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叶飞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大同 037039)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建设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忽略了水文生态保护,导致出现水体污染、水系面积减少、城市水涝频发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城市建设领域中出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而在海绵城市当中,历史留存下来的水文化遗产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从历史文化和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讲,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做水文化遗产保护,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应当深入研究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且重视水文化遗产保护,构建一个让海绵城市规划与水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协调共存的城市规划建设机制。
海绵城市实际上是当今十分先进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说城市通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以及合理利用生态水文体系,全面提升应对因降水而导致的水涝、洪水灾害的能力。海绵城市的具体建设方法就是在充分研究城市自然水系、气候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引进先进技术,来实现雨水的疏通、储存、净化等功能。而随着我国科学发展和生态平衡理念的进步,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将与绿色城市、低碳城市、节能减排城市和生态城市的理念相结合,充分结合了当代绿色技术、社会、人文和生态[1]。
我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充满智慧的先人通过对气候、环境、生态的了解和思考,通过大量实践而留存下来很多关于水文研究和实践的理念、技术和工程遗迹。具体来讲,水文化遗产包括与水文环境相关的技术理念、文物、工程、宗教、艺术等。水文化遗产总体又分为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前者主要包括各类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水利工程、用水器具、庙宇建筑、文献作品及艺术作品等;后者则包括与水文有关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风俗礼仪、治水理念、民间舞蹈音乐等。
可见,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珍宝,不仅在文化方面拥有极高的价值,一些关于治水、用水和保护生态的理念,在当代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也有极重要的实用价值。我国作为地缘广袤、地形复杂且水资源系统多样化的国家,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大量水利工程及治水理念,当今仍然在各个地区为当地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大运河、都江堰等,这些工程不仅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象征,同时也仍然在农田灌溉、防汛防涝、交通运输等方面发挥着作用[2]。
在当代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很多水文化遗产受到了影响和威胁。具体表现在仍有实用价值的遗产面临着乱改乱建、管理不善的问题,以及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遗产被忽视,受不到完善的保护[3]。例如,在福建地区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太平陂滚水坝,由于实用价值不高,加上管理不善,如今存在周边环境恶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的问题。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建设一些新的水利设施和工程,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城市及周边地区水系进行调整和改造。这个过程当中,显然会面临着水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例如,泉城济南近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导致该地区大量的涌泉停喷,不仅意味着当地重要的水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的危机,还预示着该地区生态已经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而这是海绵城市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另外,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方案还会受到遍布给第的水文化遗产的影响,如何做到满足海绵城市科学建设,同时保护水文化遗产,也是城市规划建设者思考的问题。
由此可见,当今很多地区水文化遗产都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情况,而这对我国文化和历史而言是重大损失。同时,很多地区水文化遗产的消失也意味着当代水文生态正处于失衡的状态,因此必须要及时通过科学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来挽救水文化遗产,帮助自然生态恢复平衡,这也是实现社会国家稳定发展和健康发展的关键[4]。
3.1.1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不科学
首先,很多城市规划者未能深入理解海绵城市的理念,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大刀阔斧地对城市进行规划,对水利系统进行改建,不仅花费巨大,同时也造成了当地水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同时也影响了当地自然生态。出现这种原因的根源在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忽略了以当地自然水文生态环境以及现有水利系统为基础的前提性条件,因此在海绵城市规划及建设中存在盲目性,导致浪费了大量资源的同时也没能达到海绵城市建设应有的效果。
3.1.2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足
我国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致力于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忽略了生态保护,也忽略了文化遗产的保护[5]。从水文化遗产角度来讲,很多城市存在着大量破坏行为。例如,在河道两边进行大量硬化,破坏了河流生态;无休止采沙,导致水体平衡被打破;大量围湖工程的建设,导致湖泊生态被破坏等。这些行为对水文自然生态有严重影响,并且也间接导致了一些水文化工程遗产的功能被破坏。另外,很多地区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大量珍贵遗产被破坏和消失。同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注重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导致城市规划、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水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当然,还有一部分城市规划者和文物保护者缺乏科学的遗产保护意识,对水文化遗产采用不合理的改建、装饰方式,导致遗产直接被破坏。
3.2.1 海绵城市建设和水文化遗产的相关性分析
首先,我国各个地区留存下来的水文化遗产,实际上从思路到形式等方面都对当代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业灌溉、防洪防汛的需求,而都江堰工程完工之后,成都地区从此变为水文生态稳定的天府之国,并且该工程千百年来到现在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像都江堰这样的案例,显然蕴藏着古人对城镇建设、治水、用水方面的智慧,这与当代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目标高度契合[6]。
其次,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一方面可以在现存的水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利用成熟理论和现有功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另一方面,在海绵城市规划和建造时,也可以从整个地区的生态规划和保护的角度,对水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因此,可以说海绵城市的建设和水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3.2.2 海绵城市建设和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
海绵城市的建设属于国家及地区政府统筹开展的工作,而水文化遗产也是政府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而两方面工作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品质而言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和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1)完善和充实相关法规和管理体系,让海绵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做到有法可依,同时通过完善管理机制,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监督;(2)现代技术的引进,利用现代技术和理论,与传统水文化遗产理念进行结合,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3)鼓励社会参与,通过宣传普及海绵城市建设水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让社会公众认识到这两方面工作的重要意义,让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到维护城市科学发展和生态文化保护的行动当中;(4)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本合理化运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和水文化遗产保护打下坚实基础[7]。
从制度上,需要将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纳入法律法规体系,构建与之相关的法律体系。同时,结合水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相关需求,完善法律机制。因为,当前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独立,并也缺乏一个水资源管理和文物管理兼顾的法律机制,导致海绵城市的建设和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没有针对性法规给予指导和监督。在针对性完善法规之后,需要由城市规划建设部门、水资源管理部门、文物保护部门协作,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海绵城市建设和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构建成熟的工作执行、审批和监督机制,确保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严谨性。
城市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承担起海绵城市建设中水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由其主导和协调相关专业团队针对城市现状和生态环境特点,制定有助于实现海绵城市功能和水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方案。具体来讲,该方案需要构建多层次规划机制,一步一步构建和改善城市水文生态环境,避免激进式地建设和改造浪费大量资源[8]。同时,与文物保护专业团队合作,评估海绵城市规划和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做到对水文化遗产功能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另外,行政管理单位应当与文物保护单位及社会团体合作,对辖区内水文化遗产进行统计,构建相关资源,并进行分区保护和管理,同时与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大纲进行整合。
4.3.1 建立规划管理制度
基于海绵城市的统筹规划建设体系,针对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例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定期对辖区内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追踪,包括了解当地居民对水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等内容,对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原因分析,必要时纳入合理的惩罚和激励机制,并联合相关专业机构和专家人员进行保护策略的优化。
4.3.2 积极吸纳现代技术
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一方面需要吸收水文化遗产理念中的精髓部分,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采用当代科学理论和技术[9]。具体来讲,要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采用科学性更强、生态影响更小的技术,利用数字化模拟系统,对建设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模拟计算更优的施工建设方案。同时,可以利用当代技术做好非物质水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以及水文化物质遗产的健康状态评估与监测。
4.3.3 增加社会参与度
行政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当联合起来,积极进行海绵城市及水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让社会公众参与到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并不断提高全社会科学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保护意识[10]。
综上所述,在当代科学发展理念下,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对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要求我国城市规划者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水文化遗产的珍贵理念,与当代海绵城市发展理念相结合,从构建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到积极引进现代技术和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水文化遗产保护充分结合,推动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