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扬与弃

2020-01-25 11:19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县太爷格物先祖

文化茶座

没有否定,便没有发展。具有强大生命与旺盛活力的事物,都需要有所扬弃。传统文化的除旧布新、推陈出新是其发展的必然,对旧传统,需要发扬、保留和继承,也就是“扬”;还需要对其有批判、抛弃和克服,也就是“弃”。当然,这里的弃,并非盲目地一概排斥,而是有比较、有选择、有目的的否定。因此,对传统文化应有一个扬弃的过程:抛弃糟粕,提炼有益于今天社会发展的精粹,并加以传承发扬。

从心所欲不逾矩

◎莫 言

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我父亲的话不一定正确。因为,一个没有艺术天分的人,无论如何努力,也成不了书法家。但即便是没有任何艺术天分的人,只要肯努力,也会把字写得好看一些。而只要字写得好看,即便不名一文,亦可走遍天下。

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也好。于是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

我這先祖,有一年,去为青州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是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

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的统一性?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靠”字是我故乡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么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通过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手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

(选自《杂文月刊》,有删改)

赏读感悟

本文是一篇散文随笔,从书法当中领悟人生哲理。文中运用动作描写,通过“甩、提、挥洒”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将先祖在粉壁上挥毫泼墨的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先祖书法技艺的精湛。行云流水的书法不仅赏心悦目,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还能修身养性,锻炼我们的耐心与毅力,磨砺我们的心志,更能使我们品味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独树一帜,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这正是书法的魅力所在。作者先祖通过长期的练习,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不论是在纸上还是墙壁上,抑或是隔着远距离补写,都能够驾轻就熟、举重若轻,是谓“从心所欲”;身具傲骨,贫贱不移,面对乡绅大户而不折节弯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是谓“不逾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就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境界,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而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瞭望》,有删改)

赏读感悟

作者认为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不经过实践分析,就完全接受别人的观点,是没有自主判断力的表现。文中举“我”个人经验的例子,证明了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文化背景下,“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造成的。我们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县太爷格物先祖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大河村奇遇记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好事情与坏事情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格物
楚先祖年代考析
小辣椒
小辣椒
格物究源 穷理致知——评《中国古代物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