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语境下大学新闻评论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2020-02-01 14:13张瓅尹李沁柯
新闻前哨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受访者媒介大学生

◎张瓅尹 李沁柯

纸媒时代确立的新闻评论教学体系深受纸本阅读方式的影响,将评论文章撰写当作教学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媒体渠道的挑战,使“冷媒介与热媒介”理论视域下“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的状态凸显出来,使这种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新闻评论作为应用新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下社会全面共筑社会主流价值观,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的社会功能诉求下,理应认真的检视问题之所在,以期进行针对性的革新。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接触新闻评论和发表新闻评论的行为以及内在动因,我们选取了武汉6所985和211大学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48份。调研结果对大学生接触新闻评论的习惯、对当前评论产品的内容评价以及个人参与新闻评论活动的情况等方面都呈现出很有价值的结论。

一、大学生新闻评论接触习惯

本次调查选取的6所高校分别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群体为主要受访对象,占比89%,此外,46名硕士研究生与14名博士研究生也同时参与调查。此次研究的受访者群体有效覆盖了大学教育的各个学科分类,人文社科类占65%成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而来自工程技术类、自然科学类、医药科学类、农业科学类学科的大学生则有效保证了研究样本的多样性与代表性。

1.相关数据及结论

接触渠道:接触新闻评论的渠道多样化,移动终端为最主要渠道。

89.6%的受访者通过移动端阅读新闻评论,95.6%的受访者通过网络渠道阅读新闻评论,而只有不足5%的受访者通过电台、报纸或电视接触新闻评论。(如图1)

阅读频率及动因:三成受访者有每日阅读新闻评论的习惯,阅读动因多为个人兴趣话题。

33%的受访者已形成每日阅读新闻评论的阅读习惯,50%的受访者尚未形成阅读新闻评论作品的阅读习惯,其阅读新闻作品的动因大多是因为文章话题与个人兴趣相契合。79%受访者阅读新闻评论作品的时间在其媒介接触时间的占比超过10%。

图1

2.结论分析——内容受制于渠道,新闻评论教育需要舆论场“入场”意识

基于调研呈现的现实,当下年轻人的媒介接触主要以手机类的移动终端为主要载体,跨媒介、跨媒体的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新闻评论教学必须适应这种媒介接触形态,培养专业评论人才进入移动互联舆论场,以促进优质评论的“在场”。

评论教育现有的“场外徘徊”,割裂了评论教育和评论实践,而评论观点必须通过有形的传播渠道,才能更好地感染受众。评论教育迫切需要联接新的传播渠道,让大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就培养出积极的“入场”意识,才能使他们所学习的评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并产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良性循环。

二、大学生对当前评论产品的内容评价

1.相关数据及结论

话题偏好:社会民生(293人选择)、娱乐(284人选择)、国际事务(204人选择)为大学生最偏好的三类话题。

媒体偏好:受访大学生未呈现出对于官方媒体(251人选择)、民营媒体(258人选择)、自媒体(271人选择)等不同媒体主体的明显偏好,评论内容本身是其选择阅读的重要依据。

栏目偏好:大学生对于评论栏目的偏好呈多样性。

关于比较偏爱的新闻评论栏目,在523份问卷中有285人没有偏好,238人填写了偏爱的新闻评论栏目。对有效样本进行词频分析得到:电视新闻栏目在受访者群体中知晓度最高;此外受访者对商业媒体、官方媒体的网络端整体偏好程度高;而种类繁多的自媒体则有效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新闻评论接触需求。

质量评价:受访大学生对当前媒体新闻评论的质量基本满意,普遍认为有待提高。

就新闻评论作品质量而言,本次调查以选题、观点质量、论证过程三个维度进行评判,以三分为基本满意的临界点,绝大数受访者对目前新闻评论作品的质量持基本满意态度,但仅有少数受访者对这些维度给予满分评价,这表明当前新闻评论作品精品缺乏。此外,有85.28%与87.95%的受访者分别认为新闻评论作品对自己认知事件产生影响,对自己看待社会问题有启发,这表明新闻评论作品作为观点传达的载体会对读者社会认知与态度的转变产生效用。(如图2)

图2

2.结论分析——“内容为王”依旧成立,跨媒介的优质评论内容生产是评论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

调查结果呈现出来,受访者在对评论内容进行选择与接触时,并没有明显的媒体与栏目偏好,而话题与内容质量是选择阅览与否的重要依据。这进一步印证了“内容为王”在评论产品的传播中依然成立,优质内容是吸引用户的重要条件。

三、大学生个人参与新闻评论活动的情况

1.相关数据及结论

个人发表评论情况:极少数大学生会主动发表评论。只有4%的受访者在阅读新闻评论时会经常反馈自己的观点,而有37%的受访者从未反馈自己的观点。发表评论的动因:表达观点与话题触动是个人发表评论的主要动因。

在少数发布过新闻评论作品的受访者中,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与话题触动是受访者选择发布评论作品的主要原因,而出于非理性诉求----情绪发泄发布新闻评论作品只占发布动因的少部分。而客观条件限制是个人不发表评论的主要原因。

2.结论分析——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呼唤融媒体矩阵中的全方位教学激励机制

在受访学生中,仅4%的学生发表过新闻评论,这一方面表明当下参与公众言论的学生为数极少,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如果能够调动大学生的参与行为,评论的教育教学将迎来极大的繁荣。参与过评论活动的学生的主要动因是希望表达观点和话题触动,这说明当其有发声欲望时,还是很有可能会付诸行动的。而“不发表评论的原因”主要呈现为注册过程繁琐、时间精力不允许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说明客观限制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这需要高校官方层面与媒介机构深度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便于大学生参与评论活动的区别于广泛社会大众的便捷参与机制,并在教学中与学生参与社会言论的行为相融合,给予合理的学业范畴以及物质精神激励。让学生藉由实践参与的热情反哺课堂学习的质量。

四、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的革新

基于全媒体言论环境的现状与需求、大学生接触新闻评论与参与公共言论的情况,新闻评论教学应从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整体设计、以及具体的课堂内容呈现和教学考核上进行系统化的转变。

1.教学目标革新

新闻编辑部在融合媒体的时代将由传统新闻传播管理转向“知识管理”(斯蒂芬·奎因,2005)。在新闻评论领域亦是如此,全媒体语境下对评论从业人员的高质量需求,与当今评论人才的稀少形成对比,评论教学目标也需要适时革新,为新闻评论蓬勃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首先,评论是观点的表达,思维能力与价值理念是第一重要的,要树立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念和言论责任意识,着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拓展思维深度。网络媒体中信息传播迅速及时,独家新闻已然难求,各媒体若能“先发制人”,在第一时间以独特视角发布有深度的独家评论,便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赢得主动。其次,新的媒介环境缺乏综合性新媒体技术人才,教学需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全媒体技术以及不同形式的评论节目生产。现今传统媒体也有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学生既要掌握不同平台的评论运作模式,又要懂得利用文字、音频、视频在不同媒介上发布评论观点。再次,鉴于全媒体语境下各种意见表达泛滥、商业化倾向明显及评论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观,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通过观点正确、说理精辟的新闻评论引导舆论,促进社会事件的理性发声和正向协变。

2.理论框架革新

新闻评论是专业培养的高阶课程,从本质上讲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受我国新闻传统教育理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新闻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即重动手笔、轻理论修养的影响,形成了重‘术’轻‘理’的教学传统”。故而评论教学以传授经验技巧为主,对于学科理论的探索略显不足,在此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即使掌握了全新的技巧,由于缺乏完整的理论支撑而显得支离破碎,在实际应用中也不能信手拈来。所以在全媒体语境下,转变教学理念、实现理论框架的革新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3.教学内容革新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全媒体思维,注入其他学科领域知识,实现新闻评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并重,丰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要想学生在评论创作中旁征博引、思维开阔,就要引入跨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是学生选修文史哲或法学、社会学等学科课程,也可以聘请相关专业的学者及富有经验的优秀评论员开设讲座论坛,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此外,实现专业交叉与教学内容扩展,打破专业细分的藩篱,克服专业细分带来的隔阂,拓展教学内容且不再强调报纸、电视及网络的传播界限,引导学生在实际操练评论节目制作时进行融合化生产,培养学生的融合思维。

4.课堂设计革新

其实全媒体时代下已经实现案例教学、情境化教学、个性化课程设置等课堂设计,但仍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重构,以实践带动课堂教学,反哺课堂教学。传统新闻评论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上了新闻评论课,也许文章的结构分析得头头是道,对做评论标题很有理论心得,也能对报纸发表的那些评论的逻辑、论点、论证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可就是自己不会动笔写”。在新媒体时代,可以利用网络情景搭建师生间的互动沟通平台,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实践性,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譬如探索“翻转课堂”新模式,让学生成为主角来设立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平台,针对社会热点事件搜集资料,发表评论文章或音视频创作,整个过程都由学生完成,老师起辅助指导作用,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猜你喜欢
受访者媒介大学生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大学生之歌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