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艳
(黑龙江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语言产业是以语言为内容、材料或是以语言为加工处理对象生产出各种各样语言产品或者提供各种语言服务的产业业态,大致包括语言培训产业、语言出版业、语言翻译业、语言能力测评业、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业、语言康复业、语言艺术业、语言会展业、语言创意业九大业态[1]。现阶段,国内前四种业态发展迅速,后五种业态处于起步阶段。大力发展语言科学技术是未来语言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语言产业作为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可以提高人们的语言技能,满足语言需求,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但目前语言产业还没有正式作为一个产业门类进入国民经济领域[2],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设置专门的语言产业管理机构,缺乏合理开发和利用语言资源、探索语言产业发展路径的意识。因此,今后语言产业研究应重视语言产业的经济价值,发挥语言产业的带动作用,解决语言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积极探索语言产业的发展路径,使其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黑龙江省是国家建设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重要交通物流枢纽,建设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贸易转型、开展商务洽谈、允许海外人才在自贸区创业等举措为语言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发展存在发展水平低、语言产业结构单一、语言科学技术水平低、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旨在分析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发展现状,并为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国外语言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发展迅速,语言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英国、美国、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家设置专门的语言产业管理机构,制定语言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开展一系列措施,来带动语言培训、语言翻译、语言测试等业态发展,获取经济价值。德国柏林从1988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国际语言文化展,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商家参展。展出内容包括语言翻译、语言学习软件、语言课程、语言文化培训等[3]。
语言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黄少安、贺宏志、张卫国、陈鹏等学者先后对语言产业进行过多维度的研究。近十年,我国语言产业发展在平台建设、研究方法、理论专著方面都有显著成果。例如,2011年山东大学成立的“语言经济研究中心”、2012年在教育部语用所和广州大学的共同努力下成立的“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同年12月,第一届中国语言产业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语言文化建设和语言产业发展有组织地进行[4]。贺宏志教授、陈鹏教授、黄少安教授相继出版了《语言产业导论》《语言产业引论》《语言经济学导论》等专著,分析了语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价值,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政策也支持语言产业发展,2012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和2016年出台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都提出大力发展语言产业。现阶段,我国对语言产业发展的研究集中于对语言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尚未形成完整的语言产业理论体系,语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高[5],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产业理论,探索发展路径。
黑龙江省主要经济结构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金融业、文化业、对外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互联网大数据、语言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语言产业各业态发展态势良好,语言产业各业态的发展意味着对语言人才、知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增长,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劳动力资源转型升级。语言培训业、语言翻译业能够带动旅游、对外贸易的发展,满足旅游业、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交际需要。计算机语言的发展加快了金融业的发展步伐,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协调并进,优化产业结构。鉴于此,黑龙江省应重视语言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推动语言产业优化升级。
黑龙江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金源文化、渔猎文化、黑土文化、冰雪文化等本土文化丰富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经济潜力巨大,但目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并不景气,文化产业的收入增幅不大。发展语言产业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推进黑龙江省文化市场繁荣,除借助网络、自媒体平台以外,翻拍经典文学作品、拍纪录片也是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无论拍影视剧还是纪录片,其后期的制作与宣传都需要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语言艺术业等语言产业参与其中。所以激发语言产业活力在推动黑龙江省本土文化振兴、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对外形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的背景下,打造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黑龙江省国际形象,更离不开语言产业的推广与支持[6]。
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呈现出语言产业发展不平衡、语言产业市场开拓深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着重分析语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路径是当前研究的焦点问题。
第一,黑龙江省拥有普通话十分标准的优势,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学习汉语。黑龙江省各个高校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截至2019年4月12日,黑龙江省内留学生数量达13 429人。留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往往主动学习汉语,参加HSK考试,带动了省内语言出版、语言测评业的发展。
第二,黑龙江省拥有独特的产业优势。近年来,旅游产业越来越成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冰雪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可以将旅游产业作为吸引翻译人才、外语语言人才、管理人才的突破口,并由此刺激语言培训业、语言翻译业、语言产业管理、语言产业营销等服务性产业,形成人才聚集优势。另外,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同外国进行贸易合作更加紧密,与国外厂商、企业在线联系等活动更加频繁,这就要求黑龙江省提高对外交流水平,由此必将带动外语语言服务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业的发展。
第三,发挥黑龙江省语言学会的作用。如举办黑龙江省语言学会学术会议,积极召开各类语言学术论坛,激发语言会展业的发展活力。会展业将有力带动语言培训、语言速录、语言翻译、语言创意、语言艺术等相关业态,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5]推动语言产业各业态进一步升级。
第一,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各业态发展水平较低。因托福、雅思、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出国等的需要,语言培训和语言测试业火爆,但这两种业态发展不够完善,当地的培训机构以英语为主,专业大型的俄语、日语、韩语等的培训机构较少。黑龙江省内百分之八十的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课程,留学生数量增多,汉语、英语、俄语、韩语、日语等教材的出版量越来越大,这些教材主要以纸质图书为主,很少涉及电子、数字领域,而且即使涉及了也比较零散,规模化、科技性程度不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水平低,输入法、字形识别、文字处理、机器翻译等业态使用频次低,且发展缓慢。社会对语言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语言产业的影响力较弱,但发展潜能却是不可限量。
第二,语言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语言服务性产业发展还未能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契合,未能满足黑龙江自贸区建立后的语言产业需求。语言培训业、语言翻译业、语言出版业、语言能力测评等传统业态发展较快,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业次之,其他语言创意、语言艺术、语言康复、语言会展业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不具有系统性。
第三,语言科学技术水平低,语言人才匮乏。和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黑龙江省教育水平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省内很少有高校开设语言科学技术类专业课程,语言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另外,语言产业人才匮乏。语言人才是语言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缺少语言人才会制约语言产业发展。黑龙江省内高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建设上的结构有待优化。目前黑龙江省内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7所高校招收翻译硕士,招收人数不足200人。课程设置上缺少语言产业管理、语言产业营销、语言产业服务等课程。并且省内高校的语言类毕业生毕业以后,部分学生未从事本职工作,部分学生去沿海发达地区工作,人才流失严重,留在省内的毕业生无法满足语言产业多方面发展的需求,高素质、专业性的语言人才数量少,语言技术型人才、语言产业管理人才、语言产业营销人才更是短缺。
第四,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管理,语言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当地政府未能足够重视语言产业发展所凸显的经济价值,未对语言产业制定总体规划,未完善相关的产业理论,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语言产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黑龙江省应该学习其他语言产业发展较好的省份,建立语言产业园区、语言产业发展平台或者语言产业发展大型基地。当地的语言产业总体处于分散状态,系统性、组织性不强。另外,黑龙江省并没有积极利用当地特有的冰雪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来有效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产品。语言服务水平低,竞争力弱,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为语言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语言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高境外贸易合作水平、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语言产品和语言消费,在此背景下要多措并举促进语言产业发展。
第一,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语言产业进行保护、扶持,使语言产业发展有法可依,合理规范发展。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适合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对语言产业发展给予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扶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调节、管理职能。黑龙江省作为面向俄罗斯、辐射东北亚的重要门户,要以此为契机,打造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基地。
第二,加强国际合作,学习他国、他省的发展经验。语言产业发展不能单独进行,需要与各国进行广泛合作,培育国际语言产业发展市场。目前,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立,语言服务市场逐渐兴起,日语、韩语、俄语等同汉语的互译增多,以及汉语同其他贸易往来国家或民族语言的互译增多,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都是国际合作。要学习其他省份或其他国家的语言产业管理经验,比如学习德国语言产业管理经验,学习其语言产业因地制宜的方法。借鉴海南、浙江、江苏、北京等语言产业发展好的省份的产业模式,充分利用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优势等带动翻译、出版、会展等语言产业发展,走出符合本省发展的专业性、区域性、特色性语言产业发展之路。
第三,重视语言文化产品开发,合理开发和利用语言资源。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并且方言地域特色突出,在推动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发展进程中,要合理开发和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将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保护与语言产业发展相结合。比如出版黑龙江省名人经典作品的方言版本、运用方言记录黑龙江省重大历史事件,同时推出满语学习软件、城市满语地图以及在各个高校开展濒危语言的教学课程等。全面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资料库,将其作为语言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运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开发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比如充分利用黑龙江大学满语研究所的师资建立满语日常交际用语语料库、出版满语书籍、出版满语学习词典等语言产品,完成少数民族语言及方言的产业化开发。
第四,发展语言科学技术,培养语言产业人才。语言产业发展要以科学技术做支撑,语言服务性产业尤其如此。对外贸易进程中,语言互译、语料建设、语言资源共享、多语网站建设、企业之间在线交流等都要以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字库、语音识别、文字处理等业态都将应用于其中,这无疑会促进语言处理产业发展。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发展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升语言产业水平。同时,培养语言人才,开展多语教育,在省内各大高校开设多门外语课程,比如日语、韩语、俄语、德语等课程。对计算语言学等有针对性的学科投入资金,引进计算语言学教师和设备,培养高素质、职业化的语言人才。重视汉语国际推广,培养高素质的对外汉语国际教师,编写适合外国学生学习的对外汉语教材,鼓励高校师生到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教授汉语,让汉语“走出去”,从而促进黑龙江的自由贸易和语言产业发展。
语言产业具有经济价值,从语言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必将在国民经济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它的经济属性日益凸显。发展好语言产业,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黑龙江省语言产业发展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期,需进一步彰显地域特色,提高语言产业地位,丰富语言产业发展类型,对语言产业进行规范化、协调化管理,发挥好语言产业的经济功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