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梅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仍然处于随心所欲的时期,在规则以及意识上相对缺乏。针对现阶段的小学生教育,老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因此,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老师借助高效的教学手段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其进行培养。
一、 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认真听讲、仔细听讲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问题,他们相对比较自我,没有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很容易在课堂中出现开小差的现象,如在许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老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台下的学生则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告诉我们,小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至关重要,而小学生优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增加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
(一) 吸引学生注意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普遍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讲的现象,换句话说,老师的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手段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多数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搬教材中的内容,讲课语言不够生动,学生对此无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此,老师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讲,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小学生能够认真听讲,仔细听讲,进而使小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 增加教学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在教材中添加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学习素材,比如,老师在讲解有关面积的知识内容时,可以采用涂色比赛的教学方式。第一,老师在课前准备一定数量的卡通人物涂色卡片;第二,老师将这些卡片分发给班内的学生,观察这些学生中谁涂色最快、最好。通过此种有趣味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小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进而使学生对教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专注度。
二、 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长期受传统数学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示范讲解,老师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小学生的实际需要,以至于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所以,新时期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好表现、求参与的学习心理,给小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现阶段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活动,老师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学生才能更加热爱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
老師应当对课程导入引起足够的重视,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讲解有关百分数占比问题时,老师可以将班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老师可以询问班内的学生看过《西游记》吗?喜欢这部电视剧中的哪些人物呢?然后让班内的学生起身发言,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然后老师及时抛出问题,说:“有一天,师徒四人在路上饿了,孙悟空去寻找吃的,带回来一个大桃子,八戒吃了这个桃子的25%,沙僧吃了这个桃子的15%,剩下的被师傅吃了。针对这个故事你能提出哪些有趣的问题?”由于小学生有好动的特点,喜欢生动有趣的游戏,这种教学方式对小学生产生吸引力,使其以放松的学习心态参与到学习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 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好学、乐学、爱学的教学动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有关长度的知识点时,在学生对米和厘米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老师可以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教学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长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用尺子对长度进行测量,我们每个人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属于自己的尺子,你们知道它藏在哪里吗?通过老师对此种教学问题的设计,学生瞬间被带入一个问题的教学情境中,“我的尺子在哪里呢?”学生们会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这个时候,老师再给予引导,让学生主动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食指的宽度大约是一厘米,我们伸开双臂的长度与自己的身高的相等,学生们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既可以知道自己身上的尺子藏在哪里,进而又对米和厘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形象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进而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知识的习惯。
三、 提升小学生认真书写、认真检查的习惯。
大部分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的姿势不够规范,同时书写不工整。在此种学习情况下,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小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为此,老师要注意班内学生的书写习惯,对其坐姿、书写要求等进行严格要求。第一,严格规范小学生的书写姿势,身子要坐直,眼睛与书本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具备正确的握笔姿势;第二,不管是数学书写或者语文书写,要对学生加强标点符号或者数学符号的要求,必须严格规范、整齐美观。还要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当学生做完作业后要认真检查,由于小学生粗心导致失分的现象,解题后的检查环节尤为重要。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小学数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