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外宣新闻翻译策略研究

2020-01-19 21:13吴南辉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翻译者目的论新闻报道

吴南辉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有机载体,针对性强、反馈快,是人类了解社会发展动态的重要渠道。新闻外宣与国家形象的确立与推广、和谐国际发展环境的构建与拓展密切相关,是中国经济文化“走出去”的关键途径。在理论层面上外宣翻译属于翻译的特殊形式,主要指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世界认识中国文化为引导,以我国汉语为数据源,以媒体渠道为平台,为世界民众提供中国思想、中国见解及中国理念的翻译活动。在新闻外宣翻译中,翻译的主体是新闻文本,因此外宣文本与我国新闻的特征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以目的论为中心能够有效提升外宣翻译的质量与效果。

一、目的论的理论内涵

目的论主要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将翻译目的、翻译功能作为翻译的前提,从而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使译制文本更具针对性、实效性与有效性。该理论最早形成于上世纪末,是由功能学派诺德、费米尔、莱斯等专家提出的创新性语言翻译理论。在目的论视域下,翻译是动态的过程,是将母语文化置于跨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数据传递的行为,拥有着文化与交际属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翻译目的就是翻译标准。其中“忠实原则”“连贯原则”与“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重要原则。“目的原则”是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关键原则,并使其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将翻译的功能与目的作为一切翻译的抓手与指引。而忠实原则与连贯原则必须在目的原则的引导下进行,如果出现相矛盾的情况,则需要优先考虑“目的原则”的翻译需求。所以语言翻译是由语言翻译目的所引导与决定的过程。因此依据翻译论的翻译原则,译文需要全面适应目的语所处的文化背景,使受众易于理解与接受。除此之外,目的论要求翻译者要始终明确文本的应用目的,并依据不同的翻译目的与应用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因此与其他理论相比,目的论并不要求翻译工作者进行等值或对等翻译,真正解放了翻译人员的思维,激发了翻译者的思维潜能与能动性。

二、新闻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

在真正利用目的论探寻新闻外宣翻译的策略及方法前,翻译者需要明确新闻外宣翻译的翻译原则及准则,从而使目的论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出跨文化交流的目的。首先,翻译者需要准确传达新闻事件的真相。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具有本质的差别,新闻强调“客观表达”“准确无误”与“字斟句酌”。这种特征便影响到翻译者的翻译工作,需要将客观事实准确而公正地呈现在文本翻译中。然而由于我国与西方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导致在传统的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我国一直沿用顾全大局、明确思想的原则,注重社会整体的安定。但西方国家在文化理念及思想行为层面上,与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遵循着文化激进与行为至上的原则,从而在新闻报道上过于追求社会事实。因此,在这种差异下,翻译者要批判性地分析素材,将事实真相置于外宣文本翻译的首要位置。其次注重逻辑关系,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语意清晰是基本的新闻要求,能够有效地将客观事实清晰地反映出来。因此,在翻译层面需要根据语言文化的不同性与差异性,对素材进行调整、撰写及架构,使目的地受众能够从文化认知的角度获取新闻知识,实现新闻外宣翻译的目的。

三、目的论下新闻翻译的策略

根据新闻外宣翻译的基本原则,能够发现新闻翻译的目的是准确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从语言层面提升新闻报道的逻辑性、条理性与针对性。因此,可以说目的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新闻外宣翻译的时效性与有效性,使新闻外宣翻译充分满足新闻翻译的基本原则,从而以“功能、目的”的角度出发,探寻出外宣翻译的发展路径。在目的论层面下,外宣翻译属于跨文化、跨语言的文化交流方式,要求翻译人员在掌握汉语内涵的过程中,通过运用符合目的语文化思想的翻译手段,将新闻外宣文本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表达。但总体来讲,目的论下的新闻外宣翻译需要做到贴近目的语受众的生活需求、思维理念及我国的发展实际。

(一) 特殊短语翻译

在新闻外宣翻译中,翻译者不仅需要拥有较强的翻译能力及综合素质,更需要拥有其他语言理解及应用能力,这具体表现在翻译人员在语言及词汇的判断与选择层面上能够准确运用语法、句式表达我国汉语所蕴含的语义信息及基本思想。从而在文化层面上,探析出语言文化的转换路径及方法。譬如“三个代表”可以翻译为“The Communist Party always represents the demands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虽然在文本翻译的过程中,英译文本较为冗长,然而却能够深刻地表现出“三个代表”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指导地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方便新闻外宣文本的传递与表达,需要将原始文本进行进一步的缩减。在目的论的背景下,外宣文本的翻译目的是使国外友人切实地理解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上的发展内涵及状况,所以在特殊短语的翻译过程中,需要选择出合适的短语对其进行翻译,使其真正地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

(二) 客观事实翻译

在目的论背景下,新闻外宣翻译的目的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新闻传播的目的,即忠于客观事实,明确新闻在媒介传播中的价值及功能,将新闻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彻底地呈现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其次是跨文化交际,使目的语受众在阅读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社会现状、发展情况及文化底蕴有更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在外宣文本翻译中,需要将文本翻译的新闻性、文化性,作为外宣翻译的指导原则。譬如“中国农业人口与城市人口的经济收入水平相差2~5倍左右,故在农业地区选举的人大代表数量要远远多于城市地区。”可翻译为:“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conomic income level of China's rural and urban population is about 2~5, and the number of deputies elected in rural areas is much more than that in urban areas.”虽然在新闻外宣翻译中需要注重英语文化的转换,然而在客观事实呈现层面上,要基于新闻翻译的基本原则,随后,在人大代表规模及数量层面上进行调整,使国外友人深入理解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三) 语体生态翻译

新闻报道的主要要求是面向大众、语言通俗、简洁明晰,因此,翻译工作者在目的论的引导性,应以增强目的语受众对外宣新闻的理解程度为翻译目标。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英美国家的新闻报道文本中的俚语与口语越来越多,由此可发现,英语国家的新闻报道开始向贴近受众思想、学历及文化的层面转变。所以在翻译新闻外宣文本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结合目的语国家的语体生态,将原始文本中过于专业、学术及模糊的词汇或短语转换为口语的形式,以此满足目的语受众的阅读需求。譬如在“放眼全球,世界秩序与体系得到了深度调整,制度选择与文明发展遇到了新的十字路口”,这是人民网关于推进思想宣传工作的报道,在外宣翻译中,翻译者必须以受众的语体生态作为目的,将思想传达作为任务,因此可将其翻译为:“Looking around the world, the Global Order and system have been adjusted,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has encountered a new choice”。由此,目的语受众才能有效地了解文本的真实内涵及文化传达的全部内容。

猜你喜欢
翻译者目的论新闻报道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传奇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目的论——基于《虬髯客传》五个英译本的分析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论翻译者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