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华,夏子悦,张学艳,李享真
(1.沈阳师范大学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硕士研究生院,辽宁 沈阳 110034;3.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辽宁 沈阳 110032)
随着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幼儿教师的重视,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CSSCI数据库中2009—2018年有关幼儿教师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了知识图谱,聚焦出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今后的幼儿教师教育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本研究所使用的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运用高级检索选取CSSCI数据库中的文献,以篇名为“幼儿教师”“幼儿园教师”“学前教师”或者“学前教育教师”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范围为2009—2018年,检索时间为2019年5月6日,共检索到文献404篇,剔除非学术文献后,最终有效文献为398篇。
本研究主要运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与信息学院教授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1],梳理出近十年我国幼儿教师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知网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和Excel统计分析工具,分析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将知网中的计量可视化分析情况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出相应图表,厘清近十年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主要刊物来源、发文机构来源分布及基金支持状况等图表。
本文将从知网中检索出的最终有效文献398篇进行勾选,以Refworks导出,并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并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09—2018年,时间分区为1年;设置阈值为50Topperslice;剪切连线设置为路径探测算法(Pathfinder),作用是简化网络并突出其重要的结构特征[1]。同时,本文采用聚类静态和展示整个网络的可视化方式,呈现最终分析图谱。本文中呈现的图谱分别为研究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和关键词突显时区图谱。
从图1可以看出,2009-2018年幼儿教师相关文献数量变化趋势,这十年有关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相关文献发文量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但部分年份波动较大。2009—2011年文献数量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11年是发文量的最低谷。2011年之后的文献数量呈显著增长趋势,2011—2013年增长趋势最为明显,其中2013年为发文量高峰。之后,2014—2018年发文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基本上呈平稳状态。整体而言,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界的关注。
图1 2009—2018年幼儿教师相关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图
从主要刊物来源看(见图2),《学前教育研究》载文量为138篇,载文数量最多;《教师教育研究》位居载文量第二位,载文量为27篇;载文量第三位的是《中国教育学刊》,共为19篇;第四位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载文量为10篇。从图2中总体刊物来源来看,仅有《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两个刊物为心理学方面的刊物,余下的所列刊物属于教育类刊物。除了排名靠前的刊物外,其他刊物载文量年均不到1篇,这说明其他刊物对幼儿教师研究的关注较少。
图2 高频载文量刊物
发文机构来源分布如表1所示。表中数据信息显示,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研究机构一共有6所。其中发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北京师范大学,共发文37篇。紧接着依次是西南大学33篇、东北师范大学25篇、华东师范大学12篇、成都大学6篇、浙江师范大学5篇。这些研究机构都是高等院校,并且有4所研究机构为师范类院校,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发文量最多。从关于幼儿教师研究的发文机构来看,非师范高等院校及除高校外的其他研究机构对幼儿教师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
表1 发文机构来源分布表
图3 2009—2018年幼儿教师领域的研究机构合作可视化知识图谱
为清晰地呈现不同机构间的合作情况,利用CiteSpace勾选机构(institution)生成幼儿教师领域的研究机构合作可视化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通过知识图谱可知,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除高校外的其他研究机构(研究所、教育研究机构、教育实践机构及政府部门等)之间的合作较少,大多数文献都是高校内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教师合作完成,较少有高校之间或除高校外的其他研究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图谱可知,其中有过合作的发文单位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与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与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院与吉林农业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与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过程,因此,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应引起各个高校的重视。
从经费支持状况来看,398篇文献中共有70篇文献获得研究经费支持,所占比例为5.7%。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基金是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分为国家级项目基金、省部级项目基金、市级项目基金、境外项目基金及其他项目基金。幼儿教师研究中,国家级项目基金支持的文献共62篇,分别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支持的文献共有42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支持文献共有14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有6篇;省部级项目基金支持的文献共8篇,分别为: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所支持文献共有3篇、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支持文献共有3篇、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支持文献为2篇。总体来看,我国幼儿教师研究文献中获得基金支持的文献所占比例较低,对于幼儿教师的相关研究应引起各级各类项目基金的关注。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导出的文献进行处理,将网络节点设置为关键词,时间分区为1年,阈值为50 Top perslice,剪切连线设置为路径探测算法,绘制出近十年我国幼儿教师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见图4)。
图4 近十年我国幼儿教师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中心度和频次高的关键词代表着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热点[2]。通过知识图谱得出的数据,本研究对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进行了统计,筛选出关键词频次在4次及以上或中心性在0.05及以上的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频次由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如表2所示。本研究根据关键词和中心度并结合文献样本中相应的文献进行分析,将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归类,总结出2009—2018年我国幼儿教师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
表2 CSSCI中2009—2018年幼儿教师研究文献的部分关键词的频次、中心度(部分)
排在第一位的热点主题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教师培训”“培训需求”“教师教育”“教师政策”等。通过相关文献分析,主要研究的主题为教师专业发展及师资培训。研究认为,研究有效的师资培训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2012年,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对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政策的颁布必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对《专业标准》的专业化理论基础[3]、基本理念[4]、功能定位[5]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庞丽娟从《专业标准》的研制背景、指导思想与基本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6];郭亦勤认为,《专业标准》是专业化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幼儿园教师要保持专业化学习与实践的能力,不断反思和提升自我,尤其是要求教师反思和发展自身的“基本理念”和“专业能力”[7]。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上,学者们分别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杨文论述了当前幼儿园教师专业化面临的困境,主要从发展动力、培训体系、培养质量、教师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8]。彭兵、谢苗苗的研究发现,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内部要素是幼儿教师自身因素,受个人性格、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在幼儿园方面,受幼儿园制度、领导水平、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影响[9]。蔡迎旗、海鹰认为,幼儿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之需[10]。
在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上,很多学者对师资培训的现状、需求和方法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王丽娟、李兰芳、党爱娣从培训内容、方式、专家、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11]。张云亮、汪德明、时莉等人研究发现,在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需求上,培训内容最倾向于专业技能技巧培训,培训形式倾向于外出观摩,期望得到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等培训者的培训[12]。蔡迎旗、郑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学历、职务及不同职称、职务的教师分别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需求上存在差异,幼儿教师更喜欢实践领域的专家对其进行培训,在培训地点上倾向于示范性幼儿园,在培训时间上倾向于暑假培训[13]。徐丽玲针对培训理论、培训现状、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园本培训、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以及宏观层面的培训对策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教师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得到相应的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更加完善[14]。
排在第二位的热点主题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职业压力”“职业倦怠”“职业承诺”“工作投入”“心理健康”“心理资本”“离职意向”“情绪耗竭”“职业幸福感”等。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热点主题为幼儿教师职业心理与工作投入。教师的职业心理越健康,教师工作投入的热情越高。
不少学者探索了教师职业心理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有学者研究了教师职业心理中某个要素或多个要素与社会现实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黄旭、王钢、王德林探索了组织支持、职业压力和倦怠对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调查研究发现,职业压力提升幼儿教师的离职意向,而组织支持则降低幼儿教师的离职意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在组织支持和职业压力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15]。通过对职业倦怠的相关文献分析发现,有不少学者研究了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学者分别从工作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进行了论述。岳亚平、冀东莹探讨了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幼儿园的工作比家庭生活更易造成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另外,研究还发现,教师自身的学历影响心理资源和情绪情感,进而造成职业倦怠。这一研究表明,高学历的幼儿教师心理资源与情绪情感冲突更为严重[16]。并且还有学者运用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策略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冷淡型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最高[17]。王钢、苏志强、张大均探索了幼儿教师胜任力、职业压力、职业认同及职业倦怠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造成职业压力,进而降低了职业幸福感。教师的胜任力能够缓解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18]。另外,有学者针对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进行了实验研究。姬彦红以心理资本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实验干预,研究发现,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幼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韧性的心理品质,可以通过适宜的团体辅导得以提高并进一步优化[19]。
工作投入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作为职业倦怠的积极对立面而被提出并受到关注的新概念[20]。就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投入水平,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李永占在其研究中发现,高情绪智力的幼儿教师能够调节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投入水平较高,同时李永占也提出了要重视教师情绪智力的培养[21]。王彦峰、秦金亮认为,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应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增强工作责任感、激发工作热情[22]。还有学者提出通过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创设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来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从而提升其职业幸福感[23]。
排在第三位的热点主题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幼儿园”“学前教师”“工作价值观”“职业认同”“课程”“幼儿园教学”“价值取向”“调查研究”等。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研究主题多为幼儿教师价值取向与教学特点的相关研究。随着《专业标准》及相关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自身的价值取向及其教学特点。
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固定态度和看法[24]。不少学者从教师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论述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如何影响幼儿的发展。戴宏才、郑志辉的研究发现,目前许多幼儿教师都是“社会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其不能认识到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才是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25]。张富洪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幼儿教师对班级文化的认识容易存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价值取向等误区,没有真正地意识到班级文化是直接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资源[24]。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影响教师的工作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课程价值取向的因素。张建人、秦启文、王益富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学历、职位及来自于不同规模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其工作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26]。许晓晖、辛志勇运用宁维卫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总体特点表现为更重视职业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忽略职业的外在报酬。非市级示范园教师、本科学历幼儿园教师更重视外在报酬;五年以下教龄的教师更看重内在价值[27]。路晨运用幼儿教师课程取向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幼儿教师的课程取向受地区、教龄、学历、培训状况的影响[28]。
不少学者就幼儿教师教学风格、教学策略、教学责任、课程决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教师教学特点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郭苹、钱文、李俊刚采用教师教学风格评价量表(TSTI)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教学风格受教龄、职称、教师称号的影响,不受学历和园所级别的影响[29]。秦旭芳、高丙成对幼儿教师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主要包括引导监控策略、分析总结策略、交流互动策略及计划应变策略四部分[30]。刘智成、边霞认为,幼儿教师教学责任的实现能够规避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31]。陈蓉晖、马云鹏论述了幼儿园教师课程决策的特征,认为教师课程决策贯穿于幼儿园课程运行的全过程,主要从集体决策和个体决策两个层面展开,教师通常以自身直觉来对课程进行决策,其决策受自身知识和信念的影响[32]。
排在第四位的热点主题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教师管理”“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师幼比”“教育评价”“幼儿园管理”“教育指导纲要”。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热点主题为教师教育行为与师幼互动。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进而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
不少学者从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行为、惩戒行为及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等方面分别研究了教师的教育行为。张琴秀、庞婷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教学行为,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在教授行为、引导行为、组织管理行为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33]。叶平枝、司秀月运用观察法对专家型幼儿教师和新手型幼儿教师的日常评价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情感投入”“化解”等评价行为显著多于新手型教师;幼儿更易受到专家型教师评价行为的“启发”[34]。还有学者对幼儿教师惩戒行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改善惩戒行为开展了研究[35]。
就师幼互动质量问题,研究者大多采用评估量表对师幼活动质量进行评价。黄瑾、田方采用《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对幼儿教师的半日活动进行现场观察,发现幼儿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在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育支持上存在强相关[36]。秦金亮、高孝品、王园等人采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第三版)》比较分析了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在师幼互动质量上的异同。研究表明,不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民办幼儿园的活动指导质量、常规纪律质量、日常语言交流质量、师幼情感互动质量与同伴互动质量较差[37]。李丽、魏玉华、张长英采用字词联想法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中高质量师幼互动特征的内隐观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的内隐观念是从积极的教学言语互动、多元互动形式中的高情感投入、教育情感和能力的高敏感性、科学安排幼儿的学习、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提高来表征的[38]。
为了清晰地呈现2009—2018年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发展趋势,利用CiteSpace绘制出该领域的关键词突显时区图谱(见图5),时区视图(timezone)是从时间维度上来表示知识演进的视图,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文献的更新和相互影响[1]。
图5 近十年幼儿教师关键词突显时区图谱
通过图1可以看出2009—2018年幼儿教师相关文献数量变化趋势,这十年来有关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相关文献发文量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特别是2011—2013年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这说明国家政策的颁布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持续关注,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文献也会逐步的增多。
2009—2013年关注的热点主要是关于幼儿教师的整体性研究,研究关注整个幼儿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教师培训这几方面。从图4可以看出,2009年对幼儿教师研究的热点相对集中和丰富,主要涉及的关键词为:“幼儿教师”“学前教育”“幼儿园教师”“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等。2010年关注到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而2011年为研究热点的断层期,没有出现热点关键词。这说明2011年仍持续2010年及以前的研究热点,并没有出现新的关注的热点,断层期也与上述文献发文量2011年最低谷形成呼应。随着国家关于幼儿教师相关政策的出台,研究热点也随之发生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年)、《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2011年)决定在全国实施“幼儿教师国家及培训计划”及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标准》,以上这些文件的出台表明了国家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关注幼儿教师的培养。2012—2013年的研究热点词汇是“教师政策”“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专业标准”“幼儿教师培训”“教师教育”“培训需求”“专业成长”等。
2014—2018年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热点则比较关注幼儿教师的具体问题的研究,研究关注影响幼儿教师内在的发展机制。随着“虐童”事件的不断发生及教师培训政策的实施,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师的职业心理、工作投入及培训后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上。主要热点词汇为“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工作投入”“教师管理”“离职意向”“教师专业发展”“专家型教师”“职业幸福感”“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等。除此之外,“教育评价”“课程实施”“幼儿园管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自主学习”等关键词在近几年的出现。可以看出,未来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中将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微观表现的研究。“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幼儿园”“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这期间的出现,说明研究开始不断地关注农村幼儿教师这一特殊群体。
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热点从整体性研究到具体问题的研究、关注重点从宏观的研究转向微观研究,表明了我国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通过图5近十年幼儿教师关键词突显时区图谱中的突显关键词及通过Excel对文献样本的统计可知,我国对于国外幼儿教师研究经验借鉴的文献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除此之外,还有“新西兰”“土耳其”“日本”“挪威”等国家。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开始逐步地关注世界各国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其中包括学习国外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及培训经验、学习国外幼儿教师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教学策略、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工具,这些势必是未来幼儿教师研究的一个趋势,未来对于国外幼儿教师研究经验借鉴的文献将会增多。
本研究以2009—2018年CSSCI数据库中我国幼儿教师研究的相关文献为样本,梳理幼儿教师研究的基本情况、幼儿教师研究的热点、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内容,得出以下结论。
在我国幼儿教师的研究中,文献发文量虽然呈整体上升趋势,但是通过对幼儿教师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发现,关于幼儿教师的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刊物来源来看,教育类刊物和心理学刊物载文量较多,其他学科刊物对幼儿教师研究的关注较少。从发文机构来源和合作情况来看,发文机构大多为高等院校,高等院校之间及与其他机构合作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关注度还有待提升。不同高校间、高校与其他研究机构间的合作较少。从经费支持状况来看,我国幼儿教师研究文献中获得基金支持的文献所占比例较低。
通过对我国近十年幼儿教师研究热点问题进行图谱分析和相关文献解读,发现我国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的热点问题紧跟国家政策和社会群体关注热点的变化,教育改革政策和社会群体关注热点的变化对于研究具有导向作用。我国近十年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与师资培训、教师职业心理与工作投入、教师价值取向与教学特点、教师教育行为与师幼互动等方面。
从文献发文数量上看,我国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从我国对于幼儿教师研究的关键词突显时区图谱来看,发现不同时间段关注的热点各异。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学者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越来越丰富和深入,幼儿教师的研究取向从整体性研究转向关注具体问题的研究、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通过文献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开始逐步从国内幼儿教师的研究转向国外幼儿教师的研究。
展望未来,今后幼儿教师研究的主要趋势表现为越来越关注影响幼儿教师发展的内在机制、关注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微观表现、关注特殊教师群体、注重国外幼儿教师研究的经验借鉴。教师培训支持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拥有足够的培训师、教材和容易获得如何利用后续材料的指导,使教师有时间来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行为,监控教师与儿童互动及促进同事互动的质量等[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