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赋予师生独立性,激励师生不断反思和不断超越。简而言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地域情感”理念,是一种创新思维,是对“校园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是校园文化与地方人文从理论到实践的提炼与融合。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物质文化建设要根据高校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校园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从原有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建造具有学校历史的人文景观和室外广场,还可以开辟小型植物园、公共雕塑等美化校园的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
1912景观广场系列作品在设计中以学校创建时间1912为文化元素,通过学校变迁及历史进程,将学校人文历史重新梳理寻找设计焦点。1912景观广场位于学校行政楼东侧,便于师生课余及闲暇时间在广场内游览休息。场地位置选择依托校园建设规划及场地使用情况,确定设计空间走向。前期场地测绘中,根据场地狭长的特点,设计中简化参观道路,场地内道路主要由两级道路组成。根据场地东西方向有较缓坡地的特点,在前期设计中与施工方沟通,选择在原地势基础上进行填埋减缓地面坡度。作品设计以学校历史沿革作为元素整理参考,在1912景观广场空间中穿插时间广场、校史记忆墙、景观植物种植区及象征学校创建时间1912年的数字展示广场等景观节点。
时间广场作为1912景观广场节点之一,它对学校成立进程中重要时间点进行记录呈现。广场中心为铜制校徽,通过地面铺装寓意三所学校经过时间的洗礼合为一体。校史记忆墙设计中体现学校创办理念及学校与地方行业发展相互依托的关系。通过对创建初期校门的复建作为开启记忆大门的钥匙,由园内景观墙浮雕展现学校发展历程。三面景观墙以不同时期学校发展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设计元素,通过提炼及艺术化处理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历史风貌,让参观者与之产生共鸣。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设计中,在1912广场东侧设计建造院士廊与之相呼应,通过曲桥将两岸景观连为一体,同时增加校训及优秀师生事迹介绍,在师生休息游览之余,阅读宣传栏中展示师德师风及杰出校友风采,增强广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师表形象;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
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的特色和品牌。优秀的校园文化,首先做到了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内容和建设规划在认识上的统一。对师生生活学习空间进行营造,设置相应的路网和配套设施,丰富师生员工的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景观建设总体方案,按照圍绕学校人文历史,分期完善校园景观,完成校园的绿化,形成统一和谐的校园文化。制作统一的校园标识如校徽、校标、校旗、导示牌、路标牌、安全通道指示牌等,根据楼宇用途对楼栋、办公室、教室等进行标识。公众服务指示、岗位牌及警示牌等进行统一设计制作。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点,在校园内分点建立展示学校办学理念的铭文,提升校园文化层次,体现学校特色,展示学校形象。统筹在校园内建设文化墙或文化橱窗,宣传学生突出事迹、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中最为复杂也最具历史意义的重要工程。校园文化的继承延续及创新发展,始终发挥着特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尤其是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把师生形象看作是流动的校园文化,形成科学、技术与人文的统一体,使学校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学校面貌表现出校园的整体精神和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指导作用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环境教育,它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最终目标是营造氛围,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建立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有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陶冶学校师生情操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这也有利于健全校园区域全体员工的文化建设意识。用文化经营学校,就是要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为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从常规水平的管理中解放出来,努力建设以创新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内容,坚持不懈地引导学校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用文化魅力来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发展人才,用文化氛围来陶冶人、影响人,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校园文化凝结了学校的优良传统,是办学经验的结晶,更是时代精神和学校个性的张扬,新时代,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构建新时代新学校的新文化。
阚璇,男,1981年生,吉林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鲁迅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空间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地域文化研究。
项目名称:2019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课题“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90106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