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介质数字技术有利于印刷行业教学法的量化实施

2020-01-18 23:58丘星星盛映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材质印刷介质

丘星星,盛映红

(厦门华厦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由新媒体创建的共享资源带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创业之所以在全球迅速推广,主要是因为它是源于以大众所需要的共享经验为思考基础,超越了技术模式的纯粹性,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类的一种创意创造的过程。”[1]

数字印刷行业领域中,全介质数字技术属于新媒体内容中的一种物化形式,即是新媒体创意物化形式的体现。通常由视听媒体带动的品牌效应或时尚潮流及其衍生发展的相关周边产品,或以各类新技术和工艺制作成可量产的物化媒材为载体,承载着赋予人性化的亲和力和原生态或低碳材质美感的创意形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当下数字印刷传达教学的创新创业永续发展提供了可量化的可行性。

与全介质数字技术紧密相关的全介质(Non-coat media)材料是对无图层材料的特指,是当前个性化印刷业方兴未艾的应用领域。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全介质材料以其各类物化形态缤纷登场,日新月异,给民生带来便利的同时,更是激发了设计师的卓越智慧,从而反映在专业教学领域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品质,在印刷传达的行业教学过程中,全介质数字技术拓展了印刷传达教学的新思路,让设计智慧得以量化实现。

十余年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实践基地——福建四方通数码印刷设备有限公司参与该技术的研发过程,率先引进全介质数码印刷设备应用于印刷实验室教学,并长期与企业共建行业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具备丰富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深有体会: 设计教学中,一个成功的专业教程至少需要若干届毕业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经过行业实践的量化检验,同时还应该是一个专业教学团队,才能实现一个专业教程的全部过程。几年的成功案例证实:全介质数字技术行业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让学习充满设计智慧,让设计的量化标准完美实现。

二、全介质数字印刷行业教学量化实施的意义

(一)全介质数字技术的传达方式

全介质数字技术与视听数字媒介技术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传达方式,前者不仅具备物化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特殊信息,又具备精美可感、创意韵味的可触性;后者仅限于特定视听信息场的交互作用,不具有物化视觉审美体验的可触性。在当下大数据时代的高校设计专业教学中,数字印刷行业标准教学的成品品质的要求,让全介质数字技术的传达方式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教学应用空间,实现了专业教育立竿见影的理想。

众所周知,但凡设计形式的物化审美创意(智慧)均需要达到完美的成品标准,必须以印刷行业工艺程序的量化技术为载体。因此,在印刷传达教育中,行业教学法得以量化实施的成效性成为人才培养教学实践检验的重要前提。

所谓行业教学法是指以当代行业生产标准确定专业课程时数或内容要求,成品设计与制作工艺流程与课程完成进度成正比。建立于全介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印刷行业教学法是一门以高新技术为载体,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应用成果的体现方式,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方程式,是集生产、教学、科研、应用于一体的专业教学方式,即产、学、研、用的教学法,符合并具备设计教育应用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紧密跟进高新技术发展创新思路成为行业教学法的特色,在专业教育科学体系中不仅起着权重作用,同时在相关应用学科领域也有着其他技术手段不可替代的优势。该技术是集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文化创意、色彩管理、化材工业、传统工艺等综合知识、应用技术为一体的跨界学科。体现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实践学习过程极富行业的特性,有利于行业教学法的量化实施。

(二)全介质数字技术的教学应用

综观目前高校设计专业所涉猎的课程以及各类实践、实习环节,几乎所有专业课程的内容都与全介质数字技术相关,由于全球倡导绿色设计的产品所要求的量化标准均以各类可循环的新型材料、包装媒介的形式为载体,离不开全介质数字技术工艺的行业量化标准的实施。现将与全介质印刷技术有关的专业课程列出,从以下树枝分析图便可窥见一斑。

综上所述,全介质数字印刷行业教学量化实施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三、全介质技术的量化实施,促进行业教学创新

(一)有利于原生态介质审美教育创新

数字信息时代,媒介物也成了信息传达所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如前所述,全介质媒材是无涂层材质的特指,所谓无涂层材质其中不乏绿色设计倡导的原生态介质,例如:中国传统手工宣纸、手工绢、手工丝绸等传统介质,然而,以往在传统印刷设计工艺中,这类材质往往受限于胶印设备的工业化生产标准,被排除在上机作业之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计思维审美创新的延展。

“在特殊表面进行印刷或者设计创造,就意味着设计者需要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媒介物能够(或者应该)表达出设计背后蕴含的许多观念。”[2]全介质数字技术“为各种材质展示凸显高精度图像化优势的印刷行业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取代了传统胶印机乃至数码涂层印刷不能完成的全介质媒材的打样业务,把设计创意的最佳成品形态发挥到了极致。”[3]

行业教学的量化实施中,对于原生态介质设计审美创新,必须遵循全介质数字技术、图文色彩曲线管理的程序进行,或者根据设计审美创新内容与材质特性的要求调整曲线数据,根据色彩三要素的数据标准配制的曲线,做好ICC(Identity Colors Curve),再确定色彩曲线类型的输出过程中,与速控、温控、时控相协调,各类图文按精准的量化数据匹配的原生态媒材上得以完美实现。2009年和2010年,该技术的应用产品以原生态介质的优势(熟宣、生绢)连续两年获得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包装印刷质量评比银质奖,为海峡两岸企业提供了创新型的行业技术解决方案,为印刷行业教学创新的量化实施拓展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在专业教学研究中,笔者长期跟踪践行“全介质”数字印刷设计与工艺的全过程,体验了原生态介质审美的创新。2014年由笔者设计的书籍装帧《“邦锦美朵”彩色连环画收藏珍品》采用“一本多介质”与“一本多工艺” 的全介质技术,同时结合传统大漆手工艺技术完成书籍外包装设计,以独特的设计形式入选了第12届全国美展。

该设计作品选题采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彩色连环画《邦锦美朵》(韩书力创作)作为内容,征得原作者韩书力授权,按原画原(电子扫描图)片、原规格以及宣介质,并采用全介质数字高仿技术印制全套连环画46幅画作,针对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故事特点,在选材创意中以中国传统手工册页装裱工艺作为载体,封面采用丝质纤维印制、热熔胶数字压印技术,外包装采用的漆盒选用传统大漆工艺,展现近40年来中国大陆文化审美观念与传统手工艺传承,以及高新技术媒介融合应用并进的成果。在专业教学中,这一成功案例成为激励学生对全介质设计的审美创新热情,进而让学生明确设计审美标准对材质工艺的选择,应该从创意过程开始,创意审美思维的系统性直接影响设计产品的成功与否。

出于对原生态介质审美与工艺的探索,选择书籍装帧设计的创意是来自原作绘画形式的黑地彩墨特征,书籍外观整体以传统黑色大漆为主调,突出内容的历史感。外包装漆盒面的藏文书名以大漆镶嵌工艺制成,体现藏民族崇尚的黑地白色(糌粑)图案的审美习俗;由原作者韩书力为本书题款“邦锦美朵”的墨迹,则以传统大漆贴金箔工艺完成。《邦锦美朵》高仿品册页单面装裱,全长17米(M)。故事内容简介选用金宣单独印制,既便于读者阅读,又不影响全套画册的绘画艺术效果。

2015年,在全介质技术与审美创新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则采用全介质数字技术指导研究生创作了水彩手绘绘本《鱼盆梦游》,获得教育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设计类一等奖, 再次证实了原生态介质与数字技术应用有利于提升设计审美创新的教学成果。

在全介质纸质材料的个性化选材中,结合传统手工艺的体验,给设计创意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继而为全介质数字技术的专业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范例。

(二)有利于教学时限的创新

以往印刷设计教学中通常受限于传统印刷制作工艺过程中的高成本,长时间高费用(至少数百元以上),其中还要受到传统印刷工艺时限的制约:出菲林→制版→晒版→打样(至少一周以后见样稿),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无法适时纠正,且难以在常规教学时数中完成印前、印中、印后的一系列作业,更不用说在创意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设计介质审美认识鉴赏品位的提升与创新了。

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用全介质数字技术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让学生的设计成品的电子文件在印前检查无误之后,可选择与创意相符的各类材质,并以软打样方式输出样张,其间减少了样张输出前必须经过菲林、制版、晒版的传统技术环节,更不受胶版工艺的制约,充分发挥创意智慧的想象,拓展设计创新应有的发散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与以长版印刷为优势的传统印刷教学通常使用的现代胶印技术工艺相比较,全介质数字技术则是以短版快印为特色的成品打样方式,高精度、立等可取的输出功能尤为适用于印刷设计行业教学法的实施,“一张起印”[4]“一本多介质”“一本多工艺”[4]的全介质个性化喷印技术具有经济、便捷、不受材质所限的特点,大大缩短了学习过程,从创意到成品的周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设计智慧,因为不少创意火花的出现往往伴随着设计成品工艺的过程始终。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数中系统学习国际印刷领域的先进软、硬件知识,并遵循国际印刷标准,将最佳创意智慧付诸实现。

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学生设计的成品电子文件在印前检查无误之后,可选择与创意相符的各类材质,并以软打样方式输出样张,其间减少了样张输出前必须经过菲林、制版、晒版的传统技术环节,更不受胶版工艺制约,充分发挥创意智慧的想象,拓展设计创新应有的发散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行业教学的量化实施中,指导教师始终能够坚持把全介质数字技术的优势建立在行业技术量化标准数据应用的基础上,以此作为检验专业课程效果的重要依据,建立系统的可供量化标准测试的行业教学检验方法,有利于适时更正学生的作业失误,确认其掌握知识技术的水准。

(三)有利于培养“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创造就业条件

新时代的数字信息社会,数字技术对设计产品的精准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苛刻。众所周知,数字印刷设备的行业归属为精密仪器,趋同于军事装备,可见对学习者使用数字印刷技术的能力培养应建立在具备对行业量化程序的掌控和思辨的自觉中。

在印刷行业的高端领域,全介质数字技术对印刷成品设计的印前要求,除了常规的数据外,还需要了解不同材质特性的计算单位值,以及材质肌理引发的吸墨量可能导致成品规格的膨胀系数,在设计创意过程中对成品规格的印前设置时应予以考虑。

所谓印前设计的“出血线”,是为了成品印后工艺裁切预留的可误差数据,全介质数字技术要求的不同材质,所设置的误差有所不同,作业过程对产品设计稿的出血位设定0.1cm(厘米)还是0.3cm(厘米),甚或0.6(厘米),对拼版、印刷后道工艺的成败与否都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上述的行业教学过程中,创意智慧的产生与培养应以精准的行业技术量化标准可实施性为前提,那么,适应高度精准思辨能力在长期限时作业中逐渐养成,学生将终生受益。所以,美国的印刷行业俚语称印前为“preflight”,即飞机起飞前的准备,是极为形象准确的比喻,可见量化实施在行业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总之,专业教学过程中的行业量化教学实施正确与否必然影响以量化精准完成产品设计的相关行业以及就业领域的用人准则。全介质数字技术以及相关印刷工艺的配套系统研发并进,为缩短印刷创意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颠覆了设计教育领域以往传统学科的教学陈规,催生出从体验经济发展入手促进设计教育改革创新的高校专业设计教育理念,让设计与民生共享。

猜你喜欢
材质印刷介质
信息交流介质的演化与选择偏好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淬火冷却介质在航空工业的应用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
把心交给印刷
考虑中间介质换热的厂际热联合
多孔介质中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