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佩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文”,错画也,象交文;“化”匕,变也[1]。《吕氏春秋·察今》称“化”因时而化。《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诠释[2]有三:其一,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也特指精神财富[3],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其二,考古学上称同一个历史时期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与遗物的综合体,如黑陶文化[4];其三,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文化程度[5-6]。水文化是与水有关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7],即它涵盖哲学、美学、诗词、建筑、灌溉利用等方方面面。从水文化的形态看,城市水文化是人们在从事城市水务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8]。
水文化关乎我们民族的诞生发展、蕴含中华“文史哲”的精神成果。我国东临浩浩太平洋,母亲河长江与黄河是华厦文明发祥地;除此之外还有东北的黑龙江、嫩江、松花江、辽河等冲积成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形成了珠江平原……江海河湖带来了生命之水,也润泽了所到之处的文明发展,沿长江发展的大小城市有三十多个,沿运河兴盛的城市也为数不少。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大小河流纵横其间[9],水不仅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联,也是人类文化文明的诞生地、情感的寄寓处。孔子在面对一去不复返的东流水时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10],屈原在《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他将水写出了一位踌躇于水边等待约会的女神忧思。范仲淹在面对烟波渺渺的洞庭湖,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壮丽之景,还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宣言(《岳阳楼记》)。王勃面对赣江时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滕王阁序》)[11]。无论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还是“舟可载人,亦可覆人”亦或是“不肯过江东,至今思项羽”……水边留下了太多的历史故事、水给人太多的哲理思考,水文化是华夏的灿烂文化。老子说“上善若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文化与水紧紧相联,那么我们何不用“水文化”来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创新思维。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12]。
水作为生命的起源,作为生活生产中的最必要元素,其实在当今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水电”为先,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生态水资源。新时期,随着经济的阔步发展,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城镇人口的扩张,导致饮用水源的不足、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带来极端气候的频现、降水量分布不均,工业排气管控不严导致时有降酸雨,再加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13],城市急需迫切进行水资源的综合治理、管理[14]。加强人们的护水、节水、爱水意识,推广水与人类文化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深化推进新时代水文化发展。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新主人、建设者,尤其要养成懂得水文化。笔者在历年教授《大学语文》时、曾要求每位同学作“家乡美”介绍,但发现很多同学只讲到吃喝玩乐,很少涉及当地水文化、水资源,从中可以窥见当代大学生水文化知识与教育的部分缺失。
随着科技发达,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很多“水资源”受到破坏或被占,如温州的围海填土、抢占海洋资源,杭州的迅速扩建,原先多功能的“水资源”江、湖、河等渐渐被高大密集的建筑物遮挡或被堵塞填埋而成道路。以往陆路不发达,航运、海运成为很多人出行的方式等。但随着现当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版图的扩展,立体交通的便捷(飞机、陆路高铁、动车、汽车等),航运海运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出现很多内河水道淤塞、码头废弃,石桥保护失修状态。我国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15],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中,很多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遭到抛弃,曾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方式一去不复返。如河里养鱼、田里种水稻已不再是新生代农民的主要生活,新生代农民工以在城里作业,获得主要经济收入。历史上以航运经济发达兴盛的杭州已转向其他创新产业,如电子电器、动漫、旅游服务业。杭州水乡意象已被吵杂的漫天灰尘的马路代替,曾经的机器船的马达声被汽车的喇叭与车轮声代替。水资源的功能,从以往灌溉、运输为主的功利实用中渐渐退隐到旅游资源。
由于新生代的大学生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与21世纪之初,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农村基础建设的提升;大学生们的生活空间与水的直接触面变窄狭,与江、海、河、湖的生活、生产、游戏娱乐休闲的机会变少。当代大学生的亲水性,最多表现在家里的水龙头、夏天的游泳池。新生代大学生常被称为互联网的原著民、温室里的花朵,由于时代的变化及学生时代的课业负担和中高考压力,新生代大学生往往是被圈奍长大的,他们与其出生于70年代的家长比较、其成长期中的亲水性及与自然山川的自由拥抱远远低于父辈。大多在公寓里长大的青年大学生对“水”的体验尤其不深,生活中用水,似乎只要拧下水龙头就可以解决了。大学生对于身边的水故事与水文化知晓甚少,人们水文化出现断层,尤其是追根浙江或杭州城市的诞生,说说家乡的水,很多人觉得无话可谈。
2.3.1 水文化教育体系与当地文化发展缺乏关联度
大学生没有很深的水文化追源意识,对水的认识只停留在功用表象上,对家乡山水演进模糊不清,对水的审美、哲理意义了解浅显[16]。其原因在于其中学阶段忙于应对中考、高考,思想品德课中涉及水的保护等内容并没有很好地落实,“水文化”教育基础总体薄弱。自小学到高中阶段,浙江区域的学生学业任务重、家长及学校对孩子的成绩较看重,课程教学中没有专门涉及“水文化”,对于本地水资源、水环境、水精神文明的功能方面的介绍极少,可能偶尔在思想品德课、安全教育或社会活动中出现一些,但往往由于无详尽内容、没有分数考核要求而流于形式。如小学生阶段,曾有类似要求争做“河小二”的假期实践活动,安全教育视频中会推送防溺水小知识。学生阶段又没有具体专题课时讲述水文化,只有零散在教科书或报纸新闻中的片段。因此,总体上对大学生的“水文化”教育未形成体系,尤其是没有厘清文化与当地水资源、水文化发展的联系,以致大学生对水文化的物质实践体验与精神体验不强烈、无深刻印象。
2.3.2 大学生人文类课程的水文化知识较松散
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课主要有《大学语文》《人文艺术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曾经作为基本公民素养课在浙江育英职业学院全院推广,现是该院开设的公共选修课,选此课学生人数众多,说明大学生们对《大学语文》兴趣度很高;开设32课时,课时量较少。该院选用的教材为冯国晨,叶振忠主编,201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全书共12单元:“生命·青春”“修身·励志”“思想·洞世”“报国·济民”“风范·风骨”“民主·民生”“辨古·创新”“乡土·亲情”“爱情·女奴”“科学·生态”“审美·品艺”[17]。基本上每单元多有6篇文章,或诗歌或散文,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主。若要上完全书,至少要60课时。人文教研室课题组经商讨研究选择了“生命·青春”“修身·励志”“报国·济民”“品格·胸怀”“乡土·亲情”“爱情·女奴”作为教学大纲,每学期《大学语文》教学组还要组织校园朗颂比赛作为课程的实践,期末要进行至少2课时的考核或考试;这样实际课堂教学课时不足28。而28课时教学中,无专门“水文化”专题教学,课程教学中蕴含“水”或“水文化”的篇章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冰心的《谈生命》,苏轼的《前赤壁赋》《诗经·蒹葭》等。这些课堂授课中这些篇目中的“水文化”并不独立、也不连贯,而是散落在各单元,依附于其他主题一起承载。加之,整个《大学语文》与当代当地水资源的利用联系并不紧密,因此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水文化”效果并不强。另外,《人文艺术欣赏》是以电影、音乐、文学为三大主体内容,由体育与艺术部教研室相应专业的3位教师分三专题进行教授,其情况与《大学语文》大同小异,无“水文化专题”、少课时,涉及的“水文化”更少。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作为学院文秘专业的必修课,非全院推广,也无水文化专题,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总之,一般高校里开设的人文素质课,教学内容、单元主题、学时、教育方式的安排方面涉及“水文化”没有专门章节,有关水的一些审美、哲学、诗歌零碎散见于个别篇章;尤其缺少与本地方发展的历史重要水源影响作用及现今水文化建设发展情况。如浙江省的大学文化教育中涉及浙江、杭州本地水文化部分普遍无体现,大学中没有宣传现今的“五水共治”政策及意义。
2.3.3 人文类课程的水文化知识教学手段单一
本科大学的课程全部以研究型为主,缺少实践课;人文类修养课更是以教师讲解传授为主、强调知识识记,而鲜少学生参与互动。高职院校大学课程虽较强调实践性与应用性(其实践课约占总课时的1/3),但往往是聚焦于专业课方面的实践技能操作;而作为公共选修课的人文素质课依然在教育方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上以课本为主、兼以配合课外拓展阅读。即便该院人文类课程教学上较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程设计环节加入朗诵、互动,强调学生知识的习得与转化应用,期末考核环节要求每位学生做有关文学作品的PPT上台汇报演讲;但外出参观访问,参与到本地水文化的实践极少。这可能与课程组权力有限、创新思维不强;也与《大学语文》是公共选修课、合班授课、时间调剂困难;系部与教务处协调不到位等有关。再者,高校校园中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水文化”教育很少,校园展览窗、电子屏、图书馆展开节水活动、爱水活动的宣传很少、且单一;这使大学生很难参与到当地当代的水资源(如旅游资源)、水文化资源的深入实践与体会中。
纵观高校人文素养课,课时偏少,甚至无“水文化”专题。针对此,可以适当增加教学课时,加入“水文化”专题。另外,也可以通过人文教学组教师重新整理、编写适合的教材,或者在已有教材中加入适当的水文化章节,进行串联组合,推出“水文化”专题系列。如把《大学语文》中的涉及水的篇章:老子的《道德经上善若书》《诗经·蒹葭》、屈原的《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前赤壁赋》、冰心的《谈生命》等来个串联组合,并适时加入浙江、杭州的前世今生与水的关系,及当今国家提倡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8],浙江现代建设中提出的“五水共治”等内容[19],形成系列专题,并配合课后资料收集、拓展阅读等作业方式,促使大学生扩大水文化知识面。
浙江是南方的“鱼米之乡”,其区域上就面临浩浩东海、有众多江河湖泊、湿地、水港等。浙江的形成离不水的作用,尤其是杭州。浙江先民也是最早采用水稻种植(约8 000年前),最早打井水饮用(约7 000年前)。七八千年前的“跨湖桥文化”,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四五千前年前的人类文明暑光的良渚文化、舟山、宁波的海洋文化、唐宋时人工湖杭州西湖的形成……。近现代史上,浙江有我国最早的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最大的人工水库千岛湖。而今天浙江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又提出“五水共治”。可以说,浙江发展史与文化史实际上是一部治水理水史。水与浙江人的生活、生产交融,水汇聚形成的“精神文化”让浙江人文荟萃。无论是“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20]的吴越国,还是天府之都的南宋皇城;杭州湖光山色、诗意盎然的西湖文化、绵亘生息的运河文化,广阔无垠的海洋文化都是浙江水文化的很好经典。如今浙江的水资源与水文化不但融入浙江的精神面貌,而且还成为城市发展、旅游开发的软实力。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人文性,可以联系当今的“五水共治”与浙江杭州本地水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类课程中可以开设《浙江历史》《浙江文化》《浙江地理》等之类的课程,简述当地地貌、历史文化与水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大学生们联系本地文化,更能体验家乡的自傲感。
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类素养课教育方法过于单一。人文类课在教育方式要多样化,加强实践课,如参观当地古运河、当地水文化胜景、水博物馆等。“水文化”的教育以课堂、实训课、第二课堂全角度渗透。通过“水文化”知识竞赛、泼水节、世界节水周等多种形式形成水文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育相衔接融合,使大学生不但在哲学、审美、人文等精神层面感受到水文化的力量,而且更深层体会到水与人类生命繁衍与浙江杭州本地经济文化命脉息息相关。杭州是浙江的省会城市,也是浙江高校的密集地[21],杭州的水文化旅游点数量众多,如西湖、湘湖、运河段的富义仓、拱宸桥、广济桥,滨江区的中国水利博物馆、西溪湿地、余杭的“大禹”水坝等物质形态等,其中很多还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杭高校可以引领学生参与到当地水资源、水文化资源的深入实践与体会中。另外,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老挝班同学的新年庆贺“泼水节”为契机,发动全院学生参与,并借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教育。
校园是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地,大学里除了课堂教育外,还可以通过身边的生活空间环境,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所谓“春风化雨”,学习滋养应该是随时随地,目及之处、耳闻之处全是文化的传播。大学校园中除了传统的宣传橱窗、展板、张贴外,还应该利用水景台、电子宣传屏、生活区的小黑板、电子屏、贴画、手抄小报等进行宣传。另外,学院报作为沟通老师—学生—家长的桥梁,宣传力度也很大,也可利用其传播“水文化”,特别是节水周或泼水节时,可以做成专题特刊。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除了校园网宣传相“水文化”活动外,更应该通过手机开发APP或小视频进行宣传[22]。现大学生们的信息大多源自手机,因此,可以利用新媒体组建学生微信群或班级群进行多种形式“水文化”的宣传、互动。总之,利用传统传播手段和新媒体、全方位、多渠道进行宣传“水文化”。这样大学生,尤其是我们地处钱塘江畔的大学生,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大学生不但在哲学、审美、人文等精神层面感受到水文化,而且与生活中、身边事中深层体会到水与人类生命繁衍与浙江杭州本地经济文化命脉息息相关,并以此能潜移默化其优秀人文性与职业品质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