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刚,左媛鹪
(哈尔滨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民参与,工农联盟需要农民维护,但农民整体素养不高和天然的小农意识往往成为这种参与的障碍,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经感慨地讲,“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和国家一如既往地重视农民教育,系统梳理农民教育历程,有利于总结经验,深化农民教育,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加强农民教育
简单来说,城市化就是指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由原来的农业为主的乡村型向非农业生产为主的城市型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有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几种形态,是一种客观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意识的转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带来的明显结果就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城郊农村变成了城里,农村的土地尤其是耕地迅速减少。但随着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对土地产出的要求却有增无减。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强调“粮食是最大的政治”;近期习近平也提出:“我们要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那么,如何破除农村土地尤其是耕地减少和对农产品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答案可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向土地要效益。这就需要农民有相应的农业知识和农业技能,并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我国农民整体上的文化素养偏低,思想保守,对新思想、新技术的敏感度不高。因此,要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破除耕地不断减少带来的难题,就必须加强农民教育。
城市化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大量农民进城。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的城市化率突破50%,也就是说,中国城市人口超过50%,农村人口不足50%。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人口占比是80%,可见,减少的30%的农村人口进入了城市。农民进城除了导致农村土地撂荒、农村空心化、留守老人的养老、留守儿童的教育等大量现实问题外,农民自身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如果农民进城后从事制造业、建筑业,他们要面临大量的在农村没有接触到的新型机器、新型技术,他们如何适应?另一方面,如果农民进城后从事服务业,他们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是否能和城市居民的需求对接?再者,农民进城了,但他们的根还在农村,在城乡户口二元现象还没有解除的情况下,他们的社会保障缺失,民主权利受限,他们将如何应对?农民的生活意识、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可能会与城市居民有出入,如果出现冲突,该如何处置?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加强农民教育。
2.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民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确保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全面建设农村的经济、文化、社会,使其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2005年10月8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适应了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因为小康社会能否建成,农村尤为关键。对此,习近平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新农村的本质是人的新农村,是农民的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自然要落在农民自己身上,这就需要农民提升自身的素养。因此,加强农民教育成为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兴办了诸如农民运动讲习所、识字班等,对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提升了农民的革命性、组织性和对党的认同度,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奔向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改革开放之后,党和政府依然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问题。农民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农民的方方面面,其中三个方面的内容格外重要。
1.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农民有着勤劳、淳朴、节约等中华民族优良品质,但部分农民也客观地存在着诸如眼界不宽广、立场不坚定、观念落后等问题和不足。伴随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及不断深入,西方一些不良的价值观,诸如“拜金主义”也影响到了农民。一切向“钱”看,甚至有些农民为了钱会干一些违背良心乃至法律的事。如果不对农民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扶农助农系列方针政策在执行中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982年,中共中央出台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现阶段,有些农民还不可避免地保存着旧社会遗留的思想。这就需要工人阶级的政党给以经常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我们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广大农村开展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改革教育,并把这种教育经常化。”[1](P17)该文件不仅强调了对农民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指出了这种教育的经常性、持续性。1983年,党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指出,“在搞活经济,继续放宽某些改革的同时,要大大加强和改进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使人人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党、爱集体的社会主义农民。”[2](P271)在这个文件中,党中央不仅明确了加强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即“四有”和“四爱”,而且将其中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写进了文件。在做好改革开放之后农民教育工作的开篇布局之后,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和政府对于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没有放松,并且做到了“经常化”,比如,1995年国家出版发行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读本》,199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在农民中间实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在农民中间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2.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教育
第一,重视农村的扫盲工作。农民是弱势群体,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在文化上也处于弱势,由于历史和经济上的种种限制,农民受教育的水平普遍偏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了比较稳定的环境,党和政府开始全国范围的扫盲工作,各种夜校、识字班纷纷开设,成效很大。但是,这种努力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变得名存实亡,农民的文盲率有回升趋势。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决心扭转这种局面,为此,党中央在1983年5月下发通知,要求在农村地区除了开办正常的全日制小学之外,还要根据情况开办只开设语文和数学以及思想品德课程的简易小学或教学班等,方便农民学习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1988年2月,政府正式颁布《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条例共有17条,其中第二条规定,“满十五岁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除了丧失学习能力的以外,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均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五条规定,“扫除文盲教育应当讲求实效,把学习文化同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在农村把学习文化同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结合起来”;第七条规定,“个人脱盲的标准是,农民识一千五百个汉字,……能够看懂浅显通俗的报刊、文章,能算清简单的账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由该条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民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不仅规定了责任者,而且还对应该接受教育的人群范围、脱盲方式和脱盲标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该条例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的扫盲工作,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工作的目标基本达成。
第二,规范、稳定和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在全面拨乱反正之后,1980年12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1983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办规范的全日制小学。1993年3月,教育部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一年的学前教育。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要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享受到免书本费、免杂费等。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除了强调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之外,特别强调西部地区农村,不论家庭是否贫困,其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免杂费,而且要免学费,并规定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到了2015年,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在全国农村普及高中教育的建议。农村的基础教育要普及,要面广,而且还应有深度,真正让农村的孩子学得好、吃得透,这就需要有较好的师资力量。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的推进,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大量农村地区难以留住年轻的、有较好知识储备的师资。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于2000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努力调剂东西部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余缺。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中西部农村和边疆地区骨干教师远程培训计划;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和规范农村民办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使得农民的文化知识教育更加持久和完善。
3.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教育
第一,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城市规模在扩展,而农村的生产空间则一再受到挤压。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国家对农产品的需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在不断增长。在这种情势下,再像过去那样“播种、施肥、浇水、喷药、收割”的简单农业技术显然是不合适的。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必须依靠科技。为加强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党和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要“继续实行对农业的技术改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各地要办好国家和集体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1](P22)“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1](P32)1991年11月,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进一步折射出党和政府对加强农民的农业科技教育的重视。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确认并强调了“科教兴农”的必要性。2006年和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2012至2017年每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
第二,加强对农民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随着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农村实际需要的劳动力大大减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他们需要转移就业。而城市化的扩展和工业化的发展为这些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农村到城市,在空间上可以是一小步,但如何将这些富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到工业、建筑业乃至服务业中并逐步适应,从农民的就业角度来讲,则是切切实实的一大步。为此,《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专辟一个小节,谈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该决定指出,“妥善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要有计划地开拓和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开辟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门路。”[3](P1769)而对于如何转移,该决定主要谈到,要在继续抓好扫盲工作,努力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及函授教育,借此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了教育部、财政部等六个部门联合制定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培训规划》,鼓励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各行业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地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工作。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为农民提供免费的职业教育,并为积极参加教育的农民提供必要的补贴。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坚持职业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还专门提出要加强对农村妇女的职业培训。
农民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只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三个方面。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教育除了这三个方面外,还有诸如对农民的民主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限于篇幅,在此不再展开。
在我国,“三农问题”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而农民及农民问题处于“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三农问题”,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积极参与是无法实现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问题。通过农民教育,提升了农民素养,实现了中国粮食总量的连年增长,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比较成功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国民经济大发展筑牢了结构框架。梳理这四十多年来的农民教育历程,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民教育。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农民教育问题,从农民的需求出发,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农民,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认真教育农民,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终打消了农民的顾虑,取得了他们的支持,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依旧高度重视农民和农民教育。邓小平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并且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主张一方面要抓物质文明,帮助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另一方面要抓精神文明,加强农民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进入新世纪,尤其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农民问题。2013年4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8年9月,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要、治国之要。广大农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涉及农民教育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农民教育才得到不断发展。
第二,坚持党的政策对农民教育的引导。从1979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并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开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涉及农民教育的党的政策不断出台。这些政策集中体现在党中央先后出台的21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其中1982—1986年连续5个,2004—2019年连续16个)。除此之外,还有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和若干次中央全会出台的涉农文件,比如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业工作的决定》。从农民教育的视角出发,党的这些政策文件有的比较综合,有的则指向性较强,它们共同构成了党的农民教育政策体系。由此可见,围绕包括农民教育在内的农民问题,党中央连续几十年不放松,一次次出台政策,足以表明党对农民及农民教育问题的重视和对农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期待。正是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我们国家上下齐心,在农民教育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一方面,国家设置了大量推进农民教育的机构,比如全国设立的农业大学就有24所,还有大量的农学院、农业学校、农业科技研究院、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等。这些机构既可以对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也可以培养从事农民教育的人才。另一方面,各种传播媒介参与到了农民教育中来。在报刊杂志方面,仅带有“农业知识”“农业科学”“农业教育”的杂志就多达上百种,比如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中国农业教育》,沈阳农业大学主办的《高等农业教育》、山东农业知识杂志社的《农业知识》,等等。在电视传播方面,中央二台设置了《农业教育与科技》栏目;中央七台开设专门的农业和军事教育节目。在网络传播上,国家从2003年就开设了“农民远程培训工程”。总之,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农民教育成绩斐然。
第三,农民教育要有针对性。我国农民教育的目标是在确保农民在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的基础上有知识、懂技术,这就决定了农民教育有较强的实用性色彩。并且,农民教育实质上应是成人的继续教育,农民需要在劳作之余给自己“充电”,因此,农民教育需要有针对性。一方面,农民教育要针对农民的现实情况。农民思想中的小农意识与社会主义方向是相背离的,必须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改革开放后针对农民教育的第一个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就提出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了要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扫盲工作不够深入,在“文化大革命”中扫盲工作一度搁浅的情况,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农村扫盲。随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并规范化,以及前期被纳入扫盲范围的农民基本脱盲,尤其是确定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民教育的内容逐渐转变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另一方面,农民教育要针对社会需求的变化。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以来,市场观念激发了民众更大的发展热情,工农业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民进城由控制变为鼓励,大量农民进城,既有效解决了工业、建筑业人员短缺问题,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又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压力。为适应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农民的职业技能教育转变为农业技能教育和非农业技能教育两类。而进入新世纪,面对农民增收困难问题,2006和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农业经营能力教育,鼓励农民学会生产,学会经营。党的十八大之后,面对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失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民教育要围绕“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去进行”;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人轮训计划。事实证明,只有提高农业教育的针对性,才会进一步提高农业教育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和政府对于农民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文件,有针对性地推动着农民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的农民教育也并非完美无缺,研究成果的不足、人才的流失等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农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农民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民教育依然是党和政府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