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发展路径的理论探索

2020-01-19 08:14李雪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发展教育

李雪松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而其中高等教育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等教育在新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目标更高了,任务更重了,需求也更迫切了。对于高等教育系统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转化为教育自信,因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开始迈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方阵,已经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潮流走在同一频段,有共同的关注焦点——教育质量,有共同的发展理念——学生中心,世界高等教育开始倾听中国声音、融入中国元素,我们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关系已经由单纯的追赶、借鉴、跟跑变成了追赶与超越、借鉴与自主、跟跑与领跑的交织交融,我们已经有了与世界高等教育的平等对话,已经开始用中国标准评估、认证世界高水平大学[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直接实施者,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等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教师队伍在教育事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他们是教育的改革者和主力军,他们最了解学生的需求、最熟悉教育的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要想不断变大变强,重中之重是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就是说,探索适合高校校情的教师发展路径,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高等学校乃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紧迫任务。

我们要牢牢把握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大会报告中讲教育的部分有327个字,内涵丰富。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下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的征求意见稿,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提出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的“三个牢固树立”,为广大教师确立了标杆[3];在视察北京八一学校时提出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的“四个引路人”要求,指明了教师的职责[4];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出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为优秀教师确立了标准[5];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教师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四个统一”,明确了师德建设的时代要求[6];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要珍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执着于教书育人,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

不难看出,教师素质的提升无外乎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也正是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点。

要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我们党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全面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逐渐成型。这些都对新时期的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既要是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帮助学生铸就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了做好学生的引路人,高校教师本身就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播正能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学生的全过程教育中。由此可见,教师本身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成为了教师发展的首要任务,因为这关系着高校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方向。高校要重视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将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贯穿至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7]。

要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两个重要标准,一个是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另一个就是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着整个教育工作的价值方向。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高校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六大长效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觉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切实履行教师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教学效果全面负责,杜绝教师触碰“红七条”的底线,以教师良好的教风,带动学生的学风,从而形成良好校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8]。

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阶段,是学生知识架构和基础能力的形成时期,教师在充当学生引路人的同时,也要充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帮助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和了解学科前沿。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师者为师的根本,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就没有办法当好知识传播者这一角色,因此教师应当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具备本学科坚实的知识基础,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高校也要鼓励教师通过学历提升、课程进修、短期培训和学术会议等方式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为教师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9]。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高等教育要推进四个回归,其中回归本分就是指教师要潜心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无论名气多大、荣誉多高,他的第一身份永远都是教师,他的第一工作永远都是教书,他的第一责任永远都是上课。因此,高等学校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并研究教学。高校教师要做到“德高”“学高”和“艺高”,所谓“德高”是指教师的品德,所谓“学高”是指教师的学识,而所谓“艺高”就是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教师的本分是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不断提升教学艺术的能力,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拥有很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未必教学能力就很强,因为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也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天生就是一个好老师。因此,学校要注重为教师教学艺术的改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持与帮助,通过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为教师提供教学理念、教学技巧、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培训,为教师搭建教学研讨与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咨询、诊断与指导,为教师订制个性化帮扶措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探索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特征的有效教学模式[10]。

要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把教学技能、教学方法都当成一门学问来研究,教师的教学学术研究能力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但是,现行的职称晋升制度和高校排名体系使得各个大学教师必须涉足的领域极少有人愿意自觉涉足,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把教学学术研究放到与科学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鼓励教师通过立项、建立教学共同体等方式加强教学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勇于打破传统的教与学模式,对探究式、个性化和参与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推广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现有的单向讲授、沉默无趣的课堂变为双向互动、思想碰撞的有趣课堂,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引导教师将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并应于课堂教学,确保教师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11]。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高等学校要培养创新性人才,那么教师本身就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不一定是衡量一名大学教师是否合格的必备职业技能,但却是衡量一名大学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教学创新能力主要涵盖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技巧、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领域,既指教师要有教学创新思维,也指教师能够将创新的思维和意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去。高校要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支持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活动,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营造鼓励教师教学创新的文化氛围。

要改进教师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是教师发展的“指挥棒”,以往的教师评价体系都过于注重教师的学历和科研,尤其在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过程中,忽略了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变成了“良心活儿”,只要过得去、不出问题就行,这十分不利于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因此,高等学校要不断改进教师评价体系,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多维度地考察教师的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研究等教学实绩,强化对教师教学工作质和量的要求,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评奖评优中实行教学工作不达标的一票否决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兼顾教学科研的教师评价体系。

要提高教师发展者的胜任力。以往高校只是注重对教师能力的提升,却忽视教师发展者本身的能力,可实际上,教师发展者在教师发展工作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是教师发展工作的顶层设计者和具体执行者,教师发展者的理念、视野、业务水平和执行力决定着一所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的层次和效果,对教师教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师发展者,可以变教师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将我们以往对教师的要求性学习改为为教师的需求提供支持与帮助,用科学的发展体系引导教师主动学习,用好的发展项目吸引教师主动学习,用有效的激励政策激励教师主动学习[12]。

高等学校的教师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师发展路径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高等学校要紧紧围绕教师的切实需求开展教师发展工作,不断拓展工作内容、丰富工作形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解决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师发展工作成为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助力器。通过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发展者的胜任力等有效措施,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TheTheoreticalExplorationontheDevelopmentPathofCollegeTeachersintheNewEra

LI Xue-so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staff occupies a crucial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education and ev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country and nation. At presen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to develop is to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staff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explore a suitable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 development; teacher ethics and teaching style; teaching ability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