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坤,吴 鹏
(1.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241000;2.安徽省宿松中学,安徽 宿松246500)
抑郁症在中医被称为郁证。其临床特征表现为显著而长时间的心境低落、注意力降低、记忆力减退以及认知和控制能力受损。患有抑郁症的个体往往多疑敏感、自卑焦虑、易怒偏执,难以调控负面情绪,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据WHO报告,抑郁症位列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抑郁症发病率很可能发展至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患[1]。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超3 亿,近十年其发生率增速高达18%,其中中国就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
据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报道,高校是抑郁症的重灾区,我国大学生的抑郁检出率在20%以上[2]。根据美国国家调查数据显示其大一学生中9.5%患有抑郁症。美国心理学协会报道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在大学咨询中心接受治疗,以解决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美国大学健康协会2016 年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超过52.7%感到绝望,39.1%感到非常沮丧[3],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校园中大学生自杀或者故意伤害他人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抑郁症发生原因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更涉及到社会心理因素。对大学生抑郁症而言,目前国内外比较提倡的是通过积极的体育运动来改善和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状[4]。本文拟就体育运动对抑郁症的预防、缓解、治疗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通过体育运动减少大学生抑郁症发生、改善抑郁症状以及达到治疗作用提供参考。
抑郁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与病情发生密不可分。生物学因素主要与遗传、神经生化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密切相关,而心理学方面则普遍认为与易患素质相关。遗传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之间常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出现的时间节点可能是导致抑郁发生的关键。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易感基因表达有关,这些易感基因分别为:5-羟色胺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巴胺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血管相关通路基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等,已有研究证明,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及其表达和分泌的产物均与抑郁症的发生存在关联[3]。除遗传因素外,大学生高发抑郁症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周少贤等[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连续十年问卷调查了北京市某高校2008-2017 级大一共9524名学生,并对每年筛查发现具有明显情绪困扰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而在452 名“问题学生”的访谈中有53.7%存在人际交往困惑问题,位于大学生抑郁症发生因素的首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国父母望子女成龙成凤的观念,认为孩子唯有考上好大学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程,忽略了孩子人格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身心发育不同步。其次,一些孩子或来自单亲家庭或早年经历过留守,情感缺陷或父母关爱缺失;更有部分家庭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等。长此以往,孩子形成敏感偏执、自卑焦虑、易怒偏执等不健康的心理素质。进入大学后,不少孩子无法接受角色转换,跳不出家庭保护圈或走不出家庭的阴影、容易与他人产生误解和矛盾,甚至迷茫,不能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很容易出现自卑退缩、消极依赖等情绪,严重者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大学阶段的学习无论是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教学环境以及老师授课等都与高中有极大的不同。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向社会输送具有创新型思维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所以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承知识、更是创新知识的教育。在学习内容上,与高中相比深度和广度均发生了质的飞越,学习难度大幅提升;在学习方法上,大学老师则更多是“引导式”教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从高中的“要我学”逐渐转向大学的“我要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大学新生往往对新的学习环境无法适应,有的会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学习目标,最后意志消沉、出现心理疾患;还有一部分学生特别看重自己的考试成绩,而在激烈的学习竞争氛围中又难以实现,由高中时期成绩优异受到老师重视的尖子生变成了大学时期的普通学生,心理落差大,从而逐渐变得焦虑、抑郁。Beiter等[4]分析了374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就读于俄亥俄州斯托本维尔方济各会大学的本科生,受试者完成了抑郁焦虑应激量表(DASS21)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业成绩,期望成功的压力以及毕业规划是致使部分大学生发生抑郁的前三因素。
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可能还与当今社会变革下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有关[2]。一方面社会分层加速、固化及竞争日趋激烈。每个大学生对自己所处位置非常清晰,不同阶层之间社会流动空间和途径减少,交往圈子被固化,使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部分大学生难免产生自卑、忧虑等情绪。其二是由于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很多大学生实际从儿时就被卷入激烈的竞争中,从学习成绩到家庭条件以及体型外貌到专业特长等都展开了竞争。不少大学生在竞争中迷失了自我,特别是那些家庭社会地位不高、经济状况不好、处于弱势的大学生很容易出现迷惘、悲观、焦虑等不良情绪。第三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情感逐渐淡漠使得一些大学生不愿积极面对崭新的人际环境,不能和性格各异的同学相融,在人际情感中不能建立信任感、归属感、关爱感等也是导致大学生容易出现抑郁的重要因素。
体育运动对健康的益处是众所周知的。大量报道表明,定期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对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控制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体育运动对精神疾病如焦虑或抑郁症的预防、缓解和治疗也带来重要的有益影响[2]。目前,人们从锻炼心理学层面,通过大量案例,深入研究了体育运动与大学生抑郁症的关系,揭示出一定运动形式和一定运动量可以明显减少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或可有效缓解大学生的抑郁情绪[1]。
金胜真[5]采用元分析方法探究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焦虑影响,通过对有关体育运动对焦虑情绪影响的5685人次进行了总体量化,证实体育运动可显著降低大学生的焦虑程度,运动时间为4-9周、运动频率每周1-2次、运动时间每次1-2小时、中等程度运动量其效应值最大。胡德同等[6]对某高校一年级在校生进行了研究,发现为期10 周的体育运动,明显缓解了大学生抑郁程度。
何颖等[7]利用假设中介模型探讨运动量与大学生抑郁水平关系表明运动量与大学生抑郁水平呈负相关。而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分析某高校255名女大学生,进一步揭示体育运动对于缓解和治疗女大学生抑郁症确实具有良好效果。
张萌[8]在自愿原则基础上对在不同体育俱乐部进行训练的54 名有明显抑郁倾向的大学生进行了SDS测试,测定安排在体育训练前、训练2周、4周、6周和8周后进行。发现在各俱乐部训练8周后的所有受试者其SDS评分与训练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一定时间长度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大学生抑郁症状,训练方式、运动强度与大学生抑郁倾向改善程度关系密切,中至重度集体性体育活动对改善抑郁倾向最为有利。
Schuch 等[9]荟萃分析了49 项前瞻性研究,共随访1,837,794人年,发现体育运动水平高的人与运动量少的人相比,抑郁症患病概率可降低17%(OR=0.83,CI=0.79,0.88)。其他荟萃分析也发现低运动量与更大的抑郁风险相关。一些系统评价表明,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减轻抑郁症的症状,还可以作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有益补充。
内啡肽是一种吗啡样物质,由脑垂体和下丘脑等分泌释放,有很强的镇痛作用,由于内啡肽可使人精神愉悦,能让人产生欣快感,故有“快感荷尔蒙”与“年轻荷尔蒙”之称。早在1982年,Christie 和Chesher[10]就提出了内啡肽假说,其观点是体育活动可促进人体β-内啡肽的释放,能够使运动者精神振奋、心情愉悦,能较好地预防或改善抑郁症状。有研究显示,人体在进行一段稍长时间运动后(60分钟以上),机体内啡肽往往保持较高水平;而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一些受了重伤的运动员仍然能坚持比赛且取得好成绩,其原因之一就是与内啡肽的精神振奋及镇痛作用有关。有氧运动可致内啡肽释放,可有效缓解某些精神抑郁症状。最近一项专门针对内啡肽假说的研究显示,长距离竞技运动员(>4小时/周,连续训练2年)在其经过耐力训练休息2小时后进行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配体激活”毒理学检查,发现其内啡肽分泌增加[4]。实际上,内啡肽效应还能影响到人的性格,可提高人们对精神紧张以及对各种压力或有害刺激的忍受阈。但是,Smith等人[11]认为长期运动可导致身体对吗啡类物质的敏感程度及耐受性下降,需要不断增加运动量或运动强度才可满足身体的需求。因此,内啡肽假说还需要更强有力的人体试验佐证方可被大家公认。
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儿茶酚胺类及5-羟色胺(5-HT),它们都是重要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传递着生理信号,调节着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儿茶酚胺类可调节人生理情绪,特别是可以促进积极情绪产生,抑制消极情绪。为探讨体育训练对抑郁女大学生抑郁状态以及儿茶酚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李秋利等[12]对45 例已有轻度或中度抑郁的女大学生进行了抑郁力量训练(8周,3次/每周, 强度为50%~70%最大负荷的力量训练),抑郁有氧训练(8周,3次/每周,强度为50%~70%最大心率的健身跑),分别设计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皆为15人,分别于实验前、后用抑郁筛选量表CES-D 进行抑郁水平评估测量受试者的抑郁状态、血浆5-羟色胺(5-HT)以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通过8 周体育运动,发现抑郁运动组CES-D 测评分明显下降,抑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血浆5-HT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力量训练组的握力明显升高,而有氧训练组最大摄氧量增加。5-HT 又名血清素,大脑皮层及神经突触内含量高,能让人产生愉悦情绪,抗抑郁药品盐酸氟西汀就是通过提高脑内5-HT 而达到治疗作用[13]。近年来有关抑郁症单胺类递质及其相应受体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对5-HT的研究,这为揭示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尤其是对抑郁症药物的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神经可塑性指的是由于经验原因引起大脑结构改变。神经可塑性通路破坏可能会促进抑郁症的病理发生。多个元分析发现抑郁症与大脑结构异常有关,包括海马体减少,前额叶、眶额叶皮层体积减小,结构受损;前扣带回皮层体积和白质完整性下降。抑郁症还与跨越多个大脑区域的脑血流量差异有关[14]。抑郁症患者神经可塑性的几个关键细胞和分子机制也被破坏。荟萃分析还表明,外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抑郁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较低。经过动物模型试验结果,抑郁症可能损害几种细胞的生理过程,包括海马神经发生,而该过程对压力调节,抑郁和焦虑症状等有直接影响[15]。
体育运动可增加海马体的左、右侧以及几个皮质区域的体积。经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发现,体育运动干预可明显增加额叶以及前扣带回皮层的体积。运动会增加一些神经营养因子的循环,尤其是增加血清或血浆中BDNF的浓度。运动还可以诱导其他一些细胞和分子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神经可塑性增强,运动还可促进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合成分泌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释放。通过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运动刺激了一系列的细胞机制,这些机制会改变包括海马在内的多个大脑区域的结构和功能。
多项荟萃分析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一系列促炎性标志物水平升高,包括白介素(IL)-6,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以及其他几种IL 受体和受体拮抗剂。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IL-6 和CRP 水平升高[16],且抑郁症患者有可能具有更大比例的脂肪组织和代谢异常,从而促进促炎性脂肪因子的循环。
运动干预可以减少包括IL-6,IL-18,CRP,瘦素,纤维蛋白原和血管紧张素II等循环炎症因子[17]。低水平的体育运动可能与CRP、纤维蛋白原以及IL-6升高有关。根据一项荟萃分析,30-60分钟的中到高强度运动引起的IL-6升高约145%[18]。IL-6通常先于TNF-α释放,引发炎症。但是在剧烈运动中,IL-6 不会引起炎症,因为抗炎性IL-10 和IL-1 受体拮抗剂(IL-1ra)释放可抑制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IL-1β,IL-1α和TNF-α[19]。运动后IL-1ra 持续增加数小时。近期,一项为期12 周的试验发现,运动与抑郁症患者的促炎性IL-6 血清样品减少和症状减少相关[20]。
氧化应激(OS)指的是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氧化作用与抗氧化作用的动态平衡失调,从而导致脂质过氧化,蛋白质以及DNA 改变,细胞死亡。大脑等器官因具有高代谢率和低抗氧化水平,特别容易受到损害。通过收集来自18 个研究氧化应激的两个标记数据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和F2-异前列腺素,证实了抑郁症患者细胞DNA和脂质受损;高水平的氧化应激和低水平的抗氧化作用与抑郁症发生相关[21]。通过增强抗氧化防御能力以抵抗氧化应激的方法是针对抑郁症的一种新型治疗策略[22]。而长期锻炼可防止氧化应激。荟萃分析发现,运动能降低OS相关指标,定期运动通过上调细胞抗氧化基因表达增加抗氧化酶和修复ROS 损伤有关酶而对ROS产生适应性反应。动物模型表明,运动会减少特定大脑区域如海马体的氧化应激。
Schuch等[9]对26名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运动干预。结果表明,运动与血清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性物质(TBARS)的降低有关,TBARS是氧化应激的标志。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运动如何影响抑郁症患者的氧化应激。
任务掌握假说是由心理学界用以解释锻炼防治抑郁的可能机制。该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防治抑郁症的心理效益在于锻炼者完成运动任务时所产生的成就感以及所获得的控制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或完成运动任务后,其自我价值感与成就感以及对其所处环境的控制感都会明显增强,这对抑郁程度的缓解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已有多项研究验证了任务掌握假说。多项研究表明,锻炼会使人感觉到身体能力的提高和对技能的掌握,从而导致自我效能增强。这表明锻炼可以帮助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抵消抑郁症状。对患有中度或重度抑郁症的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基于网络的8 周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症状,提高自我效能[22,23],而增强自我效能、改善情绪可能是运动治疗抑郁的重要心理机制。
抑郁症位列世界第四大疾病,其病因主要与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抑郁症状的发生还可能与易感基因诸如5-羟色胺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多巴胺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血管相关通路基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分泌有关。通过体育运动,大脑中发生了许多相互依存的变化,从而产生了防止抑郁的环境,包括儿茶酚胺类递质分泌,使人产生各种欢快、愉悦等正性情感,减少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感。从运动心理学角度,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还可能结识到更多志同道合者,可以扩大自己社会网络以及朋友圈,从而提高人的社会支持度。当一个人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逐渐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体育运动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或可有效缓解大学生的抑郁情绪的重要调节作用就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