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是一座江滨古县城,城镇沿江而建。东与石屏县毗邻,南与红河县相连,西与墨江县接壤,北与新平县紧邻。国土面积2858 平方公里。地处昆曼国际大通道、楚河经济干线交汇处,距省会昆明220 公里,距玉溪市区130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81 平方公里,城镇人口7.79 万人,城镇化率达40.9%。共有5 乡2 镇3 街道:澧江街道、红河街道、甘庄街道、曼来镇、因远镇、羊街乡、那诺乡、洼垤乡、咪哩乡、龙潭乡。
元江地势西北偏高,东南稍低。境内山坝相间,最高海拔2580 米,最低海拔327 米,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山区温凉,年平均气温14.4℃,四季分明;坝区炎热,年平均气温23.8℃,终年无霜,有“天然温室”和“红河谷中太阳城”之赞誉。
元江县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发展潜力大。资源优势:全县现已探明有镍、金、铜、铁、石膏、蛇纹石等21 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储藏,其中元江镍矿属全国第二大矿床,镍金属储量53.1 万吨;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1.39 万千瓦,已建成25 座小水电站,年发电量3 亿千瓦时,是全国首批100 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城之一。生物优势。元江的高山、大河、谷地孕育了元江多样性的丰富动植物类型生态系统。这里自由生长着226 科1081属2390 多种野生植物,其中包含桫椤、云南苏铁、心叶蚬木、榉树等12 种孑遗古老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这里还是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天堂,有589 种脊椎动物栖息。其中,有以冠斑犀鸟、白腹锦鸡、白鹇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4 种,有以蜂猴、倭蜂猴、黑熊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哺乳动物28 种,有以巨蜥、蟒蛇、红瘰疣螈等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两栖及爬行动物7种。气候优势:元江位于干热的云南河谷地区,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温,全年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高达24 度左右,是我国最酷热的地区之一。元江利用气候优势,积极种植开发以芒果、火龙果、青枣、芦荟、甘蔗、茉莉花为代表的高品质热带优质水果和花卉,目前,元江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芦荟种植加工基地、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全国第二大和全省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加工基地。人文优势:这里有3000 年前的它克崖画;2000 年前的青铜文化;滇中四杰之一的马汝为“字压两江”;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驻跸天宝山大明庵;元江土知府那松抗清举家自焚的壮举;石屏总兵许名臣莲池殉难的事件;佛海居士孙乐在洼垤留下的“古洞藏云”墨迹;咪哩王李和才弃暗投明的传奇人生;解放云南最后一仗辉煌战果;声名远扬的明代古书院龙池书院;昆明金殿前元江府制的七星铜旗等等。还有元江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灿烂文化,都是元江独有的文化优势。旅游优势:元江是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具有丰富多彩、多元独特的民族文化,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每年都举办金芒果文化旅游节、梯田人家喍奢扎活动、哈尼狂欢十月年、彝族火把节、傣族蒙面情歌节、花街节、苗族花山节、白族三月会米干节等等一系列特色节庆活动,做到了从县到乡,乡乡有节庆,月月有节日。加之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 项,省级“非遗”3 项,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 个,市级“非遗”24 项,这些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在世人面前展现了元江独有的魅力。
哈尼十月年“长街宴” 倪金华 摄
高山水库群 王建福 摄
气候条件优势 吕和义 摄
40 年来,元江县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1995 年,元江县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模范县”称号;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经济先进县”称号;1998 年9 月,元江县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1999 年,元江县荣获教育部颁发的“中华扫盲奖”。2011 年 5 月23 日,文化部正式批准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 年,经国务院批准,元江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 年 2 月28 日,在北京召开的表彰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会议上,元江县曼来镇大中型水库移民新村石脚地村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2016 年1 月27 日,县司法局被司法部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评为“2015 年度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7 年10 月27 日,元江县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县城”荣誉称号。2018 年3 月7 日,元江县被国家信访局评为2017 年度信访工作“三无”县,是玉溪市唯一荣获此称号的县(区)。2018 年11 月28 日,元江县广播电视台获得“改革开放四十年全国百佳县级广播电视台”称号。2020 年7 月29 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 周期国家卫生县城(乡镇)的决定》,元江县榜上有名,已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