度,采用手用根管锉与机用锉完成根管预备。利用次氯酸钠(3%)与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干燥根管后采用大锥度牙胶侧压法及根管糊剂完成根管填充。两组患者术后均拍摄口腔X线片,恰填后采用光固化树脂对窝洞实施填充操作(水门汀垫底),去除带环后实施全冠修复治疗。
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临床疗效。治疗显效标准为无牙龈红肿及叩击疼痛,咀嚼功能正常。治疗有效标准为无牙龈红肿,存在轻度叩击痛,咬合存在轻微不适感,其他情况属无效。
治疗后7 d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VAS评分为标准,超8分为重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0分为无痛,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属发生疼痛。
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x2,如P<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两组远期疗效,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远期疗效(n,%)
对比两组疼痛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远期疗效(n,%)
牙隐裂患者病情变化复杂,发病初期隐裂细小,无典型临床症状,随隐裂加深,可导致自发性疼痛,并可合并根尖周炎、牙髓坏死、牙髓炎等口腔疾病。牙隐裂如累及牙髓,即为隐裂性牙髓炎,需及时行根管治疗[3]。
总结分析本研究数据,研究组患者术后6个月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7 d疼痛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接近,可认为隐裂性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远期疗效更佳。常规根管治疗模式下,患者需多次就诊,治疗周期约为1个月[4]。隐裂性牙髓炎患者病变多累及牙本质及髓腔等区域,多次行封药治疗可导致唾液经牙冠裂隙区域进入髓腔内部,进而导致感染发生率显著升高,且患牙折裂风险较大。一次性根管治疗属全新的根管治疗模式,根管预备、消毒及填充等操作一次性完成,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进而降低感染及患牙折裂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可最大程度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并减轻医师工作量[5]。
疼痛属根管治疗期间常见合并症,诱发疼痛的原因与无菌操作、是否恰填、填充材料等相关。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疼痛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为部分急性期患者感染症状较为严重,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缺乏缓解症状周期,继而导致术后疼痛。为有效降低疼痛发生率,医师需严格把握一次性根管治疗适应症,确保无菌操作,合理选择充填材料。
由此可知,隐裂性牙髓炎治疗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