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淦 陈亦焘 何小雨 沈佳怡
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而保险行业的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市场的平均水平,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为此保险行业必须对现状问题进行改进,并实施有效策略来开展更加优质的保险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保险行业市场的现存问题,随后探究了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开展保险工作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保险工作;策略
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保险行业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基本利益,减少国民的经济损失,为稳定社会秩序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现有的保险工作已经不再适应于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保险工作中的显著弊端使得保险行业在我国社会中缺乏公信力,社会群体大多对保险行业都存在偏见。在这一情况下,保险行业必须积极对现有问题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发挥保险行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作用。
一、我国保险行业市场的现存问题
(一)重视扩大规模,忽视工作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出台,很多企业家纷纷开始建立保险公司,并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多家子公司,公司规模不断扩大,这个扩大趋势也呈现出粗放特征。这是因为这些保险企业想要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客源,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即工作质量。这些企业不会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去提升保险工作的质量,而是一味地选择地建立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大多盈利情况不好,但是日常的运营成本还是需要总部来承担,所以子公司的数量越多,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另外,企业并不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以致于内部员工向心力不足,企业没有吸引顾客的独特文化[1]。
缺乏社会公信力,市场地位低
实践显示,国内的保险行业一直以来的发展趋势并不好,国民对保险业务的接受度低,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并不高。同时,国民平均投入到保险行业的费用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保险行业的未来发展不容乐观。保险行业并未在我国经济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这说明国内的保险行业依旧停留在发展的最初时期。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我国保险行业缺乏社会公信力。
(三)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低,民众参保意愿不强
因为大多数保险行业的员工基础工资都很少,这些员工需要通过完成保单交易和拓展业务的方式来赚取更多收益,所以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担任保险公司的固定员工。同时,该行业的岗位流动性很强,对应聘人员也没有高要求,基本上大多数人员去应聘都能通过面试。由于多数人无法接受基础工资少这一问题,职员离职的现象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这导致物流企业的岗位流动性很高。其次,保险工作实际上是很多职员的兼职工作。大多数保险人员只会依靠人际关系来完成签单,并没有将这份职业作为自己的正式工作,在从事这一岗位之前就做好了“找下家”的打算,所以他们对日常的工作并不会很上心,进而就会影响到客户的服务体验。因为抱有消极工作态度的保险人员无法让客户信任,对保险人员印象不好,进而就会对整个行业打低印象分,如果保险行业不处理好这一问题,就会导致行业的信誉形象受损,保险产品也无法顺利推广出去,进而影响到保险行业的经济利益。
(四)优势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近十几年来,国内保险行业的发展模式总是一成不变,行业人员并未对顺应时代发挥趋势来创新发展模式。在保险行业中,有很多险种本身和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但行业管理者却并未将这些险种和社会保障之间进行有效结合。保险行业本应贴近群众生活,为国计民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保险行业的优势作用并未在我国得到有效发挥[2]。
二、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开展保险工作的策略
(一)提升职员素质水平,开拓新型服务渠道
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保险公司将大量的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却不会为引进高素质人才投入资金,这使得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职员素质水平低,没有在业务推广时向顾客展现企業的独特优势,这给企业的推广宣传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就算企业在扩大规模和推广宣传工作方向投入再多的资金,都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保险公司必须意识到员工素质水平低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职员的素质水平。
首先,保险公司的管理者要基于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来提高聘请职员的门槛,投入资金来提升员工的薪资水平,用优质的待遇条件来吸引人才。同时,企业还要邀请专家来为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保险人才团队。其次,如今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保险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来开拓新型服务渠道,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平台来推广保险产品,利用交流频道来解决客户疑虑。另外,保险公司要与社会保障福利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拓展业务的方式来提升市场地位,率先抢占竞争优势[3]。
(二)裁减部门,实行产业优化重组
在以往的保险公司中拥有大量业务重复、职能划分不明的岗位部门,这导致企业的业务系统运行混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对这些多余且占据资源的组织单位进行裁减,并将企业业务进行明确划分,为企业节省更多的开销。其次,保险公司不能只关注于横向扩张,而是要在纵向优化重组的前提下去科学扩张企业规模。随意扩大规模只会导致企业的管理机制过于分散。同时,企业管理者还应当居于远见意识,不因过于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去牺牲未来的长期利益。
(三)革新风险评估机制
风险价值模型在现有的保险公司风险评估模型中的使用率最高,这种模型是通过总结以往的风险情况和处理过程来对现有风险进行评估和判断,这种风险评估方式的准确率低。为此,企业要对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改进和革新。首先,企业可以和各个组织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以此来预估参保人员发生风险的概率。同时,企业可以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来和组织单位之间保持联系,确保自身能够了解到实时情况。在和参保人员签订保单之前,保险公司必须利用新兴技术来对客户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一个大致的判断,并且评估项目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数量。保险公司要真正将风险评估机制落实到个体,专门为不同的客户制定针对性的参保文件,以此来降低保险业务的风险,为企业节省额外的开销支出。
(四)转变固有观念
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使得我国国民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现有的生活条件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使得人们更加关注于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如今的经济市场中是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和未开拓的消费空间的[4]。因此,现阶段的保险公司必须转变固有观念,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框架当中,拓宽企业的业务项目,研究新的发展模式,以此来顺应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在行业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保险行业市场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保险行业中存在着重视扩大规模、忽视工作质量、缺乏社会公信力、市场地位低工作人员素质水平低,民众参保意愿不强、优势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等问题,为此,保险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职员素质水平、开拓新型服务渠道、裁减部门、实行产业优化重组、革新风险评估机制、转变固有观念等方式来解决现有问题,从而促进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卢艳,胡宏伟.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现代管理科学,2019,(8).110-113.
邵俊峰.加强医疗保险事业单位综合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4).670.
刘威.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做好社会保险工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2).88-89.
申欣欣.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承担与避税--基于非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19,(14).30-34.
作者简介:
耿玉淦(2001.4—),男,安徽省合肥人,蚌埠市蚌山区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专业 本科生。
陈亦焘 (1999.11—)女 宁夏省银川市人 蚌埠市蚌山区安徽财经大学 投资学CFA专业 本科生。
何小雨(2000.9.1—),女,安徽省无为人,蚌埠市龙子湖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统计专业 本科生。
沈佳怡(2000.09—)女,浙江省杭州人,蚌埠市龙子湖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 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