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宝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优化高校激励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现阶段高校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如何优化激励教育。
关键词:激励教育;精神激励;奖励
习近平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大学生是青年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实践证明,有效的激励教育能够大大激发大学生的精神动力,促进其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当前的高校激励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一、高校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教育理念滞后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的激励教育存在重视外部激励、忽视内部激励的现象。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发生了较深刻的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实际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励教育理念要跟随社会的革新不断发展,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动性,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时代呼唤能指导高校激励教育的全新理念。
(二)激励教育制度设计不完善
现阶段,高校拥有不同等级的奖学金制度或者各种荣誉奖励制度,但这些荣誉与学习成绩直接挂钩,因此,这对于学习成绩在中上游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几乎没有激励作用。甚至有些高校出现了唯学习成绩论。这就显示了激励制度设计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奖励制度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激励的措施应该往综合型的方向发展,制度层面的设计上要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激励教育形式和内容相对单一
激励教育不仅仅是用奖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激励教育还要体现在课堂上。现在有的高校教师虽然有激励学生的意识,但是缺少方式方法,不了解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讲授的理论没有很好的联系实际,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教育的“假大空”“过时”。一些老师不太会激励,比如学生表现好了,但是没有及时表扬,这时只需一个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鼓励的语言,只要是恰当激励方式都可以。
二、高校激励教育的优化
(一)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
激励教育中,正确处理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有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追求。物质奖励在短期内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精神奖励的激励效果更加持久和有效。
一方面,高校学生尚不能在经济上取得独立,适当的物质激励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家庭条件相对差的学生而言。另一方面,要兼顾大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发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任,需要对其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的精神激励。比如,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采取一些类似公众号专访的形式或许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更激励人心。据研究只有当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都处于高值时才有较大的激励力量。如果任何一种激励处于低值,都不能获得较大的激励力量。
(二)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结合
所谓外部激励,就是激励者从外部对被激励者施加的激励。内部激励就是确定了自我奋斗目标以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尽快实现目标的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激励。可以看出,内部激励更加稳定、持久、有力,是一种主导性的激励。根据马克思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外因是事务发展的外部条件,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因此,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对外因有选择性。可以说,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激励是通过外部的激励手段施加在被激励者身上,再通过被激励者的人认知、兴趣等因素产生影响。如果外部激励被激励对象内化和接受,则会成为有效激励,反之,则是无效激励。因此,大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激发,有赖于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把握激励时机与激励载体
心理学表明,在人渴望获得某种事物时予以满足,则该事物在人的心理上会有较高的价值,因此,掌握好激励的时机,会使激励功能明显增强。激励者要对受激励者进行及时的激励,如果学生表现优异,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一时机就是激励的最佳时机,激励者要予以及时的表扬、肯定和鼓励。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受激励者的主动性,强化其积极行为。激励教育的时效性要求教育者平时多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能适时地抓住“闪光点”,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信息瞬息万变,高校大学生是新时代的网民。因此,高效教育者要找到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活动载体,高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积极引导舆论走向,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的方式,主动了解学生的个性,掌握学生的动态,实现师生之间及时性、便捷性沟通。
参考文献
[1] 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运用[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2] 陳平,等.大学生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互补激励机制浅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2).
[3] 李祖超.教育激励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