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路径选择

2020-01-19 03:00路善全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学大学生教育

路善全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外生态系统、内生态系统和新生态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和动态平衡,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各生态系统的建立具有不同路径选择。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外生态系统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外生态”系统,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外部社会现实环境体系构成要素的集合与互动。这些集合与互动的要素,在政府层面,主要包括政策、资金、服务、基础设施与管理方式等生态要素;在企业层面,主要包括产业环境、研发能力和产学融合等生态要素;在社会层面,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氛围、宽容失败理念等生态要素。

(一)建立完善政府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软环境”和“硬基础”

实施政府政策引领支持。发挥政府在全社会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和落地实施方面的主导地位,普及创新创业理念,倡导创业创新价值导向,制定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出台更加积极的创新创业政策,给予场地、网络、资金、人才,尤其是创新创业保障等扶持,并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政产学结合,常态化开展创业咨询、辅导和培训,建立项目库推介创新创业项目,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门基金,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培育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信用服务体系,建立研发转化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和科技孵化创新创业集聚区,创立符合市场期待的众创空间,有效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软环境。

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规范和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落户与流动。建立系统的人才培养、培训和使用体系,政学结合共创共享市场、知识、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资源,千方百计助推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对接产业的深造与锻炼,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采取灵活多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引进和留住创新创业人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权益保护与风险防范保障。有关部门应该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申请、审核、运营等有法可依,同时加强监管,对侵害大学生创新创业权益的事项依法惩戒。

(二)增添激发企业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动能”和“新机制”

激发产业环境育人新动能。环境心理学认为,环境的优劣直接对环境物造成影响。产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新创业成效。作为企业,一方面要改变高校人才培养与己无关观念,营造好外部环境,培养学生的创业动机,积极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寻找新机会、注入新资源、开拓新产品、提供新服务、营造企业转型升级与学生成长深度嵌入的新环境,建立发展稳定和结构合理的产业环境,增强企业对创新创业学生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人才决定企业的未来。企业应主动对接高校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主动参与高校专业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主动联手高校共建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主动促进市场需求融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各环节,同时促进高校把人才培养的相关环节放在企业,强化产业需求导向,健全企业培育和接收大学生学习、实习、实训制度,科学合理安排学习、实习、实训内容和岗位,遴选高素质企业导师,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开展生产性教学、实习、实训计划,推动产学实质性融合,促进符合企业和创新创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聚焦形成全社会鼓励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圈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政府、企业、街道办、乡村等通过各类专题、座谈和咨询服务等倡导全社会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对接与互动,讲好创业故事,培育和推广创客文化,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社会组织与媒体宣传创新创业活动,聚焦创新创业典型,推进大学生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创新创业。

营造更加宽松的创新创业氛围。鼓励大胆创新创业的同时,要宽容失败,允许创业失败人员纠偏改正,赋予他们从头再来的机会,重视为创业失败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全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拥有更多获得感。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生态体系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生态”系统,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内部环境体系构成要素的集合与互动。这些集合与互动的要素,在高校内部层面,主要指高校内部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等要素;在大学生自身层面,主要包括大学生自身知识、素质和能力要素。

(一)转观念,超前识变与积极应变

转观念,超前识变。主动认清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形势,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先导。目前,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生物技术为突破口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继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历史性巨变。社会的生产、消费、运输和支付体系被重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一流教育、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基地、一流师资建设等激流涌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全面推进,“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方兴未艾,高等教育的形势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全面振兴创新创业教育,敢于闯,大力破,奋力推,努力干,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转观念,积极应变。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高等学校应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行业职业标准,对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上,重在推动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或“双能型”教师队伍、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机制的建设与改革,实施全过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核心,其目标是建设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行业职业标准、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结构为基础的基于知识应用的课程体系,促进理论类、素质类、知识类、实践类课程一体化;同时,引培并重,建立完善校企共建学产实践流动岗机制,通过在业界设立教师工作站,让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具备产业背景的专业性较强的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师实践知识水平与产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使大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与产业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二)促改革,主动求变与积极改变

在改革中主动求变。在高校层面,应健全管理机制,成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和创新创业专家委员会,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在高校二级院系层面,应将对接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行业职业标准、对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等分模块融入人才培养管理,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师生的教与学考核中;应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对创新创业大学生提供帮扶和全程指导,为学生提供精准的项目对接、产权交易、学科竞赛辅导、创新创业政策宣传等相关服务;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结合课程实践、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安排大学生进入业界学习与体验,为自主创新创业积累经验,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向大学生交流分享成功的创业经验等。

在改革中积极改变。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加强调查与研究,夯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建立和推行校内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联动机制,“将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引入教学实践过程”[1]中,让学生通过及早适应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增强大学生在入职后的适应能力。应该建设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发平台、指导管理平台、实践训练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尤其要特别重视和加强高校科技园、创业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和大学生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的建设和扶持。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应增大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比重,开设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实训类课程和辅导类课程。

(三)重实践,提升素质和增强能力

重实践,提升素质。目前,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养、创新创业热情、身体素质等素质方面,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人无德不立,博学才能多才,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习惯,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与素养、专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与素养、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大学期间,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学习与锻炼,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锤炼思想道德素质,掌握必备的个人礼仪和公共礼仪知识,养成优良的传统文化习惯;另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广泛阅读,强化课堂听课、交流与理解,开展课外自主学习、研究和实践,做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大学生”,从而为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重实践,增强能力。大学生应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广泛吸取最新学术成果,加强专业理论、技能和实践的联系渗透,培养好自己的表达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理论运用能力;应该主动深入社会开展兼职、顶岗实习、情况调查、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还必须加强心理知识认知和心理习惯训练,培养自信心理、乐观态度和风险挫折承受能力,形成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系统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系统,主要指在社会现实环境体系——外生态系统,与内部环境体系——内生态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效果等新环境要素的集合与互动。这些集合与互动的要素主要包括政学、产学、校校融合等。

(一)政学融合

完善政学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成立地方政府部门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调研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规律,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证研究”[2];完善政学创新创业服务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动员、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二是政学联手,探讨、研究和推动制定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明晰地方重点发展领域、发展产业以及人才需求;引领学校围绕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明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建设政学融合育人基地与平台。地方政府主动转变职能,探索“放管服”改革和创新监管方式,引领加强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以政府提供政策、资金和信息等为支持,以学校学科专业和科研成果为支撑,以服务安徽及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纽带,设立政学融合的创新创业大赛、校内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大学生产业园、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帮助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热情并遴选创新创业项目,锻炼创新创业团队协作能力,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拓展、实践与实战、讲座、沙龙与培训,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产学融合

共建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产学共建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可以有效降低产学融合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基于产学共同价值点的资源聚合、集成和转化的良性循环。围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共同论证专业设置,开设新专业或改造老专业,“适时制定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3]推动产学基于工作岗位与工作过程来开发专业课程,有效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精准对接。

共建创新创业载体。一是加强产学师资业务能力培训,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岗位和职称结构,选择有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师资,构建产学混编团队,加强配对与对接;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实施联合培训、联合教研,组织开展产业实践、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二是依托企业资源,将实际岗位场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孵化项目,以项目为抓手,传授岗位实践要求和经验,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设立产学创新创业工作室等综合实践载体,根据职业要求,规范工作室管理、指导和服务,安排学生分组入驻,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三)校校融合

建立校校合作机制。树立开放合作的教育思想观念,积极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同意,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间合作与竞争机制,建立畅通的学分体系,对校校合作在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提供校校合作管理与服务,全面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一是打破学校所在区域、主管部门界线,突出重点,加强校校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合作项目的整体设计,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实现校校优质教学管理模式、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成果、课程改革案例、教学方法和手段、仪器设备、实训场所、创业项目信息与渠道等资源的共享,形成校校资源互补互利共赢。二是探索校校间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学分互认、教师互派、基地互用、信息互通、经验待遇互享的联动,制定各类课程标准,推行模块化、标准化、过程化教学,举办创新创业成果大展和大赛,推动“研、教、学、做、赛”合一,促进大学生多区域学习、实习和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产学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题解教育『三问』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产学”融合教育模式探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结合模式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