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富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创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教育部为缓解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的指导思想。在“双创”升级的大背景下,构建卓有成效的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浙江省内41所应用型试点高校给出了“浙江方案”,他们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依托区域经济优势,发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育人特色,引入市场化、资本化运作机制,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构建专业化创业服务体系,积极培养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基本形成了“三位一体、多维共建”的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
近年,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1]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和企业家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社会活动,一方面要满足个体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需要,另一方面更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具备开拓性、创新性的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体现了时代对高等教育的新需求,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改革的突破口。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评价等方面逐渐显现出新特征。
著名创业大师蒂蒙斯认为,“创业教育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2]高校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综合确定,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有层次性的,即包括国家层面的总体教育目的,也关系到各级各类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3]根据目标分类学理论,可以将我国创业教育的目标归纳为四点,即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能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通过对全国87所高校的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创业最需要的素质能力的认识上,86.9%选择了艰苦奋斗、71.5%选择了勇于创新、63.1%选择了坚持不懈、55.7%选择了专业技能、51.9%选择了团队精神。可见,被调查者已经认识到,意志品质、能力素质、知识技能对于创业者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伴随着创新驱动型经济快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广大劳动者从“体力型”“数量型”向“智慧型”“集成型”转型,在工作中敢于突破框框、独辟蹊径、善于动脑、勇于创新,其充满智慧的劳动让复杂的难题变得举重若轻,开创了“智慧型劳动”的新时代,被称为“智慧型劳动者”,成为智慧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主体[4]。应用型高校因其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粘合性,必须培养学有专长、立足本职、刻苦钻研、敢于革新的智慧型建设者,更有针对性地服务经济新常态发展,推动经济平稳快速转型升级。
创业类课程教给学生的是应对不确定性、模糊性的市场情境来创造价值的特定认知和思维能力,强调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这与应用型高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征不谋而合,其教学体系的核心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应用型高校要跨越资源缺口,必须打通政校企横向与纵向合作网络,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共享的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以典型和先进的案例营造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创业课堂教学,完善双创教育工具和方法支撑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方法论课程建设,在创业教育与培训中广泛应用案例教学法,促进创业理论与实践融合,生动展示创业的复杂动态过程,将抽象的理论框架形象化融入真实情境。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能一直停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怪圈里,在教学内容选择和编排上要能够给予学生具有前瞻性的正确指导和有力引导。
引导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进入创业教育领域,高校、企业和政府以众创平台为基础,构建稳定、双向、集成、共享的校企合作机制,开展创业课程开发、创业师资培训、创业教学、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等,不断深化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工程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建立资源整合、功能集约、内外融通的校内外资源体系,支持、鼓励学生进入众创平台开展专门性的、实战性的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和孵化,形成基于案例课程开发的“咨询指导、培训扶持、创投对接”的“3+X”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基于实践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涉及到中央到地方、行业到企业、社会到学校、教师到家长等各方面,集中表现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角度的多维化、评价标准的动态性、评价实践的反思性,每一个评价主体和角度都可以构成独立的评价体系,原则上必须坚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以自我评价为主,他人评价为辅;以社会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以改进和管理为主,鉴定选拔为辅。[5]创业教育教学目标综合性程度较大,个体发展水平的评价涉及的内容和因素较多,可以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档案袋法等,但是每种评价方法都有特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改革要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机融合,采用能够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全面全程评价方式,有效结合诊断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纳入风投、合作伙伴、导师、需求方等评价主体,利用网络技术建设基于创业项目团队的孵化云平台,分类、分层次、分阶段开展长周期的跟踪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精准化指导和持续性帮扶。引导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变化和状态,防止评价结果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以表象掩盖本质、以暂时现象取代稳固特征。
不同类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是不同的。[6]应用型高校往往为地方院校,以培养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正如潘懋元先生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指向职业带中的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它所从事的是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在本科教育层次上交叉部分的应用型教育(而非学科教育),主要培养能适应高科技应用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工程师、技术师、经济师、经理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7]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行业企业紧密融合,与市场、生产、工艺无缝衔接,形成“专业+创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平台(见图1)。
图1 应用型高校“三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平台示意图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实践教学在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培养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往往把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一般教师先讲完理论知识,然后再去实验室或者实训场地里做一些验证性实验实践训练,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从构思、设计到实现和运作的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生命周期,很难建立起知识、技术、能力、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念来源于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以“做中学”为基本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内涵包括三个“一体化”,即:理论知识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一体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在“学中做”和“做中学”。以《水信息采集技术》这门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例,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这门课有25%的学时以教师在实验室讲授为主,另外75%的学时则是由学生通过项目实践自主学习。在实验室情境下,讲解基本知识点,然后安排学生通过真实的实践项目去理解、揣摩和消化,同时留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为学生做好课后辅导。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实施相关教学内容,学生自行组织团队、案例模拟、仿真实训、情境体验、小组讨论,实施决策、计划、执行、检查、评估等教学程序,通过参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引发对一项工作完成的全面思考。使所有学生能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逐步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或节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对专业实践的多种因素把握,促进学生对知识实践有意义地建构和整合,有效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精益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优化企业内部流程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精益是汉语对英语lean的一种翻译,在中文里是“精益求精”的简称,具有“少而精”“好了还要更好”的意思,已经出现了“精益思想”“精益企业”“精益生产”等概念。精益的思考方法大大改变了供应链和生产系统的运作方式。他的原则中包括了吸收每位员工的知识和创造力,把每批次的规模缩小,实时生产和库存管理以及加快循环周期,精益生产让全世界懂得价值创造活动和浪费之间的差异,揭示了如何由内而外的将质量融入产品之中。硅谷创业家Eric Rise在《精益创业》一书中首度提出精益创业。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和创业者开始注意到和运用精益创业方法,以开放的心态,不作过早的主观预判,完全以用户为导向,设计最小可行化产品(MVP),在使用用户中快速实践、快速迭代,利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完成对比测试、同期群测试、NPS的数据收集,确定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在资金、设备、场地、基础等方面是无法和国内一流大学相比拟的。精益本身就蕴藏着发挥每个成员的知识和创造力含义,将其理念运用于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切合实际,以学生为导向,开展模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引入和采用新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科学搜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变化,最终确定最适合本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和模式。比如:设立创业学院、开设精英班、建立创新实践班、开设创客空间、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开展创新创业校友沙龙、深入企业实地参观、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都是目前应用型高校普遍采取的双创教育方法。但是,学生是否真正喜欢这些方式?我们需要找出现有模式里的一个风险最高的假设,比如: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业教育,然后我们开始准备问卷,设计问题,确定判断标准,完成对学生的访谈,总结访谈,调整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地科学试错以及不断地迭代去逼近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真实痛点,不断迭代的方式去不断逼近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案。[8]
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类种间关系,若互相分离,两者都不能生存。生物学中的共生是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共同生活在一起,寄生也是一种共生。多学科交叉研究发现,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袁纯清博士在《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一书中说:“一般意义上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应用型高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往往与中小企业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需要企业和学校高度粘合和配合的。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内,只有应用型高校与企业融合共生,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内技术革新培养精准应用型人才,这将是一种科学、高效,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力的教育模式。
建立共生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保障、有落实、有监督地将专业实践性教学平台系统和课外的大学生实践教育系统整合成统一的实践教育体系,使其优势互补,并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的校内外实训实践育人基地。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实现基地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利益共享,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层面,提升工学结合的深度,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共生链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制定《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培互聘管理办法》《教师企业经历工程实施与考核办法》《外聘企业专家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内培外引”为基本途径,构建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专家到学校兼职的校企人才互通、智力互助与成果共享机制。专业教师定期带着课题任务到对口企业实践锻炼,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联合企业开展实用性技术成果研发,为企业培训员工,参与企业管理。[9-10]让专业教师成为企业技术和管理的专家,打造“校企互通、双师双能”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推进师资团队的结构优化和素质提升。
应用型高校是从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科学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拥有高等学术知识、专业技能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教学体系建设充分体现了“应用型”和“创新性”的双重特征。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正在融入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大系统,各应用型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华而不实”“重赛轻教”“专创分家”等现象,如何落实“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运行机制,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思考。