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庆 六安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道路运输行业是资源消耗型行业,作为消耗汽柴油燃料能源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开展进行的重头戏。2019年全国现有营运客车77.67万辆,营运货车1087.82万辆,城市汽电车69.33万辆,巡游出租车139.16万辆。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03.12亿人,旅客周转量8857.08亿人公里;货运量343.55亿吨,货物周转量59636.39亿吨公里;完成城市汽电车运量691.76亿人,巡游出租车运量347.89亿人。据2019年全国抽样调查监测,道路客运企业每百车、每千人公里和货运企业每百吨公里单耗分别为26.8千克标准煤、13.1千克标准煤和1.7千克标准煤;城市公交企业每百车公里单耗38.1克标准煤,万人次单耗1.5吨标准煤。节能减排在道路运输行业任务艰巨,因此降低能源消耗量,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运输行业的重要工作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系列的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发,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在运输过程能源消耗数量巨大。因此,在道路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始终作为人民密切关注、自带热度的话题之一,也是实际执行过程难点问题。目前在国内的道路运输领域相关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困难为以下几点:
一是在道路运输领域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和配套,执法过程缺乏法律支撑,力度不足。
二是大众尤其运输领域内从业人员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将国家、行业制定推广节能优先方针贯彻落实到位,运输过程中难以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
三是运输领域能源消耗统计工作基础滞后,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有效能耗统计方法和手段,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四是道路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方式比较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道路运输组织化的水平不高,经营主体数量多、规模小且高度分散,共享资源不足,运输市场上从事跨方式、多式联运的经营主体稀缺,运输形式复杂多变,缺乏一体化顶层组织设计,生产发展方式落后。
六是道路运输统筹协调不够,方式衔接不畅。枢纽站场、无缝衔接体系不完善,跨方式运输不畅,城乡运输二元结构未实现无缝衔接,有效的运输效率低下。
七是道路运输工具设备标准不够统一规范。各类装备之间难以通用,缺乏统一标准进行规范生产和使用。专业化、大型化、厢式化车辆发展缓慢。新能源、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比例有待提高。对于已采取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少,所使用的先进技术、设备及体系亦不够完善和健全,相关的快速转运、载运工具、运载单元亟待进一步改进。
八是道路运输里程利用率低、实载率不高,运力和能源浪费严重。
九是道路运输驾驶员技术有待提高,节能意识不强,没有采用合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合理的驾驶行为操作,合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十是节能减排资金支持不足,许多先进的节能技术、项目难于实施推广,多数运输企业只考虑经济效益,认为节能减排投资大、见效慢,不愿投入。
首先,优化运力结构。禁止高耗能车辆进入,严格贯彻落实车辆报废更新各项政策要求。线路总长超过800公里的超长客运班线,在实际营运过程中车辆实载率未达到70%的以及未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企业一律不再增加新的客运班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发展高效、低耗、环保新能源客运车辆,如对城市公交进行优化升级改造,更新为使用电能、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辆,鼓励客运班线车辆推广使用环保型污染小的天燃气动力车辆。推广使用重型车、厢式货车、专用车辆进入货运市场。行业主管部门要通过督促营运车辆燃料消耗检测的标准把好准入关,依法严格按照相关限值标准,对消耗检测不达标车辆进行清理劝退,规范运输市场车辆能源消耗性能,提升营运车辆的节能环保水平。
其次,优化经营结构。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比较优势。加大对公众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宣传号召,客运方面鼓励居民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给予公共交通企业更多政策倾斜和投入,发展推行慢行交通。货运方面,推广运输企业更多采取无车承运人、甩挂运输及多式联运等低耗能运输方式。积极推进道路货运“互联网+”高效营运模式,提高整体道路运输行业综合运输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效果。
再次,优化组织结构。对于市场经营主体多散少问题,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在资产纽带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企业以收购控股、兼并重组及资金加盟连锁等方式进行规模化改革,促进经营主体集约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客运方面,鼓励骨干客运企业整合资源成立股份制公司,推进道路定制客运和“互联网+”运营。货运方面,将分散的个体经营运输业户与部分中小型规模公司进行合并整合,加强管理,拓展服务网络,延伸服务链条,加快向现代道路货运企业转型升级。
推广新能源和汽车代用燃料的使用,降低对汽油和柴油的依赖,降低道路运输中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鼓励推广节能驾驶和节能操作,打造节能减排项目,推广节能减排经验,普及驾驶节能知识。优化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完善提升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功能,引导多方式换乘出行提供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的节能降碳模式应用与推广。引导使用充电和天然气在城市公交中应用与推广;引导使用天然气在客货运车辆、出租车和驾校教练车中广泛应用。加强机动车维修企业废轮胎、废电瓶、废机油、废配件的循环利用,降低废水、废气排放量。积极采取绿色汽修工艺技术、设备和管理体系的企业采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以更好推广绿色节能维修发展,促进整个行业的升级改造。
严格按照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管办法的规定,立足源头,严把准入关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采取行政手段保障市场上车辆的燃料消耗、排放量等合标合规,强化车辆准入,通过考核评价,清理劝退市场上存在的耗能排放检测不达标不合格车辆。以道路运输证核发及年审等工作为抓手,督促车辆进行相关检测并加强对车辆配置、相关参数等的监管核查,进行有效动态管理,建立健全监督审核工作机制。有力推进各类营运车辆参数配置及车况达标核查,硧保道路运输领域各类车辆、设备节能减排达标。
鼓励发展高效、低耗、环保新能源客运车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引导城市公共客运发展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等新能源客车,加快对城市公交客运更新新能源车辆改造。调整车辆结构,推广货车使用厢式、重型等专业性高、能耗少的运输车辆。
旅客运输方面,通过依托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大对客运线路、发车时间、班次等营运信息的资源发布和共享,推进多种运输方式联程运输,加大对接驳运输、个性化定制客运等更为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规划发展,提升旅客出行效率。积极推进城乡运输一体化,打破城乡运输“二元”结构,实行无缝衔接,推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大力提高出租汽车预约服务能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绿色货运,加大无车承运人、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等新型运输组织方式推广。在物流领域,注重做好配送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物流发展,提高配送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深入开展绿色汽车检测维修标准化建设,从机动车维修的废物分类、废物处理和维修管理、作业等方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重点加强废汽、废机油、废旧蓄电池、废旧轮胎等废物的处置和污染处理。加强对辖区汽车维修单位监管,严禁露天喷涂等违规作业,减少大气污染。督促综合性能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加强行业监管,严格避免弄虚作假在尾气检测核发合格证明发生,从源头控制营运车尾气污染。加强对客运站监管力度,对进站配客的冒黑烟客车要求立即整改。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节能减排相关财政资金的支持,建议政府出台引导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相关政策,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通过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减免等优惠,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耗能、低效率的老旧车辆、设施及技术的更新升级换代,发展推广使用新型低碳环保的能源节约型清洁运输工具及相关工艺技术体系。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企业加大节能环保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多种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行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有效推广和运用。
各级道路运输行业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群众,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绿色新理念新思路的宣传活动,宣传先进经验和建设成果,扩大节能减排成效,积极引导社会公众绿色低碳出行。尤其注重通过驾驶员、维修人员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节能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使广大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并为之践行,形成深入其中、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