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摘要:教学课堂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整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利于教学效率提升,比较符合构建高效课堂的需求。初中阶段是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关键时期,目前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需求迫切,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帮助整合教学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为教学改革目标落实提供助力。下文主要分析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课堂整合的路径,旨在帮助提高初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工作、学习、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提供转变生活、工作方式的助力,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确实推动了教学模式转变,给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助力,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要求。但是想要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质量,作为教学工作者的我们要立足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分析信息技术教学路径,保证信息技术优势得到全面发挥。
1.运用微课资源助力有效导入
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智慧课堂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爱护学生,提升教学活动的感染性,全面优化课程教学效果[1]。
良好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开端,利用微课视频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内容,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生动的观看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比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演示中外各地的不同风景和人文名胜,同时询问“Whats this scenery?Do you like it and why?”和“Did you go anywhere interesting?”。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展示的不同景观,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为后续教学做好了铺垫。
2.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合理与运用可以帮助提升教学效率,
如“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机器人的认知具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利用视频课件介绍有关机器人的资料,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比如“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形容词的最高级变化,但是很学生容易和形容词的比较级变化相混淆,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的图片和图表展示方法,为学生归纳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词形变化规律。这种方式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较,更节省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并且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归纳和总结上述知识点,避免学生在知识点记录的过程中发生遗漏,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利用信息技术技术化解教学难点
课中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也是初中英语单元教与学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渗透信息技术过程中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班级学生的手中,有机结合课中思考、探究以及实践,通过课中有效整合确保各层次学生高效建构英语新知识[2]。以“Protecting the wild animals”为例,教师要从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二者有效整合层面入手,联系课前自主预习的同时优化以“野生动物”为主题的课中教与学两大层面。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渗透过程中巧用优势特征鲜明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让“wild animals”单元课题课堂教学充满趣味,直观、生动、形象呈现复杂、抽象、乏味的词汇、语法等知识点,层次化导入、讲解的同时优化课中问题设置、随堂练习以及实践环节,设置具有一定梯度性的思考问题、练习试题,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指引其浅层次以及深层次阅读野生动物单元下文本段落内容,有效思考的同时在相互沟通、交流中进行深层次探究、剖析,回答难易程度不等的问题,完成形式多样化的练习试题,在质疑过程中发现、提出和文本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掌握野生动物单元基础知识的同时破解课题重点、难点以及疑点。教师要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样化功能,在动静结合下呈现单元课题实践任务,让学生3到4人一组,选取屏幕中关于野生动物这一话题的某一片段,在把握对话情境、对话内容等基础上有机联系英语新旧知识,编写、修改情境对话内容的同时扮演片段中不同角色,在情境对话练习过程中深化理解单元课题内容,高效建构英语知识的同时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提高课中信息技术以及英语教学整合的有效性。
4.课上教学与课后作业的互动
基于信息技术的特点、优势以及传统作业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我们在作业设计上也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构建智慧课堂,让家庭作业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扩展[3]。课堂教学活动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如果对课下阶段的复习和巩固不关注,则学生很可能会遗忘知识,降低了教学指导效率,不符合构建有效课堂的需求。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应该积极构建课上和课下的联系,尤其是借助微课视频等媒介,给学生提供优化的作业体验,保证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如“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本课时重难点就是Learn how to buy things in a clothes store. 因此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微课录制视频,为学生设置应用型作业:结合视频示例,自己设计一段买东西的对话。学生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巩固了本课时的重难点,同时开放式的作业给了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结语:
综上,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课堂之间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师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同时進度学科教学目标落实,拓宽英语学习渠道,让学生深刻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本研究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活动的措施,旨在构建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葛春青.浅议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42):101-102.
[2]黄宇慧,温晶晶.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究——以现在完成时为例[J].英语教师,2019,19(19):106-108.
[3]王玉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1(3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