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雅婷
【关键词】 班级管理;小学生;意志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20)13—0024—01
教育的过程是提供学生学习成长的各种条件,促进学生成人成才,除了智力的开发与知识的教授,认知、情感、意志力及个性培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意志力作为健全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已被纳入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中。个体身心发展早期多以感官接触世界,并与世界的互动中形成对世界的反应与认知,继而才会转化为行动。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限制,还不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也不善于为达到既定的目标付出行动,自制力差、执行力弱、耐受力低,意志力亟待培育与锻炼。身为小学班主任,重新认识意志力的价值和培养途径,并将其延展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与班级管理中,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意志力的价值
意志力是引导人类行动的力量。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西门思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或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行动的综合能力。意志力强的学生,心态良好,行动积极,做事目标明确,不怕失败,执行力和抗挫折能力强,可全身心地投入到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对个体而言,意志力的变化规律与其他大脑机能一样,用进废退。意志力的培养非知识灌输与说教所能达到,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体验与实践。越是对意志力进行锻炼和挑战,个体意志力就越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创设不同的情境,不断建立学生兴趣爱好与学习活动之间的意义连接,通过帮助学生树立既定目标,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信念及价值观念,以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创设情境助力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力培养的方式因人而异,学校要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点,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故事引导、行动塑造、专注力训练、情境体验、观念转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意志力。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要求孩子们遵守的和行动的教师必须要首先做到,以自身的人格、学识、行动影响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知情意行的力量。
其次,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活动组织中,要给学生建立适当的规则和目标,给予学生爱与自由,放手让学生积极行动、探索未知,如组织班级体育竞技、角色体验、故事模拟、户外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获得相应的面对挫折与挑战的体验。杜威说:“从做中学。”学生在真实情境的体验与行动中,才能够不断得到生长及其经验的扩充。在目标达成和经验改造中,学生才会学会选择和专心做事,才会增加勇气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才会建立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久而久之,既学会了学习,也学会了健康生活。
最后,班主任在日常班级各项事务管理中也要善于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并基于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及意志力的强弱,有层次、分类别、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情境锻炼学生的执行力和抗挫折能力,并根据学生的回应与行动力,及时动态调整教育的策略与方法,使学生的生长与经验改造处于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中。
三、家校共育,协同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智能时代的各种资源为家校共育提供了便利,也为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了便利。学校教育需要各主体积极参与。尤其在小学阶段,家长的参与和配合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小学生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极强,家长与教师的一言一行皆会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对周遭环境的反应。无论是日常生活习惯还是学习态度的养成,都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以形成共同合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态度。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如果缺失了家庭的力量和家长的配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社会文化情境的创设和意志力培养的细节也需要家长的主动参与。家长只有与教师、学校沟通、对话,只有在密切的互动中,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发展动态,也才能从细微之处逐步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一项坚持不懈的工作。有效促进学生成为乐观向上、身心健康、充分自由生長的生命个体,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责任。教师和家长都要清楚各自的责任,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价值观,共同努力,让学生拥有强大的内心、强壮的体格、强劲的学习态度与良好的执行力、耐受力。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