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2020-01-25 11:19李水兵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创造力

李水兵

片段1: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赏析

揭示对方论点及其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片段2:

①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②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③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赏析

句①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句②“总”字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和英雄的悲壮。“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意思是泯灭了光辉,牺牲了生命。句③是本文的核心句,是驳斥“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个被反驳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根据双方都肯定的事实,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全称命题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表现出作者对错误论调的强烈愤慨。

1.分析文章层次,把握论点和论据。

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不如昔,祈求鬼神”。把这三者连贯起来,其态度是: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题的论点,并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紧接着作者在第二部分根据批驳对象的不同,分两层驳斥对方的论证。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在这一层中,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再如《怀疑与学问》观点明确,论据典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语言准确严密,无懈可击。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然后分了两个分论点来进行论证:“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文章选用了戴震、笛卡儿的论据来论证论点。

2.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

如《怀疑与学问》开头引用程颐、张载的话“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且独立成段,不仅表明了作者的中心论点,而且也是有力的道理论据,也为下文的论证提供了依据。

再如《谈创造性思维》要论述的问题是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所以作者首先论述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有了這种思维方式,要付诸行动,这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所以接着论述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说明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作者分析了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3.论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如《怀疑与学问》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三皇、五帝”“腐草为萤”这两个事例,具体论述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明白易懂。

再如《谈创造性思维》围绕中心,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深入地进行了论述,使我们认识到思维方法的变化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从创造学角度看,文章论述的是转换思维视角、不同概念的组合等问题。但全文并没有出现这些名词术语。文章开头由一具体材料引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深入地剖析,写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4.运用设问恰到好处,引起读者思考。

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题目是一个诘问句,是诘问对方,也是以自答的方式回答论敌。从全文看,鲁迅的答复是明显的,即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

再如《谈创造性思维》的设问句,根据具体内容的需要,用得恰到好处。开头先列出四个图形及思考题,随即提出设问:“对于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接下来,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又如:“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接着进行了回答。这些设问句的作用主要是提醒读者注意,引导读者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另外文中的设问句,还在论证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论点和论据紧密联系,条理清楚。

最先与最后

◎鲁 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箴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力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选自《华盖集》,有删改)

训练

1.选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

2.为什么说“不为最先,不耻最后”是赛马妙法?

答:

3.概括文中提到的学校运动会中的五种不良表现。

答: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恰当使用论据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