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 胡丽平
读写结合是统编本教材习作编排的特色之一,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记一次游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个特色。
这一个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指导学生进行批注,《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均选文于此。文章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心情的变化。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同时也为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提供了支撑,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个基本路径在单元习作的指导中也十分明确。教材建议按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结束后的顺序写,拍摄一些游戏时的场景,帮助学生写好游戏作文。在实践指导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1.指导变化了,文章仍继续“依样画瓢”
依据教材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用游戏体验或场景拍摄的方式来帮助习作。确实,学生的观察细致了很多,对于体验的游戏内容感受很深。但在真正落笔的时候,他们不能举一反三,顺利迁移。基本上就是老师以什么游戏作为范本指导,学生就写什么游戏,依样画瓢,少了很多创意。
2.内容多元了,写法仍走进“千篇一律”
在进一步给学生进行指导、回忆之后,学生的内容多元了,他们回忆了很多玩过的和看到过的游戏,“盲人摸象”“滚铁环”“过独木桥”“丢手绢”等,都能出现在笔下了。但仔细批改的时候我们发现,学生写的游戏过程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也就是说,教材的建议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住了,从大的角度来说,每篇游戏作文都是这样的顺序,读起来依然是千篇一律,没有尊重学生在游戏中的独特经历。
3.体验深刻了,感受仍回归“机械高频”
在又一次的改进之后,学生对游戏的体验更加深刻了,也在作文时写出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如有的学生就写自己看同学游戏,没有写自己参加游戏;有的学生就写自己游戏前的工具准备,一笔带过自己玩游戏的过程。但是,到结尾时,每篇文章都不由得走进两种怪圈:其一是道理揭示——通过这个游戏,明白了什么道理;其二是情绪回归——今天的游戏真好玩。
综上所述,指导四年级的学生写游戏作文的误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同写一个游戏,第二层次是写不同游戏但同一写法,第三层次是不同游戏,不同写法,但却是同一感受。显然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图1:游戏作文指导时出现的三个层次误区
笔者采用“可视化”教学进行习作指导,让学生尽情书写自己的传奇人生。“可视化”,就是指运用各种图形、图片以及连线等,将相关的概念、命题、动作等进行连接,表达其中的知识和关系,达到启发学习、清晰思维的作用。“可视化图形”包括思维导图、流程图、概念图、因果图、鱼骨图、知识语义图、各种模型图以及照片、示意图等。
“可视化教学”就是利用可视化图形让思维可视的过程,它反映普遍的思维过程,指导习作就是反映学生写作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习作思维更有条理,应对习作要求更加从容。
学生拿到作文要求之后,常常有一种愤悱之感,就是明明有材料,可就是不知道选择哪个材料来写。如何盘活素材,链式可视,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素材的清单罗列,标记关键的分类信息,拓展发散性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素材,从而触类旁通,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题材来写好文章。
记一次游戏,写的是一个游戏,为拓宽游戏的题材,我们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所讲的,绘制了以下树状图,从而启发大家找到更多的素材来写。
图2:游戏作文素材清单图
课堂上,这张图随着学生的发言一起绘制,忽略其中的交叉和杂糅,只用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学生讲到游戏“老鹰捉小鸡”,就思考传统游戏还有哪些;讲了传统游戏,就想起有些游戏更现代,比如科技创客、电脑编程“程小奔”、电脑游戏等;游戏有时是一个人玩的,如手机小游戏,那多人一起玩的团队游戏就有“神秘丛林”游戏等。
通过谈话,不断拓宽思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选择素材。学生有了选材上的与众不同意识,他们不会去重复别人选定了的材料,即使是同一个材料,也会考虑从不同角度去写。
统编本教材,课文就是学生的习作例文,教师要把阅读教学和学生习作指导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教学这个单元的三篇文章时,我们让例子可视,剖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策略。
图3:《陀螺》素材图
在将课文进行梳理之后,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玩一样东西,可写的内容有那么多,样子、叫法、来历、玩法、制作……课文材料的可视,打开了学生写游戏的思路,颠覆了游戏作文必须按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这样去布局谋篇的常规做法,让学生很是兴奋。
图4:《牛和鹅》被鹅追咬过程图
这张图,将“我”和伙伴引鹅上岸后被追被咬的过程记录得清清楚楚,也将鹅的神气和我们的狼狈凸显得淋漓尽致。
图5:《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心情曲线图
这张图,将我在扮演大老虎过程中的心情和产生这个心情的原因的曲线绘制得很是到位。这样的曲线图,也将作者的感受可视化了,一张图就是一篇文章、一个世界,直击作者心灵,也能激发读者的感受。
有了材料,有了例子,学生进行迁移,“一点开花”是笔者进行习作指导的最常用方法,从这一点想到那一点,或者围绕这一点,想到很多点,这样细细推敲,让习作丰富、具体、生动起来。
四年级学生观察时,往往只关注到参加游戏的人,对于组织游戏的老师或评委,常常不自觉忽略。为了能让学生关注全体,用一张图将参加的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一个学生在写贴鼻子的时候,他的图是这样的:
该小作者观察了游戏人的三次游戏:第一次,鼻子贴在下巴上;第二次,转晕了,直往门后走,离开黑板;第三次,加了一个人扶着他走,很快正中鼻子。在观察游戏人的同时他也观察了观众,当第一次出现贴鼻子失败的时候,观众哈哈大笑;第二次失误更大了,观众急得指挥起来,向左,向前!第三次,看到这么容易准确地贴好鼻子,观众若有所思:黑暗中如果有人帮助,那多方便。这样看得细致,看得全面,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整条线索清晰明白,文章自然就生动具体了。
中年级学生写作,总是显得过于直白,把事情交代清楚了,也就结束了。没有将自己学到的语言细腻化,没有将过程展开,不会让思维多拐几道弯,文章也就索然无趣了。有个学生写游戏“官兵捉强盗”,因为比较“凶猛”,几个想参加的女生愣是被他们赶走了。这个材料非常好,感受也非常独特,那么怎么布局呢?笔者与他一起回忆了几个女生因为什么困难而退却了之后,画出了习作的布局图——
他先写男孩女孩一起玩“官兵捉强盗”,接着是一个女孩跑步跟不上,自动离开;继续玩的时候要到草地上蹲守,女孩怕弄脏自己的白裙子不肯匍匐,暴露了目标;最后只剩下男孩穿越小树林,忍受着蚊子的叮咬,顺利捉到了强盗。这样一布局,作文就变得曲折离奇又让人忍俊不禁,十分优秀。
很多游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总是会发现有一些不足,他们会对其进行改进。或者是根据年龄改变难度,如:和小弟弟小妹妹玩,就让他们扮演比较简单的角色等;或者因为场地的限制改编规则,如进行滚铁环时,因为不是水泥地,就定下谁的铁环最后一个滚落就是胜利者。这种改进让游戏变得更加好玩有趣,教师指导时可以做一个点拨,帮助他们完成更好的游戏设计。如我们在进行游戏“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时候,先根据长征元素进行了“穿越封锁线”“强渡大渡河”“胜利大会师”,中间还有“运送伤员”等游戏设计。玩着玩着,大家不断丰富创意,使整个游戏刺激、紧张,深得学生喜爱,也因此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章。
游戏第一步:“穿越封锁线”。“封锁线”用排球网做成,上面还有几个小铃铛,旁边还有持枪的“敌人”。只要铃铛一响,敌人就会向铃铛之处发射水弹,被打中者即被淘汰。
游戏第二步:“强渡大渡河”。“强渡大渡河”是个团队游戏,四人一组,一起将一个大垫子(当作竹筏)迅速运送到对岸去,再折回来接下一批同学,全部运送完毕就算赢了。
游戏第三步:“运送伤员”。战斗中难免有受伤,我们的宗旨是一个也不能丢下。于是医务室的担架就成了我们手里游戏的道具,将伤员运送到安全地带。
游戏第四步:“胜利大会师”。“红军”经历了以上三步之后,顺利来到了“井冈山”会师。大家拿起红色彩带,在一起跳了秧歌舞,庆祝自己的成功。
这个大型游戏,就是在学生的参与下,一起创编下来的。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当创编变得可视了之后,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都可能为游戏所用。创编是快乐的,创编后再进行游戏,学生的感受就更加深刻,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章:有的介绍玩法;有的抒发自己参与游戏时的情感;有的细致观察游戏中老师的亲切随和、伙伴的可爱调皮;还有的是在设计回家怎么玩这个游戏,需不需要把自己的“长枪”拿出来,把自己的“海陆空三军车队”加进来。学生的创作达到了又一高峰。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游戏作文写完之后,要让学生仔细修改,怎么做到评改可视呢?笔者先出示评改要求示意图——
图6:《记一次游戏》评改示意图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取题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可以是中心的提炼,也可以是某个细节的凸显。在这次游戏作文中,我们先出示一些文章的题目让学生推敲,看看哪个题目更加吸引你?然后得出取题的一些小诀窍,最后让学生去修改自己的文章题目。开头也是如此。
习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到字正文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对于这次的游戏作文来说,还有一个必须要达成的目标,那就是“清楚”。这是一个什么游戏,怎么玩的,结果如何,写完之后,要回过头来看看有没有达成清楚的要求。有些游戏的要求、规则比较复杂,习作就可以用照片或图示等方式进行。如学生在写《做泡泡水》的游戏时,插了一张图,看着图,就清楚了做泡泡水的过程。而另外一个学生在写《占领大本营》的时候,画了一张示意图,也让读者图文对照,一清二楚。
我拿出一个盘子,往里面倒满自来水,又从柜子里翻出一瓶洗手液,往水里滴了一滴,它大概只有两粒豌豆那么大吧。我去厨房拿了一根筷子搅拌泡泡水,弟弟看见了,就跟着我来到厨房,又跟着我回到卫生间,像跟屁虫,好奇地,眼巴巴地看着我玩。我开始搅拌起泡泡水来,我搅拌了一下,看弟弟羡慕的眼神,就给他搅拌。
我拿了一个吸管,蘸了泡泡水,用力一吹,没看半个泡泡出来,看来失败了!
校园的那两棵树下,有一块平坦的石头,不大,刚好两个人站,我们在课间,或者是午休的时候,总喜欢站到那块石头上,玩“占领大本营”的游戏。
什么是占领大本营呢?顾名思义,大本营只能主帅一个人住,旁人都只能下去。怎么下去呢,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不能动,特别是脚不能动,用各种方法:骗、吓、推等,让对方的脚移动,一旦移动了脚,那就输了,自觉走下去,留在石头上的就是主帅啦。这个游戏总是吸引很多人来玩,也吸引很多人来观战。
这次习作,要突出自己的感受,最好是独特的感受。前文讲过,学生往往在最后表达自己玩游戏时的感受是很开心,或者是懂得了什么道理。这两个的确是真实的感受,但事实上,玩游戏时还有很多感受,选择其中独特的感受写出来,将会更加吸引读者。如一位学生玩吹气球的游戏,因为小时候被吓到过,所以特别害怕,以至于班级里开始吹气球了,她塞上耳朵躲得远远的。另一位学生在玩妈妈小时候玩的滚铁环的时候,因为几次都玩不好,就觉得真难。
这些具有独特感受的文章,让读者眼前一亮,也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写法发生。
纵观游戏作文的结尾和本单元阅读选文中的结尾,我们发现,文章的结尾也是很有特色的。《陀螺》的结尾含义深刻: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牛和鹅》的结尾:“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就会惹起哄堂大笑呢?我至今还不明白。”留下了一个个谜团。要求学生构思自己的结尾,像豹尾那样有力、回味悠长。
习作可视化教学,化抽象为形象,更好地让中年级学生在蹒跚学步的同时也有创造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