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雷 陈超 编辑/章蔓菁
在当下逆全球化思潮汹涌、地区冲突不断、系统性风险蔓延肆虐的国际大环境下,“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了来自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阻挠与挑战。对于广大中资企业而言,亟需迎难而上,通过不断提升供给侧的创新能力以及供给能力的完备性与抗风险性,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这其中,股权资本大有可为。中资企业可充分发挥股权资本的潜力与优势,不断提升供给侧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质量发展。
对着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的中资企业而言,股权资本大有可为。相较于债权投资,股权投资更强调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不要求被投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或者抵押,也没有定期现金支付的要求,能够与被投资人建立共生共荣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为供给端的研发、产业链的建设提供中长期的资金支持,股权资本能够推动企业不断提升供给侧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继而在促进企业国内产能转型升级的同时,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入融合、互相协同的经济生态体系,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科依托股权资本助力“一带一路”双循环
实务中,股权资本无论是在公司层面还是在项目层面,均有较大的施展空间。不少“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往往会面临下述困扰:“一带一路”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和回报期限较长、汇率风险与国别风险较高,同时企业又因受债务杠杆的约束,亟需在债权融资的基础上拓宽资金来源,优化财务结构。此时,中长期的股权投资基金能够起到压舱石的增信和杠杆作用。通过引入股权资本,企业不仅得以增厚股本,优化资本结构,撬动更多的贷款进入,同时还可通过社会化的股权资本来改善公司治理,并借助知名股权投资机构的良好声誉,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国际订单和融资支持。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项目的投融资上,股权投资可以发挥以中长期投资为主的特点,通过强调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有效撬动各类风险偏好属性的资金共同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境内外多元化投资者深入开展合作,推动项目投融资不断创新。近年来,“一带一路”股权投资机构的数量和种类不断丰富(见附表),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牢固的支撑。
为不断提升自身在供给侧的创新能力,加快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业务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在股权资本的应用上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称“中国电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中国电科通过充分挖掘股权资本的潜力,推动自身的“一带一路”业务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其实践与经验,为其他有意探索股权资本运作的中资企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0年8月,中国电科和土耳其Kalyon集团合作建设的500MW光伏产业园项目落成典礼在安卡拉举行。随着项目投产,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下属子公司)将正式向土方交付涵盖拉晶、切片、电池、组件的500MW全产业链交钥匙工程,并提供配套的工艺技术、人员培训。该项目成体系地带动了国产设备走出国门,同时推动了土方的光伏产能提升了约10%,成为土耳其第一个具备太阳能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项目。该项目还标志着土耳其拥有了完全自主的光伏生产线,从而可有效降低该国对外国清洁能源的依赖,为土耳其的能源独立、新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就业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一大重要原因便是中国电科对股权资本的潜力进行了深入挖掘,并以此进一步提升了优势产能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具体而言,中国电科围绕股权资本运作,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为实现自主研发光伏装备,建立新一代光伏装备验证线,保持设备及产线的先进性,中国电科以新能源产品板块的核心企业为主体,集中新能源产品板块的优势产能与资源,着力打造新能源事业资本运作板块(见附图)。在具体实现路径上,以社会化股权资本为抓手,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包括电科投资公司、研投基金、开发性股权基金、地方性股权投资基金等在内的市场化股权资本,以此改善公司治理,实行员工精准激励,优化体制机制。(2)充分发挥资本运作的优势,推动股权投资与项目投资两级联动形成合力,协同推进产业投资。为打造“一带一路”双循环,中国电科积极探索“产业-研发-金融”三位一体的新范式,充分发挥研究所和产业化平台各自的优势:研究所聚焦于风险性高、投入周期长的基础性产业研究;产业化平台则主要吸引股权投资,通过发挥激励一致性的优势,突破产业化瓶颈,着力实现研究成果的资本化和产业化。(3)通过合格投资者长期合作计划,与行业内的知名股权投资机构、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同组建投资公司、发起基金等方式,基金投资、直投和跟投方式并举,国内国外投资联动,建立多地域、多策略、多层次的投资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优化投资收益。(4)注重发挥绿色金融优势,在土耳其当地严格按照ESG原则(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开展建设与投资,注重与当地经济、当地社区共同发展。这样的投资理念不仅没有影响财务表现,而且还在疫情肆虐的土耳其帮助企业实现了逆势上行,获得了良好声誉和更强的客户黏性,在有效提升项目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给投资人带来了超额的投资回报。
参与一带一路股权投资的机构类别
要充分发挥股权资本优势,打造“一带一路”双循环、“产业-研发-金融”高质量发展新范式,需要结合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和产业条件,进一步发挥市场化股权投资机构的作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积极有效地开展股权投资,以此促进供给侧的质量变革和结构变革。
对于企业而言,其在引入股权资本时,应做到总体谋划与重点聚焦相结合,做好战略布局,聚焦重点投资领域,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以此加快构建完整、稳定的产业链体系,打造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和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夯实中国制造供给能力和竞争力的根基。与此同时,企业应着重发挥股权资本在产业资源、行业经验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借助股权资本的力量来拓展市场,做好全球对标和引入最佳实践;同时,积极优化组织结构,再造和优化组织流程,完善激励机制,凝聚人才队伍。
对于股权资本而言,应主动匹配企业的融资需求,进一步激发其发展活力。股权资本应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及重点区域,与企业建立长期创新友好型合作关系。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中,股权资本可在“一带一路”合作基础条件较好的行业与区域,围绕重点领域的供应链,加快产业、金融、研发、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集聚共享,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加快拓展应用领域,培育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提升中资企业的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股权资本应着眼于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重构过程中补短修长,支持企业通过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建立合资公司“走出去”等方式来加速科技创新,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将提升企业服务全球需求的供给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支持中资企业形成产业、研发、金融相互支撑、相互衔接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此外,为提升股权资本运营效率,股权投资机构在融资端应科学设置股权投资的商务条件,完善对管理人的考核制度,优化基金结构与投资策略,以吸引更多有耐心的长期资金和成熟的机构投资人成为产业资本的出资人。在投资端,则应严格商业计划管理与管理层的市场化考核,进一步强化投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