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辉 陈利利
摘 要: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外延有了清晰认知,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形成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本文在结论与建议中强调: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积淀的过程,要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做到分类施策,分步推进。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体育文化 路径探析
课 题:本文系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规划课题:校园体育文化研究(课题编号:2019KYC08)研究成果。
校园体育文化是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独特文化,它是校园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它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路径,它所发挥的激励作用无法替代。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不断在学习借鉴,不断在研究探索,以期在该领域有新突破、新作为。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界定
校园体育文化是由师生在日常教学相长过程中,协同创建和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格局,它是师生共同拥有的、可分享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集合体。它的首层是体育物质文化层,包括师资、设施等物质实体;夹层是体育制度、体育行为、体育信息等文化层;体现体育精神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等为最内的核心层。奠定基础的是物质文化,贯通的是行为制度文化,凝练的是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之间协调统一,互补互进。
二、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分析
(一)学院师资及场地设施状况
学院现有教师42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3人,讲师15人,助教3人;裁判等级为国家级3人,国家一级11人,国家二级28人。学院有体育馆、游泳馆各1个,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标准塑胶田径场1个;标准天然草坪足球场1块;篮球场18块;排球场7块;网球场6块;羽毛球场14块;室外乒乓球台76张;乒乓球馆1个;跆拳道馆1个;户外健身器械区3个;健身房2个。
(二)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状况
1.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规划发展
一是突出体育工作重要地位。学院将体育教学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倡导“健康第一”理念,又践行立德树人宗旨,切实加强领导和规范管理,着力提高体育工作质量。
二是创新体育工作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将体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实施多元育人机制,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紧密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是统筹规划体育事业发展。精心做好体育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精心制定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四是加强体育制度建设和评估考核。按照“精细化+体育”的思路,规范完善体育教学科研、竞赛活动、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制度,科学建立院内体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体育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2.严格课程设置
一是规范体育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优先保证体育课学时。同时结合体育教师专项特长,开设了18门体育选项课。
二是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大力开发跆拳道、健美操等体育课程资源。按照“信息化+体育”的模式,开发微课等信息化课程资源,实现体育教学的数字化、视频化、开放化。
三是扎实开展体育教研科研。强化乒乓球、游泳、篮球等教学团队建设,鼓励体育教师围绕日常教学、阳光体育、竞技体育等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学院体育教学和研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四是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体育师资培养工作,持续提高体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体育师资的传帮带工作,实现了以老传新,以强帮弱,以优带后。
3.精心组织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
一是认真开展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工作。严格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建设,完善工作条件。
二是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和干预。建设体质健康数据平台,注重在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竞赛中的应用,加强数据分析,培育相关教科研成果。
4.大力繁荣体育文化建设,扎实开展课外体育竞赛活动
一是大力繁荣体育文化建设。按照“四化”模式,持续凝练学院体育文化品牌和特色,加强体育文化的迁移应用,把奥林匹克精神转化为专业学习、技能历练、人格塑造等的重要动力,实现体育化人、体育育人。利用官方网站、微信等自媒体传播先进体育文化。开辟体育文化陈列室,集中展示体育教学、研究、竞赛等成果。
二是精心策划体育竞赛。每年举办运动会,设置师生喜闻乐见的竞技性、健身性体育项目,参与师生达到50%以上。定期举办以球类、棋类等专项性体育竞赛。组建大学生运动队,采取多种模式,科学开展课余训练,参加全市、全省全国、全球体育赛事。
5.全力保障基础能力建设与投入
一是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学院将体育事业经费列入全院年度财务预算,保证体育工作经费与学院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
二是加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办法》,强化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及风险管理,确保体育运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和妥善处置,保障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构想
(一)全力推进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石,是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要唤醒学院领导层对体育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要更新观念,树立大健康观理念,加大对体育物质文化领域的投入。
(二)高度重视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依靠党政工团,发挥体育协会、体育社团引领作用,营造适合学院自身特点的管理环境,完善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三)强化体育行为文化体系建设
利用特殊时间节点有序组织举办能引起师生共鸣的体育文化艺术节,持续加强对外体育交流活动,主动承办各类赛事,逐步形成体育文化积淀,从而促进体育行为文化体系建设。
(四)打造特色体育精神文化品牌
奥林匹克精神倡导“更快更高更强”,采用合理的途径将这种体育文化迁移到专业学习、技能历练、道德养成、人格塑造等方面,实现体育化人、体育育人。借助团委、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管理者形成的合力,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升华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把体育文化活动与学风、校风建设等紧密结合,打造特色体育精神文化品牌。
(五)实施体育信息载体文化建设
构建完善的校园体育文化宣传体系,通过宣传橱窗、官方网站、微信、APP、报刊等自媒体信息载体,传播先进体育文化,传播现代健康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舆论引导,影响师生的知行。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构建立德树人新构架,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厚植培育办学特色,推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有着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
第二,充分认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持续积淀的系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要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做到分类施策,分步推进。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要依据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体系进行科学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韩兵.辽宁省高校體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6).
[2]姜志明,樊新.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3]莫菲.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
(作者单位:雷建辉,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陈利利,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