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李光
吕松辽这间不到十平方米的画室里摆满了色粉笔画作品,作为源于欧洲的外来画种,色粉笔画在国内并不为多数人所知。吕松辽的画室在西安的书院门,周边常驻画师有一百多位,从事色粉笔画创作的仅有他一人。64岁的吕松辽有些感慨:“色粉笔画‘绑架’了我的人生,从知青时代到返城工作,再到书院门,我的每一次选择都与它有关,色粉笔画是我一生追不完的梦!”
1955年,吕松辽出生于西安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也许是某种天赋吧,我和我姐、我弟都喜欢画画。上小学时,每到美术课考试,很多同学便跑来找我帮忙‘过关’,当年在学校也算是‘小名人’。”高中毕业后,18岁的吕松辽上山下乡来到陕西省泾阳县燕王公社,开始为期三年的知青生涯。由于有绘画特长,公社安排他到坡西小学代课,作为全校唯一一名美术教员,吕松辽承担了5个年级15个班的美术教学任务。“虽然辛苦,但比起下地干活的同学还是很幸运,何况我本来就喜爱美术。”除了在校带课,吕松辽还兼任公社文化宣传员,负责为基层墙报和板报画插图。“农村人喜欢大红大绿,我就从西安买来水彩,泡水溶化后,把白粉笔染成彩色粉笔,画出的效果像年画一样鲜艳。每次画墙报时,社员们便围在四周指指点点看新鲜,场面很热闹。”
1974年春,回城办事的吕松辽顺道看望西安美院一位教师,在老师家里,吕松辽第一次看到法国印象派画家埃德加·德加的色粉笔画册,他震惊了:阳光下,芭蕾舞女的发肤与舞裙相互交织、色彩斑斓,在灿烂中绽放出勃勃生机的同时亦展现出丰富的思想情感。原来绘画还可以这样画!它不仅能呈现视觉上的绚丽夺目,还可以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面对德加的作品,吕松辽似乎找到了释放自己内心情绪的窗口。从那一天开始,色粉笔画成了吕松辽一生的“伴侣”,他的欢乐和忧伤、痛苦与希冀,都通过小小的色粉笔静静淌入作品中。色粉笔画不易修改,为提高自己的素描造型功力,吕松辽画本不离身,逢人便画,大家觉得他是个“怪人”:别人都是求画家画,他却主动为别人画,还不收钱。人们不知道的是,年轻的吕松辽心中已萌生出一个强烈愿望—成为职业画家。
三年知青生涯中,吕松辽用色粉笔描绘了大量关中农民形象,在与农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农民的辛苦和贫困给他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很多悲欢离合故事令我终生难忘,后来返城工作,我作品中仍有许多农民形象,我跟农民的感情很深,心底里有一种农村情结。”美术代课教师没有工资,到了年底,吕松辽要用工分换口粮。“一年到手的现金不足10元,那时一盒水彩两毛钱,可以染出20根色粉笔,这些色粉笔我视若珍宝。”下乡三年,他没有为自己添过新衣,一切生活用品能俭则俭。“回西安时能蹭车就蹭车,省下一块五毛钱的车票可以换7盒水彩呢。”
1977年初,吕松辽得知自己即将被招工返城,在周围人羡慕的眼光中,吕松辽却心事重重,他决定搏一把,悄悄报考了西安美术学院。考试当天一大早,吕松辽搭上一辆从泾阳开往西安的送砖车,打算到西安后,再转车前往美院考场所在地长安县韦曲镇。不料送砖车走到泾河桥附近时突然抛锚,吕松辽心急如焚。“当时眼泪都快急出来了。”待到他好不容易坐上另一辆过路车,辗转赶到美院考场时,已近中午,考试即将结束。这场意外让吕松辽伤心不已。“如果能考上美院,我的人生将又是另一番天地。”
返城后,吕松辽成为陕建一公司一名建筑工人,不久又调往公司宣传部门。单位的建设工地大多地处偏远,每开工一处工地,吕松辽就需赶往现场绘制文化墙和宣传标语。“工地上的宣传画以前都是油漆画,虽然耐雨耐晒,但看上去粗糙呆板,不够灵动。”在雨水淋不到的地方,吕松辽便尝试用色粉笔绘制文化墙,既美化了工地,又起到宣传鼓劲作用。陕建一公司承揽的工程项目主要为大型企业建造车间厂房,工期长,工作条件艰苦,职工一次离家三五个月是常事,作为宣传干事,吕松辽长期奔波在基层工地,对一线职工的辛苦感受很深,在创作中,他坚持以建筑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为模特。“无论是下乡当知青,还是在建筑公司工作,我的创作对象都是底层普通劳动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术界普遍认为,一名合格画家必须经过专业美术院校培训,自学的都是“野路子”,难成气候。吕松辽不这么看,他认为画家不是匠人,情感表达是第一位的,必要的专业技能要学,但更重要的是敏锐的眼光和真情实感。“你的作品要有感而发,人物形象要有血有肉。”在陕建一公司工作的34年里,吕松辽创作的色粉笔画数十次入选全国及省、市美展,作品《窑洞》获陕西省美展三等奖,作品《降虎》被选送参加东南亚文化艺术交流展。“只要你热爱绘画,热爱生活,无论科班出身还是业余自学都能成才。”
2011年,年满55岁已担任单位工会主席的吕松辽面临两个选择:内退或继续工作到正式退休。此时的吕松辽已经对色粉笔画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个人风格正逐步形成,许多想法和尝试还未能付诸实践。经过两个月慎重考虑,吕松辽从单位办理了内退手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想再等了。”
内退后,吕松辽在书院门租了一间画室,一边创作,一边卖画。他的想法很简单,卖画收入只要包住房租和生活费就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作上。“在书院门也很忙,但没人指使,内心愉悦,这正是我想要的。”书院门熙攘的人流为吕松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生资源,色粉笔画起源于欧洲,通过浓烈的色块对比来表达画面氛围和人物情感,吕松辽尝试在色粉笔画中加入中国工笔画的线描技法,使作品在热烈中透出几分东方式的含蓄和柔美。“引入中国画技法要谨慎,不能影响色粉笔画的整体视觉效果和主题表达。”
整日“泡”在书院门的吕松辽没有了以前的交际应酬,朋友们看到他很孤独,劝他返聘回单位。“朋友不理解我的心思,其实我的快乐人生才刚刚开始。”在书院门,绘画成了吕松辽生活的中心,除了为游客画像,他每月还要创作近十幅色粉笔画作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觉得累,更不会孤独,况且我有退休工资,没有生存压力。”
如今,吕松辽实现了当职业画家的梦想,心无旁骛,一心投入色粉笔画的创作中,线条简练、色彩绚丽、注重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绘画风格也逐渐形成。年已64岁的他自觉身体还很硬朗,可以画到80岁。“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不敢行动,我不愿再等,人生的后半程,我要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