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2020-01-18 05:11黄运可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家校合作班干部班主任

黄运可

【摘要】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非常重要,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每一个班主任必须思考的问题,既要做好自身的工作,以身作则,又要运用方法和技巧管理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选拔优秀的班干部,转化学困生,培养优秀的学生,做到全面关注与监督。

【关键词】管理;班主任;班干部;家校合作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从事教育工作十一载。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纪律,班主任的作用,举足轻重。回首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每年都有不同的收获、体会和感悟,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分六点浅析我的自身体会。

一、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小学生年纪尚小,阅历空白,往往会把老师看成是知识、智慧和理想的化身。作为班级领导者,班主任首先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穿着得体,诚实,正直,善良,言行文明有礼,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注重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一个学期的开始,学生的习惯养成变得尤为重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会事半功倍;班级管理会轻松愉快;学生成绩会快速的提升。研究表明,几乎任何习惯的养成都遵循21天原则。因此,首先我会制定一个班规,在最初的30天左右,让同学严格遵守班规并按班规要求行事。学生若有异议,可以提出,经探讨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最终完善班级规章制度。其次是根据班规建立奖罚制度,奖励有进步的学生,做得较好的学生,处罚违反班规的学生。在这过程中学生相互监督,相互提醒。最后会根据奖罚情况在班会课上作工作小节,对做得较好的学生在班级上进行表扬,奖励小本子。除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还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做到上课不讲闲话,不搞小动作,不交头接耳。对违反的同学严格批评,奖惩双管齐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一)认识到班干部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班主任与同学两者之间沟通的桥梁,班级的管理离不开班干部协助。班主任可通过班干部更好地了解学生。优秀的班干部能带领班级向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因此,班干部的选拔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选择全面发展的学生。发展较全面的学生任干部,会更有号召力,可以更好带领同学们,另外,他们做事情能够随机应变,考虑周全。成绩较好的同学,更能赢得同学的信赖、支持和配合。选择时应多方考虑,通过与同学沟通,和以前的老師沟通,了解情况,多方面了解,然后选出优秀的学生。

(二)注重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放权给班干部,鼓励班干部大胆管理。作为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工作不应要求过多、过死,应放手让班干部去做。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只需要监督,及时纠偏,引导班干部树立自身的威信,让同学认可并信任班干部,从而服从班干部的管理。在课下,引导班干部做好班级带头人,树立榜样作用,严于律己,让同学们不反感并服从管理。教他们在管理同学们时,不应该趾高气扬,直接批评同学,而应该采用以帮助同学的形式,客观公正的处理事情,不要徇私舞弊,并告知其如果行事不当,会失去同学们的支持,使工作无法开展。当然,班主任对干部不要过分苛刻指责,相信他们会在管理过程中成熟起来。

四、学困生转化

尊重、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做班主任的基本要求。每个班级都会有成绩优异和成绩欠佳的学生。学困生尤其需要班主任付出真心和时间。因此,班主任应加强与学困生的沟通,了解原因,还应与科任老师沟通,帮助其提高成绩。班主任不能因为成绩歧视学生,辱骂学生,相反的应该给予更多关爱,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与尊重,从而重获信心感受温暖,做到不偏心,不排斥,心平气和的沟通谈心,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坚定不移的关爱。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然而,学困生往往会因为学习成绩欠佳,导致他们的其他优点被忽略。因此,班主任应认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窗口,建立沟通桥梁,鼓励并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曾经,我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上课几乎不在状态。我发现他很乐意为班里做事,扫地倒垃圾很勤快,为此,我经常表扬他,在班级上称他是我们班的卫生达人。他非常开心,以后他不仅扫地倒垃圾勤快了,学习态度也变好了。

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教书,还包含育人。小学生分辨能力欠缺,在遭遇一些问题后,以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不懂寻求帮助,久而久之会成为心理压力,小则影响学习,大则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做出极端的举动。因此,作为班主任,除了关注学生成绩,还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应在平时多注意细心观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学生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发现,正确疏导,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六、强调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直接的影响。加强家校合作,让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步伐一致,尤为重要。加强家校合作,即加强家长与老师的联系,有助于双方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让孩子健康成长,好好学习的目的。加强家校的合作,让教育互补,让教育更科学。

(二)如何做到家校合作

1.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的家校沟通的桥梁。召开家长会,往往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向家长介绍现在班级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班上的情况。其次,提出班级中同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是引导家长配合班主任,以达到杜绝不良现象,解决问题的目的。家长会不仅能让班主任掌握很多平时不了解的情况,更了解了学生,也能让家长更加了解了班主任的工作,支持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2.家访,家访能看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以及学生父母的教育观念。让教育更具体,详细。

3.讯息和电话的沟通,平时多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共同教育孩子成长。

总之,班主任工作琐碎而充实,劳累而快乐。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求事事做细,事事关心,做到爱学生,关心学生,用心辅导学生。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做最好的班主任,培养优秀的学生和班集体,班主任自身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班主任工作最优化,最有效化。

参考文献:

[1]钟兴洁.如何用“心”做好班主任.《小学教学(综合)》.2011年第04期.

[2]陈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8(10):19-20.

猜你喜欢
家校合作班干部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竞选班干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