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伟滨 集美区审计事务中心
认真谋划固定资产的整合盘活,有效利用。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综合梳理,提出需要进行处置的固定资产清单,批准后进行相关处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需由市财政局委托经政府采购入围评估中介库的评估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后,委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法定程序组织交易,并以评估价作为拍卖的参考底价,所得收入一律上缴基层政府资产处置收入[1]。根据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量情况,排出核查计划,由局领导带队,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处置情况及实际用途等进行地毯式实地核查,并根据核查情况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相关信息库,做到“一卡一物、一物一账,卡账相符”。
一是在基层政府资产管理中,有少部分固定资产由于价值太大(如路、公园、室外基础设施等),或由于产权不明、入账价值难以把握,虽然财政部门多次强调入账的必要性,但是基层政府嫌麻烦而漏记资产;二是由于历史沿革、机构改制等原因,部分资产在“改制”“移交”中流落“民间”,而且越是老单位老街道老政府,此类问题越是突出;三是资源意识不强,基层政府往往重资产轻资源,重有形轻无形,缺乏资源类资产台账,对频道频率、形象标志等无形资产更是缺乏管理。
一是多头管理。资产从权属、管理、经营等多维度分属不同部门监管,管理部门众多,责权不清,职权部门的管理积极性不高,部分资产权属单位也存在不愿交出经营权的情况;二是对资产的现场管理不到位,由于基层政府人手紧张,对资产管理难以实时到位,被侵占等情况屡有发生,被侵占后清理过程复杂而烦琐,甚至会引发群众矛盾,基层政府往往避而远之,“吃哑巴亏”;三是在管理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变动、人员变动、各人工作责任心不一,账实又不相符,“新官不理旧账”,导致资产收益欠收或资产流失。
一是积极性不高。由于监督管理、收益统一管理等原因,基层对资产出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态度,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在地方办公的垂直部门,资产不仅地理位置好同时便于经营利用,但由于基层政府难以统一管理,所属上级部门又无统一的管理规定,造成优势资产长期大面积空置,基层政府繁华地段的商业氛围大打折扣;二是一份文件管到底。各类资产千差万别,但是基层政府能使用的文件依据较少,能依据的经营利用条款更少,一份文件管所有。如:目前我市出台的资产管理文件只适用于面积较小的资产用于经营管理,对面积大、投入回收期长的资产受出租期限限制,租户承租意愿小,资产公开招租也容易流拍。
从源头上控制,减少固定资产的闲置,进一步加快现有闲置资产存量进行消化[2]。对于闲置办公用房应秉着非营利性运营、服务央行履职的原则进行安排,最大化地通过整合零散办公室和发行库房,改造成档案室、历史展示室、金融文化博物馆藏室、职工活动之家、党员活动室、机房及电教室、征信查询等金融服务性功能用房,更好支撑央行履职,服务地方金融。无论从资产的摸排、资产管理、出租收益等各个资产管理环节,都不应让基层政府成为“旁观者”。提高基层政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实行资产管理奖励与激励办法,建立考核管理制度,与考核结果挂钩,调动基层政府及资产管理单位的积极性,使资产最大效能地为做好单位各项事务服务。
打破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内部信息的流通和共享,进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建议以基层政府为节点,集中管理辖内相关闲置资产,结合资产管理特点,完善目前只是作为登记记账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登记、管理、出租情况、收益情况甚至引入招商情况等多模块信息,将资产管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合理疏通各区域、各单位、各流程信息壁垒。
一是分类,将资产进行多源分类,不应只按房屋、店面类别等进行分类,按不同类别分类施策,对特殊资产特殊类别更应“一产一策”,分类管理,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是统筹,招租管理不应机械化,孤立地按照单个资产管理,如在热门区域合适地段,将资产统筹协调打包出租,提升资产的整体经济效益。打破区域部门概念,将资产统筹规划,尤其是将垂直部门长期闲置资产纳入统筹范畴,合并考虑今后使用发展方向。
目前,基层政府资产大多以出租方式经营收益,但是针对部分“老破小”类的资产,往往难出租、维护成本大、经营收益少,可以探索出售等方式取得资产的最大收益率。
闲置资产中潜藏的变现风险和保值风险都可能会导致利益受损,所以除了拓宽处置方法外,还需要健全监管机制,加大资产管理对闲置资产的监管力度,参考贷款的五级分类法对货款的偿还可能性进行等级划分,及早预判存在的金融风险,及时采取手段进行方法[3]。
对基层政府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是个持久性的大工程,涉及各方利益,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做好规范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合作、依法行政,加强和改善现有管理制度,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产流失。基层政府才能真正发挥出所肩负的社会职能,推进社会经济稳定长期的增长,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