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观察

2020-01-19 17:22:38东港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东港118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牙髓牙周根管

东港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辽宁 东港 118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仅采取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采取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牙龈附着水平(AL)、菌斑指数(PLI),评价临床疗效,同时随访12个月,评估患者的咀嚼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D为(2.94±0.66),BI为(1.73±0.57),AL为(1.01±0.62),PLI为(0.73±0.15),明显小于对照组(4.09±0.63)mm,(2.47±0.58),(1.68±0.41),(1.67±0.49),研究组PD、BI、AL、PL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0.4%,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12个月的咀嚼功能评分为(20.52±3.4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7.42±5.48)分,研究组咀嚼功能评分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采取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并能进一步改善咀嚼功能。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常继发于重度牙周炎,是导致患者失牙的重要原因。近些年随着牙周炎患病率的不断提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也随之提高[1]。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主张行根管治疗[2]。本研究旨在探讨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4月10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纳入标准:①牙髓活力基本正常;②牙周炎症得到控制;③患牙松动0~1°。排除标准:①急性牙髓炎症状控制不佳;②有其他牙体牙髓疾病;③合并全身性疾病;④近期内接受过相关治疗;⑤每天吸烟超过20支。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9~61岁,平均(42.84±7.47)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26~60岁,平均(40.98±7.0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取牙周基础治疗:口服抗生素,龈上洁治,龈下刮治,使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牙周袋。研究组先进行根管治疗:实施局麻,行改良Widman翻瓣术,充分清创后,将Vitapex糊剂填充到根尖骨缺损处和骨内袋中,用Bio-Gide膜覆盖。术后常规抗感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牙周基础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深度(PD)、牙龈出血指数(BI)、牙龈附着水平(AL)、菌斑指数(PLI),随访12个月,评估患者的咀嚼功能,包括患牙松动度、可进食的食物类型、咀嚼食物的情况、咀嚼有无不适、是否愿意用患牙咀嚼食物、是否影响选择食物等几项,每项1~4分,得分越高表示咀嚼功能越好。

1.4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无牙痛,根尖区无窦道形成,PD减少3mm及以上,BI阴性;有效:牙痛明显减轻,PD减少2mm及以上,BI阴性,根尖区窦道尚未完全闭合;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PD为(5.72±0.65)mm,BI为(4.77±0.69),AL为(3.28±0.66),PLI为(1.50±0.59);治疗后PD为(2.94±0.66)mm,BI为(1.73±0.57),AL为(1.01±0.62),PLI为(0.73±0.15)。对照组治疗前PD为(5.68±0.78)mm,BI为(4.72±0.53),AL为(3.40±0.73),PLI为(1.67±0.68);治疗后PD为(4.09±0.63)mm,BI为(2.47±0.58),AL为(1.68±0.41),PLI为(1.67±0.49)。研究组PD、BI、AL、PL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显效33例(64.7%),有效15例(29.4%),无效3例(5.9%),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21例(41.2%),有效20例(39.2%),无效10例(19.6%),有效率为80.4%,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远期咀嚼功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的咀嚼功能评分为(14.28±3.18)分,治疗后12个月的咀嚼功能评分为(20.52±3.44)分;对照组治疗前的咀嚼功能评分为(15.09±3.42)分,治疗后12个月的咀嚼功能评分为(17.42±5.48)分;研究组咀嚼功能评分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牙周与牙髓组织的解剖结构相互连通,发生牙周病变后,晚期可引起广泛性牙周组织破坏,并蔓延至牙髓,从而引发牙周牙髓联合病变[4]。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难度增加,在临床治疗上,要对牙周组织与牙髓组织同时起作用,这是常规药物治疗受限的。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较为理想的方法,根管治疗术主要起的作用是能够将根管内炎症牙髓及坏死物质充分清除,扩大成形根管,根管内封药抗感染。研究表明,完善的根管治疗术能够消除牙周与牙髓的交互感染,促进牙周再生[5]。有学者指出,一些牙周感染严重的患牙,即使没有明显的牙髓症状,很多也已出现了牙髓病变,建议行根管治疗术[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PD、BI、AL、PL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80.4%。本研究还探讨了根管治疗术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12个月的咀嚼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效果是单纯牙周基础治疗无法比拟的。

综上所述,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采取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并能进一步改善咀嚼功能。

猜你喜欢
牙髓牙周根管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观察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2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牙周牙髓综合征92例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