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面向大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提高其身心健康,有助改善其心理素质。本文从问卷调查为切入点,从素质拓展和心理素质的概念为着手对素质拓展的历史演进、现状等展开论述,力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心健康双重提高,做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素质拓展
2018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文中指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1]为此,迫切需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强化素质拓展训练。
一、拓展训练和心理素质的概念
拓展训练是一种专门设计的符合现代人与现代组织需求的体验式学习方法,以对被培训对象合作竞争意识与拼搏进取精神进行培养为宗旨,对全体成员的潜力展开最大限度地激发,保证团队能够充满认同感与行动力,继而实现对团队竞争力进行提升的目的。[2]素质拓展训练主要在山川、大海等环境中开展,主要针对城市人群开展的野外生存训练。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以心理挑战为策略、团队全员学习为组织形式、游戏为活动载体,大力增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力,从而使参加者强化专业技能,促进身心健康。
在国与国的人才争夺战中,人才素质的高低关乎未来国家的强弱。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具备专业素质外,还特别需要综合素质,而心理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而言,高校已逐渐认识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素质拓展训练历史阶段性演进特点
(一)第一阶段,战争需要的外展训练阶段。
德国人库尔特·哈恩作为奠基人,在仔细研究二战期间商船屡遭德国潜艇袭击后遇难船只的幸存情况后,为了提高海员的存活率而开展了纯粹的体能、生存训练,标志性事件是他的好友劳伦斯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训学校。
(二)第二阶段,扩大培训对象阶段。
1946年,英国率先成立信托基金会,开始时只针对管理者和企业家;1962年曾在戈登思陶恩任教的美国人乔什·曼纳在美国成立科罗拉多OB学校,并于1963年正式从信托基金会获得许可证书,成为真正将拓展训练推广开来的人。[3]
(三)第三阶段,在国内开办培训学校并取得巨大发展。
1970年,中国香港率先成立了外展训练学校,并在1999年在广东建立了外展训练基地,成为该训练组织下属的国内首个培训基地,也是国内最早开展课程的机构组织。[4]
三、素质拓展训练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国内素质拓展训练的现状研究
在中国知网搜索拓展训练、大学生心理素质等关键词,得到相关文献三千多篇。其中,周玮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课程化进行了相关分析;胡玉华等从体育视角对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做了详细研究,得出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结论;洪晓波认为拓展训练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尚未普及此项训练,大多数研究以体育视角为切入点,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进行拓展训练实证学术探讨的文章较少。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及调查的问卷分析
笔者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成立于1975年,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被誉为“教师之摇篮 ”。2017年,该校建设了素质拓展园,并将其主要用于本科生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素质拓展园实行限额预约制度,免费向二级学院开放。笔者也曾组织大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训练。为了解素质拓展训练对心理素质的影响,笔者以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为例,开展相关调查研究。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参考了测试问卷(如中科院王极盛的问卷),编制了调查问卷,并邀请专家进行了评判修改。在此基础上,对少量学生进行初测,再根据效果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调整,最后编制成正式的问卷。经过走访,笔者通过二级学院辅导员,对参加过学校素质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开展抽样调查。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两百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一百八十三份,有效率百分之九十二。
(四)调查结果分析
经过对有效问卷的梳理,统计结果如下表:
四、问卷调研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的影响
综合问卷调查,基本上了解了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为更好地研究训练项目对大学心理素质的影响,笔者对部分学生采取了专题访谈。下面就高空断桥、穿越电网、毕业墙三类训练项目作详细分析:
(一)高空断桥
高空断桥是指在距离地面8米高空搭起了一座独木桥(桥的中间有一部分断开),项目要求所有成员爬上8米的高空后,完成断桥的跨越。
多数学生反映,在参加这个项目前,往往比较有信心,但登上高空見到地面的场景和断桥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恐慌。此时就需要引导员和同学们积极配合,不断鼓励。学生本人克服紧张情绪、战胜恐惧心理,勇敢的跨出这一步,最终完成身体的跨越和信心的提升。显而易见,通过这个项目,大学生坚定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二)穿越电网
穿越电网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团队合作项目。该项目是指在规
定时间内,全体成员通过不同大小的洞口穿越一张“电网”,穿越时身体任何部位都不能触碰电网,而且每个洞口只能穿越一次。
学生们指出完成项目并不困难。但要高效、快速完成就需要一定的技巧。项目中需要同学们改变沟通方式,既要理解、倾听别人,又要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这个项目主要考察了整体的协作与配合,也有个别团队因出现莽撞而惨遭淘汰。通过这个项目,大学生增强了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毕业墙
毕业墙通常作为素质拓展训练的最后一个项目,有着胜利、毕业的特殊意义。该项目指在规定时间内,全体成员不借助衣服、皮带、绳子等外界工具的情况下,翻越一面14英尺高的光滑墙面。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个活动看上去很难。但通过大家的积极配合,看到同学们先后登上毕业墙后,逐步有了信心。随着墙下同学减少,进而引发思考,不断提高自我定位从而促进同学们形成舍己为公的可贵品质。通过这个项目,大学生培养乐于奉献的人梯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战胜恐惧、解读自我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升大学生对挑战压力时的自信和克服惰性心理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实现拓展训练初衷,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降彩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艺术疗法的初步应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M],2020(1)。
[2]李丽,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研究,山西农业大学,[D],2018。
[3]顾问,江苏省职院拓展训练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苏州大学,[D,]2014。
[4]孙长良,刘彬,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所涉及的要素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M],2012(7)。
作者简介:施远(1989.4-)男,汉族,河南信阳人,信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数学)。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7-QN-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