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民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130021,长春)
河湖保护治理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将水安全保障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开创了水利事业崭新局面。2019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黄河时,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为做好新时代治水管水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松辽流域地处东北亚核心位置,自然资源丰富、河流水系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天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松辽流域水利事业在党中央、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的原则,兴水利、除水患、促发展、惠民生,取得了巨大成就,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东水中引、北水南调”水资源配置格局, 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受自然禀赋条件限制与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等因素影响,松辽流域河湖生态保护新老问题叠加,日渐成为制约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 如何从流域现存实际症结出发,有效补强薄弱环节,破解突出问题,提升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和生态流量管控能力水平,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松辽流域泛指东北地区,流域面积124.9 万km2,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地肥沃,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20%,享有“北大仓”的盛誉。 流域涉及辽中南地区国家优先开发区和哈长地区国家重点开发区,著名的“一山二岭三平原”也位于区内。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之一,有着重要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定位,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保障粮食生产、维护生态安全方面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东北的生态环境, 提出“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绿色发展”的明确要求;2018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东北地区对于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并强调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 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才能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总书记视察查干湖生态保护情况时再次指出,“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 此外,国家领导人也相继对西辽河流域地下水超采、河道断流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西辽河水资源需求管理、量水而行。
东北地区资源、产业、生态等传统发展要素支撑较强。 在国家层面的总体定位上看,东北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全局和中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生态保护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强调要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工作在东北振兴中的引领作用,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
松辽水利委员会 (简称松辽委)作为水利部在东北地区的派出机构,在松辽流域范围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 近年来,松辽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 积极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强与流域内各省(自治区)交流协作,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突出抓好水生态治理保护相关工作,相继组织完成12 条重要跨省江河水量分配、流域重要河(湖)健康评估、与水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推动流域水生态治理保护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合理确定生态流量目标。 结合流域区域水资源特点、河湖生态保护要求和水资源调配管理需要,并综合考量与流域规划、水量分配方案以及已批复的涉水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的协调衔接,构建了流域15 条河流、40 个主要控制断面在内的重要河流及其主要控制断面基本台账,研究提出了主要控制断面的生态基流和不同水期基本生态水量目标。
二是科学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将保障生态流量目标作为硬约束, 科学制定了12 条河流水量调度方案和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实施方案,明确保障目标、管控措施、监测预警方案、 考核要求和保障措施等内容;以尼尔基水库和察尔森水库为抓手,科学实施嫩江干流和洮儿河干流水资源统一调度工作, 有效保障了生态流量下泄, 维护河流基本生态功能; 针对流域重要湿地和河流天然来水少、生态流量(水量)不足问题,积极开展生态应急补水,多次组织开展扎龙湿地和向海湿地生态应急补水工作, 累计应急补水12.82 亿m3;组织实施东辽河冬季和洮儿河干流生态放流,有力保障了湿地、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持续性和物种多样性。
三是持续强化监督检查。组织编制了生态流量保障重点河湖名录,分批分级确定43 个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目标,明确了管控责任和管理措施,有序实施行业监管;积极开展已确定生态流量(水量)目标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情况监测评估,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流域内重要河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水量)目标的满足情况、地方日常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督促整改落实,切实保障生态用水; 加强对生态流量在线监测与实时管理, 科学确定生态流量预警层级与预警阈值,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通过开展松辽流域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目标确定、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监督管理等工作,逐步形成了保障目标明确、水量配置合理、工程调度优化、泄放设施完善、监测体系完备、管控制度健全的流域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体系,为加快构建重要河湖生态廊道、促进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切实维护河湖健康、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近年来,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流域一些地区、河流的水生态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 但受自然禀赋条件限制及不合理开发利用等影响,流域部分区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仍然突出, 部分河湖生态状况堪忧。 松花江干流、辽河干流等大江大河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部分沿河湿地退化趋势明显;霍林河、洮儿河等一些中小河流断流、 鱼类资源减少,河流生态功能不同程度受损; 向海、扎龙等湿地面积连年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程度日趋严重,流域河湖生态保护工作还面临较大挑战。
年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河流由于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如西辽河流域为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主要由上游山丘区产生,下游平原区基本不产流。 历史上河道经常断流,无法满足河道内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要求。 另外,很多河流存在季节性断流或冬季连底冻情况,枯水期河道内生态流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流域内重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还未全部完成,用水总量管控、用水秩序规范以及跨省江河水量调度管理迫切需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的支撑。 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还未建立,协调各河流上下游、左右岸和各行业用水需求,实施科学调度、应对流域局部干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资源统一调度能力还没形成。
流域内部分河流缺少控制性调蓄工程,部分已建调蓄水利工程建设年代较早, 未设置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无法实现生态放流。 目前,生态流量监测主要依靠水文站,且多数为报汛站,监测内容、频次和小流量监测精度均难以满足生态流量管理需求,且部分流域出口断面不具备建站条件, 部分河流存在冬季连底冻情况,导致监测工作较难开展,尚未建立覆盖面广、互联互通、体系完备的生态流量监测预警网络。
现阶段生态流量研究成果众多,但在生态需水机理方面考虑不充分,且现行涉及生态流量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不统一,不同计算方法导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尤其对于东北地区季节性河流生态保护目标、冰冻期生态流量目标确定和完全下泄等问题缺少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河湖成为水利人新的奋斗目标。
必须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3·14”重要讲话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流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坚持和深化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切实扛起流域管理职责,抢抓东北振兴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的历史机遇期,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治理优先、保护为要,合理分水、管住用水,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江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解决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水问题。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完善全方位、制度化、常态化、高效能的流域生态流量(水量)监管体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松辽流域特色的绿色水利发展之路。
要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法律法规制度框架下明确河流生态水量 (流量)管理与监督的总体要求、 责任主体、目标任务等相关内容,同时科学确定各行业、各级、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及监督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等。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域生态流量保障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流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流域生态流量保障生态补偿机制,根据流域河湖控制断面生态水量(流量)目标的保障情况,确定补偿主客体、补偿内容、补偿标准等,引导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生态补偿建设,推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补齐生态流量保障工程短板,强化水利工程管理,已建水利工程未设置生态流量或生态流量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应及时增设或改造生态流量泄放设施,新建水利工程要将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和监控设施纳入主体工程建设和管理。 要加快重要控制断面监测站点建设、升级改造,加强生态流量(水量)监测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报送,建设生态流量(水量)监测预警评估体系,逐步建立信息发布机制。 要加快推动智慧水利建设, 建立或升级完善水库智能化调度功能,开展智慧水库生态调度。
要坚持量水而行、 节水为重,促进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是持续强化流域节水,积极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健全完善流域节水评价工作机制,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和省区用水定额整改及应用情况评估。 二是抓紧启动新一批江河水量分配工作,逐步完善以流域为单元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和统一调度体系。 三是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加强计划用水、水行政执法等取用水日常监管,监督指导地方水利部门取水审批行为,不断加强和完善取水许可全过程监管。 四是扎实做好地下水管理,探索建立流域地下水通报和水位预警机制,开展流域地下水治理情况检查和三江平原、西辽河等采补失衡区的地下水监管。 五是加大对生态流量保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通报生态流量目标落实情况,严格生态流量保障考核。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三江连通工程;配合水利部做好内蒙古西辽河流域“量水而行”工作;加强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动态监控,继续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加快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切实提升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要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支撑转化水平,统一生态流量(水量)的概念和内涵,修订和完善全国适用的生态水量(流量)技术规范,研究确定更具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生态流量(水量)的计算方法。 要针对松辽流域实际,组织开展季节性河流生态保护目标与生态流量目标确定、冰冻期水库小流量下泄安全评估等系统研究,为流域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科学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松辽委将抢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增速换挡期转型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切实发挥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的重要作用,全力保障河流生态健康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进一步筑牢东北生态保护根基,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松辽大地的绿水青山,奋力绘就美丽松辽新画卷,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