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淼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点学科。兴趣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不断地开拓创新,为学生构建兴趣化数学课堂,让兴趣引领学生步入深层的数学领域,活跃学生的探索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而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产生实质性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3-0010-02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Interested Classroom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Ma Paoquan Central School, Maiji District,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GUO Miao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 key subject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 stage.Interest i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stu‐dents to carry out all learning activities.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continue to innovate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build interesting mathematics classrooms for students, let interest lead students into the deep field of mathematics, and inspire students exploratory thinking ,to enhance students autonomy and initiative, and then to make th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of mathematics produce substantive improvemen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terest-bas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strategy
隨着我国新课标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和深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模式的革新,构建兴趣化数学课堂成为教师首要的工作目标。数学兴趣化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生成的,不仅可以满足新时代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也非常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是强化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下面我们就针对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展开策略分析。
一、引入游戏教学,构建兴趣化课堂基础
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虽然对世界的认知层面较浅,但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接收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游戏教学也是教师构建兴趣课堂基础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入游戏教学,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更多快乐的学习体验,使兴趣化数学课堂初具雏形。例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个“摘星星”的教学游戏。在进行新课导入时,教师在黑板上贴两颗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星星,然后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礼物,你们看它们是什么?”学生齐答:“星星!”教师投以肯定的目光继续说:“对,是两颗星星,这节课谁表现最好,谁发言最积极,老师就把它们送给谁。下面老师想请一个同学上来把它们摘下来,想摘星星的同学举起你们的小手吧!”学生举手之后,教师先选一个身高比较矮的学生上台,这个学生只摘到较低高度的星星,教师接着再找一个身高比较高的学生摘下另一颗星星。摘星星游戏结束之后,教师立即抛出问题:为什么第一个同学摘不到高的那颗星星呢?学生通过游戏观察和对问题情境的思考和回答,很容易感知高矮,快乐的游戏氛围也让他们对下一步的深入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深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和同桌之间开展比高矮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游戏过程,在游戏的快乐中探寻不同的比较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让每个组按照从高到矮排队,了解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游戏活动中巩固运用、拓展深化,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二、渗透生活元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教师在构建兴趣化数学课堂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弱的学情特点,明确难度降低与兴趣增长呈正比。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生活化教学手段不仅符合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也更适应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显著降低学生吸纳数学知识的难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数学课程与生活元素有机整合,进行合理的生活元素渗透,选择对小学生理解范围内的生活素材进行课程规划,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点的距离,激发学生内在探索动机的同时,打造兴趣化、生活化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中,教师可以拿出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物品,如牙膏盒、牛奶盒、魔方、茶叶桶、易拉罐、乒乓球和弹力球等,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这些图形精灵找不到自己的伙伴了,你们能帮它们找朋友吗?”生活元素和具有趣味的情境创设,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也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物品进行分类。在深度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每个物体的形状,使学生能够正确辨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球和圆柱之间的区别。在最后的拓展应用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里还有这几种物体的存在,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物体的不同形状,感知图形美感以及图形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加深了学生的生活领悟。
三、借助信息技术,充盈兴趣化课堂主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信息技术不仅具有高速、高效、便捷、资源丰富等特点,还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情境,活跃数学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构建兴趣化数学课堂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充盈兴趣化课堂主体,为学生设计具有智慧气息的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中,教师可以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搜集不同形状的钟表图片制成教学课件,在新课导入环节展示课件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情境,揭示新课题的同时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钟表,了解钟表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新知探索阶段,教师可以继续鼓励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上的钟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字,每个数字都有对应的刻度线,对钟表面产生深刻感知。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认识整时,找出时间运行的规律,并能够正确表示整时。最后,教师拿出钟表实物,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亲手拨动指针,感悟新知。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不仅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度体现了兴趣化课堂的教学张力。
四、组织探究活动,丰富兴趣化课堂内容
合作探究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组织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品质,使兴趣化数学课堂的内容得到丰富和拓展。例如,在教学《读数》的过程中,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可以先出示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电视機价值3200元、学校一共有学生4890人、妈妈一个月的工资是4503元……”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复习数的组成。在读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先写出阿拉伯数字,然后再写出对应读法,如:7563读作七千五百六十三,指导学生掌握从高位到低位的读数顺序,重点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读。最后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生活中万以内的数据,将学生分为4~5人为一单位的小组,组织开展探究读数活动,锻炼学生正确读数、交流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进一步完善兴趣化数学课堂的构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启迪学生智慧心灵的金钥匙,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优化传统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更多趣味因子,促进兴趣化课堂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动机,以兴趣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生数学基础与情感态度同步发展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钱红怡.小学数学兴趣化课堂的构建策略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
[2]陈亿琴.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兴趣课堂生活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
(责任编辑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